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细胞生物学
教学 课件
第九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
细胞的内膜系统:是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 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 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和分泌泡等。
第一节 核糖体(ribosome)
一.核糖体的基本类型和化学组成
非膜性细胞器;电镜:核糖体为高电子密度 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小颗粒。 15-25nm。
(二)滑面内质网(sER)
膜表面无核糖体附着;形态多为分枝小管或小泡;多 分布在一些特化的细胞中。如肝细胞,睾丸间质细胞, 肾上腺细胞。
ER
RER
SER
三、内质网的化学组成
内 质
脂类:40%—较细胞膜少,主要成分为磷脂。 磷脂酰胆碱含量较高,鞘磷脂含量较少。
网
膜 蛋白质:60%—较细胞膜多,约有30多种膜结合蛋白。
单体 70S
大亚基
50S(23S 5S rRNA) + 31种蛋白质
小亚基
30S(16S rRNA) + 21种蛋白质
真核细胞核糖体
80S 60S(28S 5.8S 5S rRNA) 40S(18S rRNA)
+ 49种蛋白质
+ 33种蛋白质
线粒体核糖体 55-80S(因种类而异)
50S
30S
+Mg2+
二、 核糖体的功能
功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翻译:由mRNA分子中的核苷酸顺序转变为多肽链中氨基酸 顺序的过程。
三联体密码(密码子):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 决定了合成的多肽链中的一种氨基酸。
起始密码:AUG 终止密码:UAA、UAG、UGA
核糖体与多肽链合成有关的活性部位:
受体部位(A位)
葡萄糖-6-磷酸酶——被认为是标志酶,
电子传递体系:细胞色素b5,NADH-细
胞色素b5还原酶,细胞色素P450酶系。
四、内质网的功能
内质网功能:使细胞质区域化,为物质代谢提供特 定的内环境;扩大膜的表面积,有利于酶的分布提 高代谢效率;为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重要合成基 地;参与物质运输,物质交换和解毒作用;对细胞 起机械支持作用。
+Mg2+
60S+40S 80S
120S
—Mg2+ —Mg2+
Mg2+〉0.001mol/L:大小亚基结合
Mg2+〉0.01mol/L:2个核糖体结合 形成二聚体
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 核糖体可由mRNA串连起来,形成针簇状、菊花状或念珠
状的长链,这样形成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单位,称为多聚核糖体。
供体部位(P位)
转肽酶活性部位
GTP酶活性部位
多肽链 转移酶
40S
P GTP酶 60S
40S
tRNA
位A
60S
60S
mRNA
位 40S
三、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
游离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中。 核糖体
类型 附着核糖体(膜旁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表面。
结构蛋白:由游离核糖体合成,多分布细胞基质中。 用于组成细胞自身的结构及参与细胞新陈代谢过程的蛋白质。 在新分裂来的幼稚细胞、未分化细胞和胚胎细胞中分布多。
(一)粗面内质网的功能
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修饰加工、分选和转运。
粗面内质网主要合成的蛋白质有: 分泌性蛋白:包括抗体、酶类、肽类激素
和细胞外基质蛋白 膜蛋白 可溶性驻留蛋白
1.粗面内质网与分泌蛋白质的合成 •G. Blobel等1975年提出了信号假说(Signal hypothesis), 认为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指导蛋白质由核糖体转至内 质网上合成。因此获199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SRP
SRP与核糖 体的结合与 分离
SRP与信 号肽的结 合使翻译 暂停 新生肽链 上的信号肽
SRP-核糖体复合 体与内质网膜上 的SRP受体结合
SRP释放并再循环
粗面内质网膜上 的SRP受体蛋白
继续翻译并 开始穿过内 质网膜
核糖体
结合蛋白
蛋白 转运器
细胞质 内质网腔
(Bip 蛋白)
(直径8.5nm)
2. 信 号 识 别 颗 粒 ( 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 SRP),由6种多肽组成,结合一个7S RNA。能 与信号序列结合,导致蛋白质合成暂停。
3. SRP受体(SPR receptor),内质网膜的整合蛋 白,异二聚体,可与SRP特异结合。
4. 停止转移序列(stop transfer sequence),肽链 中还可能有某些序列与内质网膜有很高的亲合力, 而结合在脂双层中,阻止肽链继续进入网腔,成 为跨膜Pr。
外输蛋白(分泌蛋白):由附着核糖体合成,大多从细胞 分泌出去。如某些酶、抗体和蛋白类激素。
第二节 内质网
1945年,K.R.Poter----------电子显微镜--------小鼠成纤维细胞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
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和类型
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相互连续的小管, 小泡,扁囊样结构组成的网状膜系源自,膜厚5-6nm.成分:蛋白质
40%
核糖体RNA(rRNA ) 60%
第一节 核糖体(ribosome)
一.核糖体的基本类型和化学组成 非膜性细胞器;电镜:核糖体为高电子密度 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小颗粒。 15-25nm。
每个核糖体有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小亚基 mRNA通道 大亚基
核糖体的种类和沉降系数
核糖体的类型 原核细胞核糖体
细胞膜
内质网
核膜外层
内质网的内腔相互连通。
扁囊状
小管 细胞膜 内质网 小泡 核膜
内质网的分布和数量多少与细胞的生理功能相关, 执行分泌功能的细胞内质网较发达。
二、内质网的类型
粗面内质网 核糖体
滑面内质网
(一)粗面内质网(rER):
膜表面附着核糖体;形态多为板层状排列的扁囊;网 腔内含低电子或中等电子密度的物质;多分布在分泌 活动旺盛或分化较完善的细胞内。如胰腺细胞和浆细 胞;而在未分化或分化低的细胞,如胚胎细胞和干细 胞及肿瘤细胞中粗面内质网较少。
信号肽的合成
主 要
信号识别颗粒(SRP)-核糖体复合体形成
过 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结合
程 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蛋白质转移到内质网合成涉及以下成分:
1. 信号肽(signal peptide):在成熟mRNA5′端起 始密码(AUG)之后,有一组编码特殊氨基酸序 列的密码子,称为信号密码,由信号密码翻译出 的肽链,叫做信号肽。一般16~30个氨基酸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