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体质测试实施方案

学生体质测试实施方案

市 2017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方案为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的制度化、科学化及规范化水平,根据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二)测试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全体教师二、测试工作分工(一)教务处下发通知,召开测试协调会,提供学生基本信息,审批面试申请,协调校医院做好医务监督。

(二)校团委安排校学生会维持测试工作秩序。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体质健康测试活动;落实教育部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通知精神: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及以上等级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获奖学金,对弄虚作假者将严肃处理。

(三)后勤处落实校医院做好医疗救护准备,按照测试时间安排医务人员值班。

(四)各班级落实本班级学生测试或补测时间安排;做好本班级学生测试的组织工作,组织学生按时到达测试地点,要暂时调整本班级的课程教学,保障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测试项目分组和测试安排(一)测试项目男: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50米跑、1000米跑女: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50米跑、800米跑(二)测试项目分组A组:身高、体重、肺活量B组: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C组:50米跑D组:立定跳远E组:坐位体前屈F组:1000米(男)、800米(女)(三)测试项目安排所有测试项目同时进行,测试分组为多个项目的需完成组内项目的测试再进行小组循环;各测试小组测试依次按ABCDEF分组的顺序进行轮转。

测试方法见附件一。

具体测试顺序:九年级第一组:BCDEFA 八年级第一组:BCDEFA 八年级第八组:EBCDFA 九年级第二组:CDEBFA 八年级第二组:CDEBFA 八年级第九组:BCDEFA 九年级第三组:DEBCFA 八年级第三组:DEBCFA 八年级第十组: CDEBFA 九年级第四组:EBCDFA 八年级第四组: EBCDFA 八年级第十一组: DEBCFA九年级第五组:BCDEFA 八年级第五组: BCDEFA 八年级第十二组:EBCDFA九年级第六组:CDEBFA 八年级第六组: CDEBFA九年级第七组:DEBCFA 八年级第七组: DEBCFA七年级第一组:BCDEFA 七年级第八组:EBCDFA 七年级第十五组:DEBCFA七年级第二组:CDEBFA 七年级第九组:BCDEFA 七年级第十六组: EBCDFA七年级第三组:DEBCFA 七年级第十组:CDEBFA七年级第四组:EBCDFA 七年级第十一组:DEBCFA七年级第五组:BCDEFA 七年级第十二组:EBCDFA七年级第六组:CDEBFA 七年级第十三组:BCDEFA七年级第七组:DEBCFA 七年级第十四组:CDEBFA(四)各小组测试人员安排测试A组(身体、体重、肺活量)组长:成员:体检站工作人员测试B组(一分钟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组长:(仰卧起坐)成员:王浩文、郑亚星、王茜茜、汪亚梅、严冬雪、刘畅组长:(引体向上)成员:测试C组(50米跑)组长:成员:测试D组(立定跳远)组长:成员:吴测试E组(坐位体前屈)组长:成员:测试F组(1000米、800米)组长:成员:四、测试工作时间安排1、10月29日前完成测试仪器的校准和调试。

2、2017年10月30日上午8:50开始,将七、八、九年级学生按年级各分成三大组,八年级第一至第四组测试时间为8:50,五至八组测试时间为9:30,九至十二组测试时间为10:20。

七年级、九年级测试具体时间以到时协调为准。

各小组由组长带领按照测试时间、顺序依次进行。

五、测试地点校一楼大厅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校运动场测试项目:一分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50米跑、引体向上、1000米、800米六、测试要求(一)请各班级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工作。

各班级根据具体测试时间,及时组织学生做好测试准备活动并参加测试。

测试时务必身着运动装、脚穿运动鞋。

(二)对因身体缺陷、慢性病、心脏病、先天发育不良等疾病或不适宜参加规定项目测试的学生,经本人申请,持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教务处批准后可以免予《标准》测试,免测申请表见附件二。

(三)为杜绝因测试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保证测试正常进行,请各班级将免测的学生名单和免测申请表批准原件于测试前报到教务处。

(四)如学生因故或天气原因未能在指定时间测试,请由班主任统一组织,提前与体育组联系,经协商后再由体育组另行安排测试时间,保证测试按时完成。

(五)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扩散和传播,保护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请参加测试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购买肺活量吹嘴,必须保证每人一个,不按要求统一组织的班级不予测试。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体育组2016年10月12日附件一:测试方法一、身高器材:身高测量计测量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 度角)。

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

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

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 厘米。

二、体重器材:杠杆秤或电子体重计测试方法: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 点至刻度尺水平位。

受试者赤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在秤台中央。

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游标至刻度尺平衡。

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记录。

测试误差不超过0.1 千克。

三、肺活量器材:电子肺活量计测试方法:房间通风良好;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则每换测试对象需消毒一次,每测一人时将口嘴下倒出唾液并注意消毒后必须使其干燥)。

肺活量计主机放置平稳桌面上,检查电源线及接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键液晶屏显示“0”即表示机器进入工作状态,预热5分钟后测试为佳。

首先告知受试者不必紧张,并且要尽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

令被测试者面对仪器站立、手持吹气口嘴,面对肺活量计站立试吹1 至2 次,首先看仪表有无反应,还要试口嘴或鼻处是否漏气,调整口嘴和用鼻夹(或自己捏鼻孔);学会深吸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象闻花式的慢吸气)。

受试者进行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更深得吸一口气,屏住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

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

每位受试者测三次,每次间隔15 秒,记录三次数值,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

以毫升为单位,不保留小数。

四、坐位体前屈器材:坐位体前屈测试计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 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 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五、50米跑器材:秒表、口哨、信号旗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

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

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

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 原则进位,如10.11 秒读成10.2 秒记录之。

六、1000米/800米器材:秒表、口哨、信号旗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

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

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七、立定跳远器材:皮尺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

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

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

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

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八、一分钟仰卧起坐器材:小体操垫若干测试方法: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 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

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

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

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

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 分钟内完成次数。

1 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

九、引体向上器材:高单杠或高横杠测试方法: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

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

记录引体次数。

附件二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注:中等职业学校及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家长签字”由学生本人签字。

欢迎下载,谢谢观看!资料仅供参考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