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
他是上帝的独生子,母亲叫玛利亚;他曾行过很多神迹,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但是因为犹太公会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复活第40天后升天;还会于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被12使徒中的犹大叛徒出卖并受难,受难日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连耶稣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们忌讳的数字,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背景材料引入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公元前481年,“海滨法兰克人”克洛维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他立下大志,要壮大自己的力量,统一法兰克。五年后,二十一岁的克洛维从高卢北部动身,向南部的罗马残余部队发动进攻,双方在巴黎南部的苏瓦松展开激战,结果,罗马军队被杀得大败,法兰克人夺取了高卢南部的大片土地。
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形成以土地封赐
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培养学生概括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查理曼帝国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5—36页,完成下列问题:1.查理曼帝国形成的过程;
2.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重点
兰克王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改革、封君封臣制度。
难点
封君封臣制度与中国封建制度的区别,形成的不同结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国图片,公元476年,北方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国家。最著名的是法兰克王国,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
创始人:耶稣
教义: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传播: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四)合作探究
国王与教皇之间为什么会建立起合作关系?
教会宣传”君权神授“观念来维护国王的权威;而国王通过物质、军事力量来维护教会的权威。它们之间相互利用,借助对方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
王权与教权结合起来,共同维护统治秩序。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基督教的兴起与对外传播,培养学生概括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法兰克王国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33页,完成下列问题: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2.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的宗教信仰;
3.克洛维实行的土地制度。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2.同学们都会过圣诞节,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基督教会确定耶稣出生日期是12月25日,这一天就定为“圣诞节”。
学深阅读背景材料,可以互相讨论.
为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提供知识储备.
(三)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基督教的兴起时间:1世纪
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原因: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学生听讲,可以提问。
通过老师的精讲点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三、封君与封臣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列问题:1.法兰克王国的土地改革;
2.法兰克王国的封君封臣制度;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背景材料引入
小封建主从大封建主接受封地,要履行隆重的“敕封式”,他要跪在领主膝下,把握着的双手放在领主手掌中,宣誓:“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然后,领主将一面旗帜,一根木杖,一张契据授给这个附庸。
学深阅读背景材料,可以互相讨论.
为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提供知识储备.
(三)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法兰克王国的土地改革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必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
课题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单元
第三单元学科ຫໍສະໝຸດ 历史年级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基督教的兴起史实;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过程,克洛维时期的宗教信仰和土地制度;
3.掌握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改革、封君封臣制度。
4.知道查理大帝和查理曼帝国相关史实。
学生看图片,思考问题。
利用图片,简述历史,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一、基督教的兴起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33页,完成下列问题:基督教兴起的原因、时间、地点,创始人,基本教义,对外传播。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背景材料引入
1.传说中的耶稣: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四)合作探究
为什么中世纪西欧流行一句谚语“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
附庸。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
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如: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
苏瓦松战役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它为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克洛维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王。
学深阅读背景材料,可以互相讨论.
为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提供知识储备.
(三)精讲点拨:
克洛维巩固统治的措施:
1.宗教信仰: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土地制度: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亲兵和官吏,获得广泛支持。
2.封君与封臣权利与义务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生和财产安全,为封臣提供保护。封君和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王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11世纪时:以土地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