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课堂的导入方法

英语课堂的导入方法

英语课堂的导入方法
杨玉霞
一节英语课成功与否,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

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效果。

如同新闻消息的导语,一个好的导语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一堂课想要吸引同学们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创设好课堂导入这一首要环节。

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必须认真发掘教材的内涵,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并善于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一个好的导入要尽量能做到:合理、自然、循序渐进。

形式应该灵活多样,而且具有艺术性。

当然不同的教师上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会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师上课,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所以说,课堂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绝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经常运用的英语课堂导入方法有如下几种。

1.插图、图片导入法
插图、图片直观、生动,能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课文的内容。

新版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课文中
都有与材料密切联系的插图。

通过对插图的描述、问答、讨论逐步切题,让学生首先明白这节课要谈论的话题,做到水到渠成。

2.利用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事物。

他们对歌曲、影片也很感兴趣。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或影片,创设生动情景,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的课文导入,形象、生动、主题鲜明,感染力强。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

3.复习导入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

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

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

在每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

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这是一种常用的、传统的导入法。

它是教师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优势,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很快转移到新的内容上。

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会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真正地达到提
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这样的导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从旧的知识过渡到新的知识。

这些熟悉又陌生话题同样会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欲罢不能。

接着再上新课不但水到渠成而且效果会极佳。

4.音乐导入法
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音乐。

因此,音乐不但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更能投其所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时转入新课的学习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轻易带到新的知识上。

如此,课堂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悬念导入
巧设悬念,使学生产生思想波澜,引诱揭开“谜”底的强烈愿望。

这种导入,可直入主题,又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就为课文讲述作了铺垫,又增强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6.故事、背景介绍、谚语导入
故事的魅力在于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又能自然导入新课,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力。

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可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而对于一些科普题材的课文,则可采用介绍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为切入点,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

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选择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或用简单的英
语向学生讲述一个与本课话题相关的简短故事或故事摘要,将学
生注意力集中到该话题上;再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强化或补充所需的内容,提高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

利用学生熟悉的谚语来引出新课此方法别出心裁,出奇制胜。

然后将题目写在黑板上,直接进入课文。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扫清障碍。

7.时事(有关球星、歌星、影视明星等)导入
现行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实,很容易找到教材和现实的结合点。

8. 联想猜测导入法(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课文的标题往往能体现文章的主旨。

因此,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标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将要阅读的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老师可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想象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

然后再让学生打开书本,阅读文章,把自己的想象与课文内容相比较,看看他们问对了几个问题。

学生们的兴致很高,都想知道自己的问题到底问对了多少。

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这样的学习,效率当然会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自然也能提高。

9. 随意交谈导入法
教师可以利用上课刚开始的二、三分钟和学生进行很随意的交谈(Free talk),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随老师进入新课。

这种师生之间的随意交谈使学生感到很自然、亲切。

这样的熟悉话题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会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开始上新课。

这种方法过渡自然,能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加深对新课的印象,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0.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法
教师根据课文所涉及的话题,精心设计出一些贴近中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产生悬念,能使学生的大脑开动起来,使学生兴趣盎然并马上进行积极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追不及待地想阅读课文。

这样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后再趁热打铁,引出新课。

这样导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成份,引起了学生的强烈的阅读欲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