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毕业设计第一章建筑设计 (4)1.1 初步设计资料 (4)1.2 工程做法 (5)1.2.1房间使用面积确定 (5)1.2.2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5)1.2.3建筑立面剖面设计 (5)1.2.4抗震设计 (6)1.3 细部构造总说明 (6)1.3.1勒脚 (6)1.3.2散水 (7)1.3.3门窗工程 (7)1.3.4油漆构件防腐、防锈工程 (7)1.3.5基础工程 (7)1.4 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 (8)1.4.1屋面做法 (8)1.4.2楼面做法 (8)1.4.3墙做法 (8)1.4.4外墙做法 (8)1.5 结构选型 (9)第2章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9)2.1结构布置 (9)2.2梁柱尺寸估算及选取 (10)2.2.2柱截面尺寸的估算 (10)第三章重力荷载计算 (13)3.1不变荷载(恒载)标准值 (13)3.1.1荷载标准值 (13)3.1.2梁,柱,墙重力荷载计算 (13)3.2可变荷载(活载)标准值 (15)3.3重力标准值计算 (15)3.3.1梁、柱、板自重标准值 (15)3.3.2各层墙(外墙)自重标准值 (17)3.3.3各层(质点)自重标准值计算 (17)3.3.4重力荷载代表值 (18)3.3.5等效重力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9)第四章横向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19)4.1梁柱侧移刚度 (19)4.1.1梁线刚度ib的计算 (19)4.1.2柱线刚度ic的计算 (20)4.1.3相对线刚度i’的计算 (20)4.2 D值计算 (22)4.2.1中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22)4.2.2.边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23)第五章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力和侧移计算 (24)5.1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24)5.1.1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 (24)5.2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力和侧移计算 (25)5.2.1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 (25)5.2.2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26)5.2.3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位移验算 (27)5.2.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力计算 (28)5.3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力和侧移计算 (32)5.3.1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力 (32)5.3.2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33)5.3.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力计算 (34)第六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力计算 (38)6.1计算单元 (38)6.2 荷载计算 (38)6.3 力计算 (40)6.3.1弯矩分配系数 (41)6.3.2 恒载作用下的力分析 (42)6.3.3 活载作用下的力分析 (46)第七章框架结构的力组合 (51)7.1结构抗震等级 (51)7.2框架梁力组合 (51)7.3框架柱力组合 (53)第八章框架梁和柱设计 (59)8.1框架梁截面设计 (59)这里取首层半跨梁为例,说明计算方法和过程,其它层梁的配筋结果施工图。
(59)8.1.1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9)8.2框架柱截面设计 (62)8.2.1 轴压比验算 (62)第九章楼板设计 (65)9.1板截面设计 (65)第十章楼梯设计 (69)10.1 梯段板设计 (69)10.2 平台板设计 (70)10.3 平台梁设计 (71)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72)第一章建筑设计1.1 初步设计资料一. 工程名称:夜苑宾馆结构设计二.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3091.2㎡,建筑总高为23.4 ㎡,主体大楼为五层,室外高差为0.30m。
三. 温度:最热月平均28℃,最冷月平均-5℃;极端最高温度38℃,极端最低温度为-11.5℃。
四. 相对湿度:年平均34%。
五. 相对风向:北风,基本风压0.35kN/㎡。
六. 雨雪条件:最大积雪深度0.25cm,雪荷载0.40kN/㎡。
七. 年降雨量:870mm。
八. 水文资料:经勘探未发现地下水。
九. 地质条件:地震烈度: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型:Ⅱ类。
十. 材料使用:1. 混凝土:梁板柱均使用C30混凝土。
2. 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235。
3. 墙体:a. 外纵墙采用18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3),外侧墙体贴瓷砖(0.55kN/m2),侧为10厚水泥砂浆抹灰(17kN/m2)。
b. 隔墙采用12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3),两侧均为10厚水泥砂浆抹灰。
c.女儿墙采用18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3),外侧墙体贴瓷砖,水泥粉刷侧(0.36kN/m2)。
4. 窗:均为塑钢玻璃窗(0.35kN/m2)。
5. 门:除大门为玻璃门,房间均为木门。
1.2 工程做法1.2.1房间使用面积确定本设计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确定开间和进深。
1.2.2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一幢建筑物除了有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房间以外,还需要有把各个使用房间及外有机联系起来的交通联系部分,以保证使用便利和安全疏散。
在多层建筑中,楼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楼层人流疏散的必经之路,楼梯的数量、位置及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注重建筑环境空间的艺术效果。
