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

2017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

20 1 7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语言学概论试卷第工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汉语属于【】A 孤立语B 屈折语C 黏着语D 复综语2 “种花”的“花”和“花钱”的“花”是【】A 同义词B 多义词C 同音词D 近义词3 苏美尔人发明了【】A 楔形文字B 甲骨文C 腓尼基字母D 阿拉伯字母4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叫【】A 语言相关B 语言辅助C 语言影响D 语言迁移5 “郭明义是当代的雷锋”中,“雷锋”属于借代中的【】A 以部分代整体B 以特征代本体C 以具体代抽象D 以专称代通称6 “成立”和“建立”这两个词的词义区别主要是【】A 理性意义不同B 感情色彩不同C 语体色彩不同D 形象色彩不同7 根据乔姆斯基提出的假设,人的大脑中储存的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言知识叫【】A 人类语法B 普遍语法C 个人语法D 个别语法8 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A 地育话B 隐语C 亲属语言D 原始基础语9 “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 拟人B 拟物C 夸张D 降格10 语言符号的能指是【】A 词汇B 语音C 语义D 语法11 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主要出于【】A 人们的喜好B 经济上的原因C 文化上的原因D 政治上的原因12 诗歌属于【】A 谈话语体B 应用语体C 文学语体D 宣传语体13 纳西族语言称“大树”为“树母”、“小树”为“树男”,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A 群婚制阶段B 族外婚制阶段C 母系氏族社会阶段D 家族制阶段14 希腊字母属于【】A 辅音文字B 全音素文字C 表意文字D 象形文字15 古代关于马的词很多,如“驹”两岁马、“珧”三岁马、“驯l”八岁马,这些词被称为【】A 同源词B 类义词C 同义词D 同形词16 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A 系统特征B 约定特征C 层级特征D 线性特征17 对“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的是【】A 索绪尔B 鲍阿斯C 沃尔夫D 施莱歇尔18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是【】A 对偶句B 排比句C 反复句D 回环句19 下面各词借自于汉代西域的是【】A 葡萄B 罗汉C 蛮夷D 胡同20 某一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社会现象叫【】A 混合语现象B 惯用语现象C 克里奥尔现象D 双语现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面各项中属于中国传统小学的有【】A 文字学B 音韵学C 训诂学D 音系学E 语用学22 下面各项中,属于形声字的有【】A 步B 澄C 于D 阶E 词23 下面各项中属于儿童语言前阶段(语言准备阶段)的有【】A 非自控阶段B 咿呀学语阶段C 单词句阶段D 简单句阶段E 复杂句阶段24 下面各项中对社会方言形成产生影响的因素有【】A 行业B 阶层C 性别D 年龄E 文化程度25 下面各项中,属于意译词的有【】A 吉普B 高尔夫C 电话D 沙发E 银行第Ⅱ部分非迭择题(70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7 书面语28 语言相关论29 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四、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30 以下面几个组合为例,说明消除歧义的常用方法。

烤红薯我想起来了鸡不吃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 什么是词法手段?简要说明词法手段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2 什么是合作原则?简要说明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3 利用以下材料分析什么是变音类型中的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电[tian]+报[pau] -电报[tiampau]面[mian]+貌[mau]一面貌[miammau]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mar]爸[pa]+爸[pa]—爸爸[pabə]豆[tou]+腐[fu]一豆腐[touf]东[torj]十西[ɕi]一东西[toȠɕ]34 举例说明合成词三种构词类型的特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A2 C3 A4 D5 D6 A7 B8 C9 C10 B11 D12 C13 C14 B15 B16 D17 A18 B19 A20 D1 [解析] 孤立语句子中的词没有形态变化;屈折语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黏着语句子中某些词的形态变化表现为词前后附有词缀;复综语词和句子合二为一。

