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201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银河系 B.总星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2.北京时间为13:20的时候,凤庆一中(100°E)的地方时为A.12:00 B.14:40 C.12:20 D.14:203.2014年3月21日至2014年9月23日期间,正午时物体有影子,且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至南极圈之间C.赤道至北极圈之间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4.下面四个地区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5.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锋面活动 B.气旋活动 C.热力环流 D.锋面气旋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空气流动的是7.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的是8.下列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最大的是A.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降水9.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有关的洋流是A.秘鲁寒流 B.千岛寒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10.下列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是A.沿京广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C.坐火车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11.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A.乞力马扎罗山 B.庐山 C.泰山 D.文森山(南极)12.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锰矿、钢材 B.煤炭、石灰岩C.雷电、耕地 D.小麦、草场13.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C.亚欧板块内部 D.太平洋板块内部14.世界人口增长进入“人口爆炸”的时代是A.人类社会初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产业革命后 D.二战以后15.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从根本上取决于A.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 B.生产力水平的高低C.人口死亡率的高低 D.自然灾害和战争16.下列因素中,属于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拉力的是A.农村优美的环境 B.城市较差的空气质量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城市较高的收入和较好的生活条件17.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A.历史 B.政策 C.自然环境 D.经济水平18.有关自然条件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平原地形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B .我国大部分城市是沿江湖河道发展起来的C .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地区D .河口附近或河流汇合处,往往发展成为城市 19.城镇分为不同等级,级别越低A .彼此间距离越远B .服务范围越大C .城市数量越多D .城市规模越大 20.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郊区到市中心依次为 A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B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2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了农业生产具有A .周期性B .季节性C .地域性D .自然性 22.“温室大棚”种植蔬菜,主要是改变农业区位因素中的A .热量条件B .土壤条件C .水分条件D .地形条件 23.下列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一般较低,单位面积产量高B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商品率较低C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普遍采用小麦种植和牧牛业混合的经营方式D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羊为主24.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
下列属于啤酒厂区位选择模式的是A B C D25.下列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输成本最低的是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管道运输D .水路运输26.有关下面4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是火车-电车时代B .②是高速公路时期C .③是汽车时期D .④是步行-马车时代27.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题功能区。
这种划分主要体现区域间的A .整体性B .阶段性C .开放性D .差异性 28.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B .区域发展到成熟阶段,人地关系一定不协调C .人地关系出现明显的不协调是在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D .区域发展的后期,经济增长点更多、速度更快 29.滥砍滥伐反映了哪种环境观A .天命论B .地理环境决定论C .人类中心论D .人地伙伴论 30.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A .节约能源,限制生产B .发展科技,开发资源C .公众参与,搞好协作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二.双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的选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选对一个得1分, 一个都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31.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D .地中海气候 32.下列措施中,既能起到防暴雨洪涝灾害,又能起到防旱灾作用的是A .整治河道B .建水库C .植树造林D .打机井 33.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往北移B .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的大C .珠穆朗玛峰的雪线将往上移D .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34.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D.一定时段和范围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35.关于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正确的是A.不断扩大城市规模 B.工业集中布局在市区C.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D.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36.港口的水域条件主要包括①航行条件②停泊条件③筑港条件④腹地条件A.① B.② C.③ D.④37.为缓解昆明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下列措施有效的是A.小汽车大量进入家庭 B.长途汽车客运站搬迁到二环路以外 C.修建城市轻轨和地铁 D.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建设38.下列选项中,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39.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表现为黄土覆盖,平坦广阔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表现为耕地土层变薄,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只有人为原因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40.20世纪50年代以来,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A.纺织工业 B.煤炭工业 C.机械工业 D.钢铁工业非选择题(5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有8个小题,共50分)41.甲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乙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9分)(1)图甲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C位置的节气是_________。
(2)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图乙中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填数字代码)。
(3)图甲中四位置,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填字母)。
此时,北极圈上的夜长为______小时。
(4)图甲中C—D期间,昆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昼长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
(5)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是甲图中地球从______位置运行到______位置的时段(填字母)。
(6)形成图乙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的存在。
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1)A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它成为谷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能量来源分,箭头①代表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_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
(3)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在地下深处经过_____________作用,又形成新的岩浆,该过程被称为岩石圈的_________________。
43.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7分) (1)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
图中A 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
(2)字母B 表示_________(风向)季风,它的成因是_________;受它影响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 点是_________。
(3)字母C 表示_________(方向)季风,它的成因是_________。
44.右图为①②两国近年的人口构成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6分)(1)①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应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应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
45.下图为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该图反映_________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上升、城市人口增加和_________扩大。
(2)城市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______________、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3)图中的花卉、蔬菜基地选择在城郊附近,其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________。
(4)图中水稻种植远离城区,主要是因为该类土地利用的付租能力_________,占地面积_________。
(5)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季风气候区,气候优势是_________同期,适宜水稻的生长。
46.读图“某地区工业区位图”,图中城市常年盛行西南风,回答问题。
(5分)在A 、B 、C 、D 、E 五处,自来水厂应布局在_______, 化工厂应布局在_______,钢铁厂应布局在_______,服装 厂应布局在_______,火电厂应布局在_______。
47.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B_______________区、C______________区。
(2)A 、C 两区大致以______mm 年等降水量线为界,B 区范围与我国地势_________________吻合,C 区河流以________________补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