设计楼梯时,还应使其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其他有关单项建筑设计规的规定。
本设计主入口选取现浇板板式双跑楼梯,作为主要交通用的楼梯梯段净宽应根据楼梯使用过程中人流股数确定,一般按每股人流宽度0.55m+0~0.15m计算,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楼梯坡度的选择要从攀登效率,、节省空间、便于人流疏散等方面考虑。
因而本建筑楼梯踏步高度选用150mm,踏面选用270mm。
1.2.3建筑立面剖面设计立面设计是在满足房间的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下,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结合平面的部空间组合进行的。
进行立面设计设计时要考虑房屋的部空间关系,相邻立面的协调,各立面墙面的处理和门窗安排,满足立面形式美观要求,同时还应考虑细部构件的处理。
建筑剖面考虑的是建筑物各部分高度,建筑层数和空间结构体系。
确定房间净高时,主要考虑房间的使用性质,室采光通风及设备设置和结构类型。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取房间层高为首层3.6m,标准层3.3m。
1.2.4抗震设计《建筑抗震设计规》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的要求。
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规确定,本设计属于框架结构,7度设防,高度小于30m,所以为三级框架。
1.3 细部构造总说明1.3.1勒脚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
它起着保护墙身和增加建筑物立面美观的作用。
由于它容易受到外界的碰撞和雨、雪的侵蚀,遭到破坏,同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毛细作用所形成的地潮也会造成对勒脚部位的侵蚀。
所以,在构造上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勒脚防潮层:分为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
当室地坪出现高差或室地坪低于室外地面时,要同时设置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
本工程只设水平防潮层。
水平防潮层根据材料的不同,一般有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油毡防潮层具有一定的韧性、延伸性和良好的防潮性。
由于油毡层降低了上下砌体之间的粘结力,且降低了砌体的整体性,对抗震不利,目前已少用。
砂浆防潮层是在需要设置防潮层的位置铺设防水砂浆。
防水砂浆能克服油毡防潮层的缺点,但由于砂浆系脆性材料,易开裂。
故不适于地基会产生微小变形的建筑中。
为了提高防潮层的抗裂性能,常采用60mm厚的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工程中常在标高-0.06m处设防潮层。
1.3.2散水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使将屋面水排至远处,这一坡面称散水。
散水坡度约3%-5%,宽一般为600mm-1000mm,纵向每隔10米做一道伸缩缝,散水与外墙设20宽缝,其缝均填沥青砂浆。
当屋面排水方式为自由落水时,要求其宽度较出檐多200mm,一般雨水较多地区多做成明沟,干燥地区多做成散水。
1.3.3门窗工程(1)在生产加工门、窗之前,应对门窗洞口进行实测。
(2)门窗安装前预埋在墙或柱的木、铁构件应做防腐、防锈处理。
1.3.4油漆构件防腐、防锈工程(1)所有埋入混凝土及砌块中的木质构件均须做好防腐处理,满涂焦油一道。
屋面架空硬木版须经防虫、防腐处理后方可使用,面刷酚酞清漆。
(2)所有埋入混凝土中的金属构件须先除锈,刷防锈漆饿二道;所有露明金属构件(不锈钢构件除外),均须先除锈刷防锈漆一道,再刷油漆二道。
(3)所有室木质门窗均需打腻子,磨退后刷底漆一道,再刷调和漆二道。
1.3.5基础工程根据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和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及修复的可能性)的严重性,将基础分为三个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
本设计基础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对应于破坏后产生严重的后果,建筑类型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
基础按刚度分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分类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
其中,独立基础是柱基础中最常用和最经济的型式。
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
本设计初选基础顶面到室外地面的距离为1000mm,室外高差为300mm,则底层柱高=3600+900+300=4800mm1.4 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1.4.1屋面做法选用刚性防水屋面(1)保护层 40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防水层三毡四油防水层(3)找平层 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4)保温层 10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5)结构层 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6)板底抹灰 10mm混合砂浆抹灰1.4.2楼面做法(1)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沙打底)(2)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3)10mm厚混合砂浆抹灰1.4.3墙做法(1)白涂料饰面(2)10mm厚水泥砂浆抹灰1.4.4外墙做法(1)面砖饰面(2)10mm厚水泥砂浆抹灰1.5 结构选型(1). 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2). 屋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屋盖,刚柔性结合的屋面,屋面板厚100mm。
(3). 楼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板厚100mm。
(4). 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