汉语句子中的词无形态变化,属于孤立语,故应选A。

2 [解析]“种花”中的“花”指“可供观赏的植物”;“花钱”中的“花”指“耗费”。

两个“花”词形、读音相同,但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为同音词。

3 [解析] 略5 [解析] 用“雷锋”代表所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属于借代中以专称代通称。

6 [解析] “成立”和“建立”都具有“开始存在”的意义,但“成立”侧重于组织、机构等的出现;“建立”还可以适用于一些抽象的事物,知政权、伟业等,二者理性意义存在差别。

7 [解析] 略8 [解析] 略9 [解析] “夸张”即故意“言过其实”,既包括夸大,又包括缩小,此句属于缩小类的夸张,故应选C。

10 [解析]“能指”指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即语音,故应选B。

11 [解析] 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主要出于政治上的原因。

北方方言区的代表点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一直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北方方言几百年来都被用作中央政府实施国家管理的工具,被称为“官话”。

故应选D。

12 [解析]我国历来将文学语体分成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四类,近年来又有许多不同的分类,但诗歌始终属于文学语体。

13 [解析]语言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纳西族中的一些复合词还保留“女(母)为大,男(父)为小”的特征,题干中的例子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故应选C。

14 [解析]希腊人在腓尼基辅音字母基础上对某些字母加以变化来表示元音,创制了既表示辅音又表示元音的全音素字母,从而能够正确表示词语的语音形式。

故希腊字母属于全音素文字。

15 [解析]略16 [解析]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即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这决定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足按照时间顺序成一条线的样子排列,即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

17 [解析]索绪尔把“说话”分成“语言”和“言语”。

“言语”指可直接观察到的具体的语言材料;“语言”指语言的规则系统。

18 [解析]略19 [解析]汉代开辟西域交通后,从西域诸国借入许多词汇。

A项即借自西域;B项借自梵语;C项是汉语词汇,不是借词;D项借自蒙古语。

故应选A。

20 [解析]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A,B,C22 B,D,E23 A,B24 A,B,C,D,E25 C,E21 [解析]略22 [解析]A项是会意字;c项是会意字,B、D E项是形声字,都为左形右声字。

23 [解析]儿童语言获得首先需要有一个语言前阶段;然后才进入真正的语言阶段。

A B项属于语言前阶段,C、D、E项属于语言阶段。

24 [解析]略25 [解析]A、B、D项是借自英语的借词,C E项都是用汉语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的新词,并把外语词的意义翻译过来,为意译词。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27 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后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8 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29 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30 以下面几个组合为例,说明消除歧义的常用方法。

烤红薯我想起来了鸡不吃了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多种,最主要的是利用特定语言环境消除歧义,例如“烤红薯”可以通过添加上下文消除歧义,“他在烤红薯”“他在吃烤红薯”就没有歧义;采用停顿轻重音等语音手段也可以消除歧义,如“我想起来了”,可以通过“起来”的轻读和重读区别意义;采用变换等语法手段消除歧义,如“鸡不吃了”可以变换为“鸡不吃食了”和“我们不吃鸡了”等格式区别意义。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 词法手段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词法手段主要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个小类。

32 合作原则指在言语交际中,为确保交谈双方相互配合而遵守的语用规则,主要包括质量准则、数量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3 同化是指语流中本来不同的两个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彼此相同或相似,例如:电[tian]+报[pau]+电报[tiampau],面[mianl+貌[mau]一面貌[miammau]。

茅化是指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彼此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例如:慢[manl+慢儿[mar]一慢慢儿[maimar]。

弱化是指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例如:爸[pa]+爸[pa]一爸[pabə]。

脱落是指语速较快的语段里,一些弱化的音脱落,侧如:豆[tou]+腐[fu]兰+豆腐[touf],东[tOȠJ]+西[ɕi]一东西[tOȠɕ]。

能正确分析所给材料。

34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通常有三种构词类型:第一类复合构词,由词根和词根构成词的方式叫复合构词。

第二类附加构词,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的方式叫附加构词。

第三类重叠构词,由同一个词根重叠构成词的方式叫重叠构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