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素养测试题

小学教师素养测试题

一、填空:1、给加阴影的字注音。

跬步千里(kuǐ)戛然而止(jiá)高屋建瓴(líng)白雪皑皑(ái)莅会(lì)颈椎(jǐng)针灸(jiǔ)忌讳(huì)馄饨(tún)寻觅(mì)卑鄙(bǐ)亲家(qìng)歧视(qí)包庇(bì)挫折(cuò)潜力(qián )友谊(yì)拟订(nǐ)嫉妒(jídù)2、成语接龙:扬眉吐(气)味相(投)机取(巧)立明(目)不暇(接)二连(三)言两(语)重心(长)3、填警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填古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5、、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陋室铭》——(唐、刘禹锡)《桃花源记》——(晋、陶渊明)《岳阳楼记》——(宋、范仲淹)《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爱莲说》——(宋、周敦颐)《醉翁亭记》——(宋、欧阳修)6、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西游记》,由明代吴承恩创作。

7、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8、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鼎:(12画)[先写目、再写左下(竖折折、横、撇)最后写下(短竖、短横、长竖、横折)]凹:(5画)(竖、横折折、短竖、横折、横)9、新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10、新教育的六大行动分别是: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训练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构建理想课堂11、(民主、平等、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

12、(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

二、判断1、第一个明确提出将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 )2、“教学相长”语出自《学记》。

(√ )3、对我国传统课堂影响至深的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段式”。

(√ )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4、倡导以问题为中心教学并对世界教育产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重大影响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5、我国古代最早运用比较文学方法研究文学作品的论著是《红楼梦评论》,作者是王国维。

(√ )三、连线: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期。

——李商隐《基督山伯爵》——法国大仲马英国夏洛蒂《简·爱》——英国夏洛蒂·勃朗特, 《悲惨世界》——法国维克多·雨果《安娜·卡列宁娜》——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哈姆雷特》——英国莎士比亚四、名著知识选萃:1、《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曹操和刘备。

2、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一切都都准备好了,只缺能把大火吹向曹营的东风。

”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3、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三顾茅庐、大意失荆州、周瑜打黄盖、万事具备,只欠东风4、“醉打将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武松《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5、“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指《红楼梦》中的两个人物:林黛玉、薛宝钗。

6、《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五、简答题:1、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⑴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⑵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⑶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⑷讲求民主,宽松和谐;⑸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2、小学语文教师最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⑴丰厚的底蕴⑵精美的语言⑶敏捷的思维⑷不懈地学习⑸专业的知识⑹永不磨灭的热情人文素养考核题目(一)一、填空。

(51分)每空3分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执行的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课程。

定义: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它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

在此指定领域之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

校传统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结合,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难点。

2、..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通常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主要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涵盖了道德、伦理、哲学、汉语、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从本学期开始在一至六年级增添了“国学启蒙教育”新课程。

该校自主编写的“国学启蒙教育”实验课本,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为主,选编了《诗经》、《论语》、《孟子》、《周易》、《左传》以及《岳阳楼记》等古文经典段落。

此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成为他们终生的精神财富,也为他们日后创业发展奠定精神基础。

4、“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语出自《学记》。

出自春秋末期的《学记》,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概括了孔子、孟子的教育思想。

[原文]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话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译文]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作个好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然后告诉他[从某些方面钻研]是可以的;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就不要再讲下去了。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5、新时期公民应具有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辨析题。

(9分)判断下面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美育等于艺术教育。

答: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此外还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教育。

自然美包括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社会美包括社会生活和社会事物的美。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简答题。

(40分)1、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哪些线索进行?(20分)答: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四条线索进行:⑴学习者与自然的关系;⑵学习者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⑶学习者与文化的关系;⑷学习者与自我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垦站与实施应以学习者为核心,实现上述四种关系的均衡与整合,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2、怎样理解“治大国若烹小鲜”?(20分)答:这句话出自《老子》。

“小鲜”就是小鱼小虾这样一类的东西,他的本意是说:在烹小鲜的时候不能不停的乱翻,要用小火慢慢的烹,不能象烹大鱼那样翻个不停。

也就是说要尊重规律不要乱动。

“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煎小鲜鱼一样”。

首先,老子明确指出烹煎的对象是“小鲜”,不是牛排。

厨师烹饪,必须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因“菜”而异的烹调方法,不可能萝卜白菜鸡鸭鱼肉一刀切。

治理国家和治理经济,更不能不看对象,必须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

其次,“烹小鲜”要特别讲究火候。

烧菜的关键是看怎么把握火候。

“小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成熟规律,必须顺应之,以文火烹煎。

经济运行有其周期,也必须顺应其规律,因势利导,不可揠苗助长。

无论是监管还是规范,在推进的时候都要火候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三,既然是“烹小鲜”,就不能翻来翻去。

翻动多了,“小鲜”烂在锅里必定无疑。

人文素养考核题目(二)一、名词解释。

(40分)1、校本教学研究: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

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2、I T: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

IT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

而小写的it是指动物、植物以及没有生命的物体。

二|、选择题。

(20分)每空5分1、第一个明确提出将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教育家是(A)。

A 赫尔巴特德国B蔡元培中国C 夸美纽斯捷克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的名言:“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强调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包含德育。

学校应该是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