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井解释

测井解释

1.测井数据处理常用的原始输入资料有(测井曲线图)、(存放于磁带的数据)、(直接由终端输入的表格数据)和由井场或异地经卫星传送的数据。

2.国外测井公司一般运用(自然伽马曲线)曲线作为深度控制曲线进行深度校正。

3.碎屑岩储集层空隙空间的大小和形状是多样的,按孔隙成因,可将碎屑岩分为粒间空隙、微孔隙和(溶蚀孔隙)、(微裂缝)。

4.对于石油地质和测井来说,有重要意义的粘土矿物只要是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混层粘土矿物。

5.按照产状分类,裂缝可以分为高角度裂缝、(低角度裂缝)和(网状裂缝)。

6.按照成因分类,裂缝可以分为构造裂缝、(溶蚀裂缝)、(压溶裂缝)和风化裂缝。

1.Schlumberger公司用户磁带格式是(DLIS)2.阿特拉斯公司用户磁带格式是(CLS)3.下列哪一条测井曲线(自然伽马)的平均探测深度约为15CM。

4.下列哪一条测井曲线(岩性-密度测井)的平均探测深度约为5CM。

5.(方解石、白云石)是碳酸盐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6.下列哪种岩石(石膏)的中子孔隙度(%)接近50.7.对于油基泥浆井,下列哪一种电阻率测井系列(感应测井)比较适用。

8.对于油基泥浆井,下列哪一种测井曲线(自然电位测井)一般不测量。

9.盐水泥浆井中,储层段自然电位曲线一般显示(正幅度差异)。

10.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同时通过岩石时,对其中某一流体测得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1.简述频率交会图的概念。

答:频率交会图就是在x-y平面坐标上,统计绘图井段上各个采样点的A、B两条曲线的数值,落在每个单位网格中的采样点数目(即频率数)的一种直观的数字图形,简称为频率图。

2.简述Z值图的概念。

答:Z值图是在频率交会图基础上引入第三条曲线Z做成的数据图形,Z值图的数字表示同一井段的频率图上、每个单位网格中相应采样点的第三条线Z的平均级别。

3.简述三孔隙度重叠显示可动油气和残余油气的方法原理。

答:由Rt和Rx0曲线按阿尔奇公式或其他饱和度方程得出的Sw和Sx0,可计算地层含水孔隙度Φw和冲洗带含水孔隙度Φx0:Φw=Φ*Sw;Φx0=Φ*Sx0,由Φ、Φx0、Φw三孔隙度曲线重叠,可有效地显示地层的含油性、残余油气和可动油气,即有:含油气孔隙度:Φh=Φ-Φw 残余油气孔隙度:Φhr=Φ-Φx0 可动油气孔隙度:Φhm=Φx0-Φw因此,Φ与Φx0幅度差代表残余油气,Φx0与Φw幅度差代表可动油气。

4.简述油层水淹后,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响应变化特征。

答:油层水淹后,自然电位基线发生偏移,幅度有可能发生变化。

淡水水淹,水淹部位常发生幅度变化(甚至出现正异常),基线偏移。

污水水淹,由于注入水与地层水矿化度相差不大,自然电位的基线偏移不明显或无偏移。

5.简述油层水淹后,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响应变化特征。

答:淡水水淹,呈U形曲线变化。

污水水淹,Rt随Sw的增加而降低。

1.下图为电流通过纯砂岩水层的等效模型。

设r0、r ma、r w分别表示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的电阻,试根据串并联院里,推导地层因素F的表达式。

解:设r 0、r ma 、r w 分别表示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的电阻,根据电阻并联原理有:可认为纯砂岩骨架的电阻趋于无穷大,故上式可改为:由于V=LA ,V φ=LwAw ,将上式整理后可得:式中:Lw 和Aw ——分别代表电流通过等效孔道的长度和截面积。

