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测井原理及资料解释考试题2011(有答案)

生产测井原理及资料解释考试题2011(有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函授生考试试卷
课程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教师刘春艳2011/2012学年第1 学期班级2011石油工程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填空(共20分,每小题1分)
1、泡点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油气的____组分_____和油藏的___温度与压力
_ ______。

2、垂直两相管流中五种典型的流型为_____泡状流__ __、___弹状流 ______、
__段塞流________、_____环状流______和_雾状流________。

3、涡轮流量计的仪器常数与涡轮的____半径_ _____和____ 转速 _____有
关,并受流体的______性质 ___影响。

4、如果井筒中原油溶解气越多,则其密度越__ 小 ___、体积系数越__ 大 ____。

5、定性分析产出剖面资料的井温曲线时,可参照如下一般结论,对应于产出层
位,井温曲线正异常是______液体_ ___的标志,井温曲线负异常是____ __气体____的标志,产液的层位井温曲线(一定或不一定)__ 不一定________
出现异常。

6、如果原油溶解气越少,则其密度越大、体积系数越小。

7、RMT测井仪的一般测量模式有____ C/O比测井模式 ___、___俘获模式__ ______。

8、多相流动中,当_______ 井下流型为雾状流___时,流体各相持
率与各相体积含量相同。

二、解释名词(共10分,每题2分)
1、生产测井:是在套管中进行的测井,主要用于流体的动态监测,主要包括注产
剖面测井,剩余油动态监测测井。

2、粘性:
3、天然气体积系数: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是指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在地层条件下的
体积与地面标准条件下的体积之比。

4、溶解气油比:指地层条件下,溶解气的体积与含有该溶解气的油的体积之比,
这两种体积都要换算到标准条件下。

5、滑脱速度:即各相流体之间的速度之差。

三、计算题:(共计25分)
1、已知某生产井地面产油50方/天、产水100方/天、产气10000方/天,若溶解气油比为150方/方,溶解气水比为20方/方,气体的体积系数为1/200,试问井下有无游离气,若有,气流量为多少方/日?(10分)
答:油中溶解气的含量为Q1=50×150=7500方/天
水中溶解气的含量为Q2=100×20=2000方/天
而产气量为10000方/天,故井下有游离气,游离气的含量为
Q=(10000-7500-2000)/200=2.5方/天
2、知某注水井日注水量为180方(笼统向下注水),该井共有三个射孔层位,采用同位素法测量吸水剖面,同位素测井曲线与伽玛本底曲线在三个射孔层段所夹异常面积分别为1000、800和500,并在第1、第2层和第2、第3层间由于放射性沾污造成的非吸水异常面积分别为500和400,现判断其沾污类型分别是工具沾污(沾污校正系数取0.13)和套管内壁腐蚀沾污(沾污校正系数取0.22),试计算各射孔层的日吸水量是多少方?(15分)
答:第3层校正后的面积为S3=500+400×0.22+500×0.13×((500+400×0.22)/( 500+400×0.22+800))=615.5
第2层校正后的面积:S2=800+500×0.13×800/( 500+400×0.22+800)=837.5
第1层的吸水量为Q1=180×1000/(1000+615.5+837.5)=73.38方
第2层的吸水量为Q2=180×837.5/(1000+615.5+837.5)=61.46方
第3层的吸水量为Q3=180×615.5/(1000+615.5+837.5)=45.16方
四、试写出油水两相产出剖面滑脱解释模型并说明各符号的意义(共10分)
答:⎩
⎨⎧-=--=sw m so s w w m w sw v v v v y y v y v )1( 试中:so v ——油的表观速度;
sw v ——水的表观速度
m v ——总的表观速度
S v ——油水间的滑脱速度
W y ——持水率
五、问答题(共计35分)
1、何为DST测试,其主要目的是什么?(10分)
答:DST即测试钻柱测试(试井),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测试技术。

DST 是一种临时性的完井方法,它以钻柱作为油管,利用封隔器和测试阀把井筒钻井液与钻杆空间隔开,在不排除井内钻井液的前提下,对测试层段进行短期模拟生产,它的测试过程与自喷井生产过程类似,借助于地层与井底流压之差将地层中流体驱向井底然后到地面。

DST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在测试过程中获取油、气、水产量及压力和流体样品资料。

2、产出剖面资料处理中如何划分解释层,它与完井资料处理的解释层划分有何不同?(12分)
答:产出剖面的解释层是分段进行划分的,一般来说在生产着的射孔层之间为解释层段,该段可以是几米,也可以是十几米左右,取决于两个生产层的间隔。

在同一解释层段上,流量、密度、持水、压力、温度等各参数基本不变或变化幅度很小。

通常情况下有几个生产层也就选几个解释层,解释层位于相应生产层的上方,同一生产层中可包含一个或几个射孔层,若射孔层间的距离较小不容易识别(入口效应),则划分解释层时同一生产层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射孔层。

产出剖开的解释层与完井资料的解释层段划分不同,完井资料是逐点划分的,产出剖面的解释层是分段进行划分的。

3、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中所用同位素及载体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13分)答:同位素的选取应要求半衰期一般不宜太短,但也不宜太长。

选择放射性同位素载体的原则是:
(1)载体要有较强的吸附性或结合能力,保证高压注入水冲洗不产生脱附现象;(2)颗粒直径必须大于地层的孔隙直径,保证注水过程中同位素载体挤不进地层;
(3)密度合适,下沉速度远小于注入水在井筒内的流速,保证示踪剂能在注入水中均匀分布;
(4)单位重量的载体运载的同位素要尽可能多,同时载体应具备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使射孔孔眼处滤积的载体不影响地层的吸水能力;
(5)载体要具有足够的表面活性,不沾污井筒及有关装置和仪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