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届中考物理冲刺押题训练---专题三 热现象(附答案)

2013届中考物理冲刺押题训练---专题三 热现象(附答案)

2013届中考物理冲刺押题训练---专题三热现象(附答案)1.如图所示,目前有些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答案:A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从本题来看,干手机吹热风并没有增大水的表面积,因此选A.2.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 ).A.海波是晶体B.海波的熔点约为48℃C.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D.海波在第3min时是固态答案:C解析: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3.如图所示,大试管和小试管都装有水,将四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在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能沸腾的是(图B?D中的大试管上有密封盖,图C中的大?小试管上都有密封盖)( ).答案:B解析:试管中的水要沸腾必须同时满足:(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图甲中在大试管内的水不断沸腾时,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再升高,这样小试管中的水吸热,即使温度达到沸点,由于与大试管中的水温相等,无法继续从大试管中吸收热量,也就无法沸腾;图丙?丁属于增大气压,沸点升高,而大?小试管中水的沸点同时升高,其原因与甲相同,故也无法沸腾;图乙单独给大试管加密封盖,这样大试管中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当大试管中水不断沸腾时,温度超过小试管中水的沸点,能继续给小试管中的水传递热量,使小试管中的水吸收热量而沸腾.4.2011年1月20日滇东北突降大雪,小明看到在暖和的卧室窗玻璃上"出汗",不禁联想到夏天开着空调房间的窗玻璃也会"出汗"?开水壶壶嘴频出的"白汽"?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常会附着着一层"白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汗"和壶嘴出现的"白汽"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冬天和夏天窗户上的"汗"都在玻璃的内表面C.开水壶嘴出现的"白汽"是空气液化而形成的D.冰棍周围附着的一层"白粉"的实质是凝华形成的冰的小颗粒答案:D解析:题目中提到的"汗"和"白汽"都是由于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或"小水珠",在分析其成因时关键抓住:①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环境后发生液化.壶嘴出现的"白汽"是高温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发生液化形成的,所以A错;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出汗"是教室中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发生液化,所以"汗"在玻璃的内表面,同理可以分析夏天有空调房的窗户上的"汗"应该在玻璃的外表面.因此B 错误;②是水蒸气发生液化,而不是空气发生液化!所以C错误;冰棒周围的白粉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温差很大)发生凝华而形成的冰的小颗粒,因此D正确.5.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雾"制造特殊的舞台效果,这种雾实际是( ).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雾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形成的"雾"答案:C解析: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雾".把干冰喷洒到空气中,干冰发生升华现象,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细小的小水珠,就是看到的雾.它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因此A?B?D 都是错误的,答案是C.6.光脚走烧红的铁板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光脚的苗族汉子们煽情地把光着的脚底板放在能使竹片着火的铁板上,激动地用舌头舔刚刚从炭火中烧红的烙铁,那种"吱吱"的响声和阵阵冒出的白烟,足以使人乍舌,其中蕴涵了我们所学的物态变化的知识:表演时,要保证艺人脚底有足够的汗水,汗水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瞬间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而新流出的汗水可以继续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脚底形成一层暂时的保护膜.同时要 (填"增大"或"减小")脚板与铁块的接触面积,以加快______热,以达到保护作用.答案:汽化吸收汽化增大吸解析:烧红的铁板温度可达800℃,表演者除了有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之外,关键的一点是其中的物理知识的应用:在表演时,由于脚底的汗水在高温下快速汽化(蒸发?沸腾)从而带走大量的热,起到保护作用.经过长期的训练,表演者还摸索出了一个经验:尽量增大脚底与铁板的接触面积,其目的是加快蒸发带走更多的热量.当然,在表演过程中,需要表演者动作很迅速,否则会有烧伤的危险.7.飞机飞行时,有时后面会拖出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这种现象称为飞机拉烟.这是因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与外界冷空气混合,使飞机轨道上空所含水汽和热能明显增多.当水汽超过空气所能容纳的限度时,水汽就会凝结,形成雾状的小水滴.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液化C.凝固D.升华答案:B8.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1)80℃的酒精是______态;(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______ (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答案(1)气 (2)酒精解析:(1)80℃的温度高于酒精沸点78℃,故为气态.(2)-50℃低于水银的凝固点-39℃,故选用酒精温度计.9.根据图示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热,温度却保持在______℃不变,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态.答案:吸 0 液10.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汽"是______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答案:91 液态11.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沸点也越高.小敏在实验室观察水的汽化现象时,发现水沸腾后,温度计内液面稳定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由此可以知道:小敏所在区域的大气压强______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答案:97 低于12.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放在一盆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将鱼从水中拿出,发现鱼的表面出现了一层较厚的冰.剥开这层冰,发现鱼已经完全"解冻".请分析说明鱼表面这层较厚的冰是如何形成的.("解冻"过程中,鱼的温度始终低于0℃)答案:鱼体内的冰熔化吸热,盆内的冷水放热,当温度降低到0℃继续放热就会凝固成冰附着在鱼的表面.13.小明家开了一个酒作坊,每当他家出酒的日子,香飘十余里,邻近村民不约而同来买酒.他家的酒虽然很香,但产量并不高,他父亲也为此发愁,小明下决心替父亲解决这个问题.他仔细观察酒作坊整个装置和过程,发现酿酒炉到盛酒处有一条敞开的长酒道(如下图所示),出酒时整个作坊酒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小明经思考,向父亲提出改进的措施,果然酒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请你简要说明小明改进的方案是______.(写出一种方案即可)(2)改进方案的科学依据是______.答案:(1)将酒道密封 (2)将酒道密封,酒不会液化在空气中,而会液化在酒坛中,使产量提高14.(1)图甲是小海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中作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这种固体是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2)熔化后继续对此物质加热直至沸腾,下表是实验中记录__的部分数据:①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②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液体沸腾的特点是: .答案:(1)晶体 0(2)①图像②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5.北京时间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如图所示为发射时的场景.读了上述材料,请回答:(1)发射时在发射台下部大水池里冒出大量"白汽",它们是水蒸气遇冷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该过程属于______热过程.(2)在穿越大气层过程,整个火箭的外表温度要烧到一千六七百度,产生这样的高温的原因是______.而卫星还要保持较低的温度,为达到保护效果,火箭及整流罩表面都涂有特殊材料(烧蚀层),在高温下发生______ (物态变化名称) ______热,还应具有很好的______ 性能,以起到保护卫星和火箭的作用.(3)"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前需要加注低温燃料,此时箭体表面"大汗淋漓",小明认为"汗"是从火箭内部渗出来的燃料,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答案:(1)液化放 (2)与空气的摩擦汽化吸隔热(3)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汗液"是由于低温燃料加注过程中使火箭外壳温度很低,因此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会发生液化形成所谓的"汗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