Lw/L ——孔隙孔道的弯曲程度常称为孔道曲折度。

R0/Rw ——地层因素。

2.假设层状泥质砂岩是纯砂岩与层状泥质组成,且层状泥质与邻近泥岩层具有相同的电阻率,根据电阻并联概念,层状泥质砂岩可用体积模型表示,如下图。

设岩石为边长L 、截面积为A 的立方体。

上部为泥质等效体积、截面积为Asd ,长度为L 、泥质相对体积为Vsh ,下部为纯砂岩等效体积、截面积为Ash 、长度为L 、孔隙度为Φsd 。

泥质砂岩的有效孔隙度为Φe 、含油饱和度为So 、含水饱和度为Sw ,试根据以上描述,推导出层状泥质砂岩含油饱和度方程。

解:假设电流垂直岩石截面流向地层,则泥质砂岩的电阻r 为纯砂岩电阻rsd 及泥岩电阻rsh 的并联: (1) 假设泥质砂岩、纯砂岩及层状泥岩的电阻率分别为Rt 、Rsd 及Rsh ,则有:将上述三式代入(1),两端乘以 L 2,得:或 (2)其中,V 、V1和V2分别为泥质砂岩、纯砂岩和泥质等效体积。

令纯砂岩、泥质的相对体积分别为Vsd 、Vsh ,(2)式可写为:A L R r t = sdsd sd A L R r = sh sh sh A L R r = shsd rr r 111+=或(3)对纯砂岩,应用Archie公式,有将上式代入式(3),得:上式可写为:测井数据处理常用的原始资料有测井曲线数字化,各种磁带格式转换,表格数据录入和卫星传递的数据。

LA716文件由一个标题块和若干个数据块组成,其中一个数据块包含若干个逻辑记录,一个逻辑记录为一条测井曲线某一深度段的数据。

平滑滤波处理: 从获得的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中,尽可能地去掉干扰信号,分离出所希望的信息的过程称为滤波。

滤波的方法有电滤波和数字滤波。

滤波在测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对原始测井曲线,滤波输出结果更接近实际值。

②对放射性测井,可消除系统统计起伏误差。

③对各种分析程序计算的结果,用滤波来园滑结果。

④在地层对比中,采用较大的窗长,突出整体趋势。

方法一般有:平滑滤波(最小二乘估计)、中值滤波、以频率分析为基础的滤波。

交会图是表示一个参数与另外一个或几个参数之间的关系的图形。

作用:检验和控制测井曲线的质量;确定地层岩性组合;确定解释参数;判别天然气和次生孔隙的存在。

频率交会图就是在x-y平面坐标上,统计绘图井段上各个采样点的A、B两条曲线的数值,落在每个单位网格中的采样点数目(即频率数)的一种直观的数字图形,简称为频率图。

Z值图是在频率交会图基础上引入第三条曲线Z(称Z曲线)作成的数据图形。

Z值图的数字表示同一井段的频率图上、每个单位网格中相应采样点的第三条线Z的平均级别。

M-N交会图:0.01fb ft tMρρ∆-∆=⨯-fb fH HNρρ-=-直方图:Y坐标表示的是X坐标的绝对频率或百分比频率。

储集层:具有连通孔隙,既能储存油气,又能使油气在一定压差下流动的岩层。

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储存油气的孔隙、孔洞和裂缝等空间场所;2)孔隙、孔洞和裂缝之间必须相互连通,在一定压差下能够形成油气流动的通道。

储集层是形成油气层的基本条件,因而是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评价和油气分析的基本对象。

地质上常按成因和岩性把储集层划分为三类: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与其他岩类储集层。

碎屑岩的孔隙分类,按孔隙成因,分为:粒间孔隙、微孔隙、溶蚀孔隙和微裂缝。

按碎屑岩孔隙的孔径大小,可把孔隙分为三类: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微毛细管孔隙。

