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面总结
by cboye
消失面按外观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一定的高度差逐渐变化到零,并光滑过渡!如图
另一种是由光滑过渡(G2,G1)慢慢变化到G0,如下图
第二种消失面涉及到一个叫消失点的概念:所谓消失点,就是曲面从G1或G2过渡开始转变为G0的那一点!
做法:
既然知道了它们的定义,根据定义做就不难了!
先说说第一种消失面的拆面方法,以这个为例子吧!
假定要在这个曲面上做个消失面
首先,当然是把消失面范围剪切掉!
要定义,做一个有高度差的曲面,并保持与原曲面光滑过渡
如何做到光滑过渡呢?这个很简单,可以进入style,做几条planar 曲面,并设置端点为曲面相切(G1)或曲面曲率(G2)
这样,围成四边,做如图曲面
接下来,裁剪曲面,如图裁剪出一个四边面,以便下一步补面
必要时,先把两曲面合并再进行补面!
用边界混成进行补面,注意边界条件的设置,哪些只有G1哪些可以G2!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做出凹陷的消失面,同样也可以做出凸起的消失面但这种并不适用于图中第四种情况!其实这种更简单,我是用一个VSS,然后利用相交合并就完成的,具体看part吧!
至于第二种消失面,做起来相对费工夫点!就说说这个吧!
消失点把面组分为A曲面,B曲面,C曲面,根据定义,可知A曲面与B曲面为G0过渡,B曲面与C曲面为光滑过渡,A曲面与C曲面为光滑过渡!
同样的,还有这两种分法: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已经明白了吧!
以第一种分法为例,为了做曲面A,可用“经过点”或在style从消失点做一曲线,如图
这样,就变成了一个三边曲面,用边界混成+补面完成如图
加一辅助曲线,同样曲线的连接过渡质量决定生成曲面的质量
必要时可加多几条辅助线
这样,不就剩下两个四边曲面了吗?
把它们补上,设置好边界条件就OK了!
最后分析一下,满足要求
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就看part吧!
原创教程,未经本人同意,请勿传播! By cbo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