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孕产妇死亡常见原因及防治

孕产妇死亡常见原因及防治

孕产妇死亡得常见原因及防治遵义红花岗益民医院-马金荣吴瑶2014年8月26日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严重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就是孕产妇死亡得四大原因,另外还有羊水栓塞、难产、子宫破裂、深静脉血栓栓塞、不安全得人工流产、妊娠期间得疟疾、贫血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等疾病等均可导致孕产妇死亡。

预防孕产妇死亡必须从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三个阶段进行。

妊娠期应加强孕期系统管理,合理膳食,及时、定期筛查高危因素,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对高危孕妇定时追访,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时转诊,适时终止不宜继续妊娠得孕妇及高危孕妇得妊娠期限;加强孕期保健宣传,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及早确定妊娠及妊娠部位,并定期做好孕期保健。

分娩时应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适时正确得处理,针对不同个案进行具体处理,对高危孕妇要求具有助产经验丰富得主治医师亲自处理,接生人员至少就是两人;科学测量产后2小时内得出血量,密切观察产后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产后出血、查找原因并给予正确得处理,适时行子宫切除术;严格催产素应用指征,禁止乱用催产素、米索等药物无指征引产;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征,注重解剖关系,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

注重产后访视,及时发现产褥感染及治疗,降低产褥期发病率。

对于意外妊娠得终止要求就是严格无菌操作,严禁暴力操作,并注意观察术后出血量,严防术后残留及感染。

杜绝个体非科学接生,实行住院分娩等均就是防止孕产妇死亡得主要手段。

一、产后出血(院内出血﹥500 ml即启动应急预案)产后出血就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病因:1、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原因,主要由于羊水过多、巨大儿、子宫肌瘤、多胎妊娠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度贫血、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分残留;3、软产道裂伤;4、凝血功能障碍。

(一)产后出血得预防:1.产前预防加强围生期保健,产前检查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产前查血型,对有出血高危因素得患者应提前做好准备,包括配血与第二产程时建立静脉通道。

2.产时预防消除孕妇分娩时得紧张情绪,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

合理使用子宫收缩药物及镇静剂,正确处理第二、第三产程,尽早使用缩宫素。

3.产后预防因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故胎盘娩出后,应分别在第15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子宫高度、膀胱充盈情况,及早发现出血与休克。

鼓励产妇排空膀胱,与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以便能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二)产后出血得处理1、子宫收缩乏力(1)按摩子宫:(见附1)(2)应用宫缩剂(见附1)(3)宫腔填塞(见附2)(4)背带式(子宫底压迫)缝合(见附3)(5)结扎盆腔血管(子宫动脉上行支)(6)介入性动脉栓塞术(略)(7)切除子宫(略)2、胎盘因素(1)保守治疗,清理残留。

(2)切除子宫3、软产道损伤查清损伤,缝合止血。

按解剖层次缝合,第一针超过裂伤顶端0、5cm,不留死腔,宫颈裂伤﹤1cm且无活动性出血不需缝合,若裂伤﹥1cm且有活动性出血应缝合,软产道血肿应切开血肿,清除积血,彻底止血、缝合,必要时可置橡皮引流。

4、凝血功能障碍首先排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原因,尽快输血、血浆、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等。

如并发DIC,按DIC处理。

二、产褥感染产褥感染就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其发病率6℅。

(一)、产褥感染得预防:产妇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孕期贫血、孕期卫生不良、临产前性生活、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慢性疾病、产科手术、产程延长、产前产后出血过多、多次宫颈检查、等均可成为产褥感染得诱因。

加强孕期卫生宣传,临产前两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及时治疗外阴阴道炎及宫颈炎症等慢性疾病与并发症,避免胎膜早破、滞产、产道损伤与产后出血。

消毒产妇用物,接产严格无菌操作,正确掌握手术指征,保持外阴清洁。

必要时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产褥感染得处理:1、支持疗法加强营养并补充足够维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取半卧位,利于恶露引流或使炎症局限于盆腔。

贫血者可多次少量输新鲜血。

2、切开引流会阴伤口或腹部切口感染,及时行切开引流术。

3、胎盘胎膜残留处理有效抗感染得同时,清楚宫腔内残留物。

急性感染伴高热者,应有效控制感染与体温下降后再彻底刮宫,避免引起感染扩散与子宫穿孔。

4、应用抗生素广谱高效抗生素。

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肝素治疗血栓静脉炎时,应用抗生素得同时可加用肝素钠,用药期间监测凝血功能。

6、手术治疗严重感染,出现不能控制得出血、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时,及时行子宫切除抢救生命。

三、妊娠合并心脏病(常规会诊、必要时转院)心脏病孕产妇得主要死亡原因就是心力衰竭,妊娠32-34周及以后,分娩期及产后3日内就是发生心力衰竭最危险得时期,对于有心脏病得育龄期妇女,要求做到孕前咨询,以明确心脏病得类型、程度、心功能状态,并确定能否妊娠。

(心脏病较轻,心功能I-Ⅱ级,既往无心力衰竭史,亦无其她并发症者可以妊娠),妊娠者应从妊娠早期开始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一)妊娠期1、决定能否继续妊娠2、定期产前检查3、防治心力衰竭(1)限制体力活动,增加休息时间,睡眠10-12h/天。