泥质分布形式:分散泥质、层状泥质、结构泥质。

测井系列是指在给定的地区地质条件下,为了完成预定的地质勘探开发或工程任务而选用的一套经济实用的综合测井方法。

选择测井系列的主要原则是:①能有效地鉴别井剖面地层的岩性,估算地层的主要矿物成分含量与泥质含量,清楚地划分出渗透性储集层。

②能较为精确地计算储集层的主要地质参数,如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和渗透率等。

③能可靠地区分油层、气层和水层、准确地确定含油(气)饱和度,可动油(气)量和残余油(气)量、油气层有效厚度以及计算油气地质储量。

侵入:根据Rxo和Rt的相对大小,可将储集层的侵入特性分为三种情况:高侵:Rxo 明显大于Rt,称高侵或增阻侵入,一般在在水层出现(Rmf>Rw)。

低侵:Rxo 明显低于Rt,称低侵或减阻侵入,一般在油气层出现。

无侵。

储集层评价要点:1岩性评价2含油性评价3产出流体性质分析自然γ测井探测深度为20cm,地层分辨能力为1m。

补偿密度测井10cm,1m。

岩性密度测井5.cm。

补偿中子测井25cm井壁中子测井18cm,中子测井地层分辨率都为1m。

中子寿命测井35-50cm,1m。

补偿声波测井约为1-3cm。

岩石体积物理模型:根据测井物理原理,孔隙度测井以及其它一些测井方法的测量结果(岩石物理参数),可以近似看作是仪器探测范围内岩石介质的某种物理量的体积平均值。

离子交换性吸附:吸附在粘土矿物表面上的阳离子可以和溶液中的同号离子发生交换作用。

阳离子交换容量(CEC): 粘土矿物在pH值为7的条件下能够吸附交换阳离子的数量,它是粘土矿物负电荷数量的量度,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单位是mmol/100g,即每100g干样品所交换下来的阳离子毫摩尔数。

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种:粘土矿物的类型、粘土矿物的分散程度和溶液的酸碱性条件。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在碳酸盐盐剖面中,主要的矿物成分是方解石、白云石,但经常还出现硬石膏、石膏、盐岩,含有一些粘、土矿物、有机质、黄铁矿、硅质等。

方解石和白云石是碳酸盐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碳酸盐盐层常伴生有硫酸-卤素岩石,最普遍的是石膏、硬石膏、盐岩。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空间的基本形态有三种:孔隙、裂缝和洞穴。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类型:孔隙型、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及裂缝-洞穴型。

裂缝:成因分类:构造裂缝,溶蚀裂缝,压溶裂缝,风化裂缝。

产状分类:高角度裂缝、低角度裂缝和网状裂缝等。

充填情况;充填裂缝、半充填裂缝和开启裂缝。

按张开度分类:微裂缝、中等裂缝、粗大裂缝.水淹层:产层从注入水进入(含油饱和度下降)起到成为只含残余油的水层为止,这期间的产层都被称为水淹层。

油层水淹后测井响应特征:自然电位:油层水淹后,自然电位基线发生偏移,幅度有可能发生变化。

淡水水淹,水淹部位常发生幅度变化(甚至出现正异常),基线偏移。

污水水淹,由于注入水与地层水矿化度相差不大,自然电位的基线偏移不明显或无偏移。

电阻率变化:淡水水淹,呈U形曲线变化;污水水淹,Rt随Sw的增加而降低。

POR分析程序:参数计算顺序:→Vsh:泥质含量→POR :地层孔隙度→Sw:地层含水饱和度→PERM:地层渗透率其它辅助地质参数→φw:地层含水孔隙度;φxo:冲洗带含水孔隙度。

→Shr:残余油气饱和度;Vhr:冲洗带残余油气相对体积;mhr:残余油气质量。

→PF:累计孔隙厚度,HF:累计油气厚度→BULK:出砂指数。

POR程序要求至少输入一种孔隙度测井曲线(声波、密度、中子曲线),至少有自然伽马(GR)和深探测电阻率(RT)曲线。

如果有冲洗带电阻率(Rxo),井径(CAL),自然电位(SP),2~3种孔隙度测井等,则效果更好些。

输出曲线:POR-有效孔隙度PORT—总孔隙度PORW—饱含水的孔隙度PORF—冲洗带饱含泥浆滤液的孔隙度PORX-冲洗带的残余烃体积PORH—冲洗带残余烃的重量PERM—渗透率BULK—出砂指数SW—含水饱和度SH—泥质含量PF—累计孔隙厚度(米或英尺)HF—累计油气厚度(米或英尺)通过实验测量,Hill 和Milburn 发现了随溶液电导率(C w )增加,岩石电导率(C o )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