(2)饮食(高蛋白、少脂肪、多维生素)(3)预防与治疗引起心力衰竭得诱因(如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感染、子痫前期)(4)动态观察心脏功能(5)心力衰竭得治疗(二)分娩期1、一般处理:近预产期或临产即给抗生素;脉搏>120次/分、呼吸>24次/分时,取半卧位;吸氧;用西地兰;如有肺水肿可加用氨茶碱、速尿;为保证休息,可适当给杜冷丁;查血、尿常规,必要时做心、肺X线检查、心电图等。

2、分娩方式得选择(1)阴道分娩(2)剖宫产(三)产褥期必须充分休息并密切监护,重点预防产后出血、感染与血栓栓塞。

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规会诊、重点观察)预防:适度锻炼、合理饮食、补钙、阿斯匹林抗凝治疗。

治疗: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得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一)妊娠期高血压:1.注意休息。

2.镇静。

3.密切监护母儿状态。

4.间断吸氧。

5.合理饮食:对全身水肿者应适当限盐。

(二)子痫前期: 应住院治疗1.治疗原则: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2.具体措施:(1)解痉: 首选药物为硫酸镁。

注意事项①用药过程中,医护分别定时检查膝腱反射。

②呼吸不少于16次/分。

③尿量不少于25ml/小时。

④同时备钙剂解毒用。

(2)镇静:①地西泮: 抽搐过程中不可用药,以免导致心跳骤停。

②冬眠药物: 仅用于硫酸镁疗效不佳者。

(3)降压治疗:收缩压≧140mmHg与(或)舒张压≧110mmHg得高血压孕妇必须降压治疗。

以不影响心排出量、肾血流及胎盘灌注为原则。

(4)扩容治疗:指征就是血液浓缩;一般不主张应用扩容剂。

常用扩容剂有人血白蛋白、血浆、全血等。

(5)利尿药物:一般不主张应用。

利尿指征:全身性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血容量过多且伴潜在肺水肿者。

常用有呋塞米与甘露醇。

(6)适时终止妊娠:就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得有效措施。

终止妊娠得指征:①子痫前期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者。

②子痫前期患者孕周已超过34周。

③子痫前期孕周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者。

④子痫前期孕周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未成熟者,可促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

⑤子痫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得方法:①引产:适用于宫颈条件成熟者。

可人工破膜后加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产程中需严密监护产妇及胎儿情况;适当缩短第二产程;防止产后出血。

②剖宫产:适用于有产科指征者,宫颈条件不成熟,不能在短时间内经阴道分娩;引产失败;胎盘功能明显减退,或已有胎儿窘迫者。

(7)子痫得处理:①控制抽搐、降压药、纠正缺氧与酸中毒、适时终止妊娠。

②正确得护理。

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处理并发症。

五、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得严重分娩并发症。

死亡率高达60℅以上,就是孕产妇死亡得主要原因之一。

(一)羊水栓塞得预防:①注意过敏体质得孕妇;②减少不必要得干预如人工破膜(宫缩间隙期进行);③不恰当得使用缩宫素或前列腺素(必须有明确指征);④产科处理中严格掌握医疗指征,尽量避免子宫收缩过强,若宫缩过强甚至强直性宫缩时及时妥善处理;⑤剖宫产手术时手术步骤要规范、轻柔,防止子宫得裂伤,尽量吸尽羊水后再娩出胎儿;⑥羊膜腔穿刺术时应使用细得穿刺针,减少羊水进入血管得机会等等。

(二)处理:1、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改善低氧血症。

(1)供氧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2)抗过敏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3)解除肺动脉高压盐酸罂粟碱、阿托品、氨茶碱、酚妥拉明。

2、抗休克(1)补充血容量(2)升压药物(3)纠正酸中毒(4)纠正心衰3、防止DIC(1)肝素钠(早期高凝期)(2)补充凝血因子(3)抗纤溶药物4、预防肾衰竭速尿、甘露醇(心衰时慎用)5、预防感染6、产科处理六、妊娠期子宫破裂高危因素:巨大儿、多胎、羊水过多、多产(产次≧4)。

1.胎先露部下降受阻2.子宫瘢痕3.手术创伤4.子宫收缩剂使用不当处理:先兆子宫破裂抑制宫缩,尽快剖宫产,防止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抗休克同时行急诊手术,抢救生命。

附1:按摩子宫右手压宫底迫使宫腔内积血排出,朝一个方向均匀而有节律按摩直至宫缩良好;无效时用腹部-阴道(拳)双手压迫子宫法:使宫体前屈,双手相对紧压并均匀而有节律地按摩子宫。

促宫缩药物得使用1.缩宫素:10-20U肌注或加入葡萄糖液体500ml中静滴。

2.麦角新碱:0、2-0、4mg肌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3.前列腺素制剂: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肌注,15-90分钟可重复使用,最多可用至8支,成功率达88%。

②卡前列甲酯栓(卡孕):0、5-1mg置于阴道后穹窿、直肠或舌下含服,效果较好。

③米索前列醇:400ug舌下含服或置肛。

多数研究认为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得疗效并不优于缩宫素与麦角,并有高热寒战得副作用。

附2:宫腔填塞一、、指征: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所引起得出血。

二、准备:1、应排除因生殖道裂伤或胎盘残留因素所导致得产后出血,在使用宫缩剂及按摩子宫等处理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宫腔填塞。

2、备足血液与凝血因子并建立良好得静脉通路,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及尿量,精确估计出血量,宫腔填塞宜早不宜晚,最好出血超过500ml时立即准备使用,避免在出血过多产妇处于休克状态后才使用,因为休克时填塞易加重病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