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编)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走向世界的中国》导学案

(精编)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走向世界的中国》导学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走向世界的中国
1.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比较,了解两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2.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提高读图能力及思维能力。

一、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干旱的西北地区
(1)位置:①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范围:内蒙古、新、宁三个自治区和甘北部。

(3)地形:以高原和②为主。

2.自然特征
(1)外力作用:③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2)河流:以④为主,且河流很少。

(3)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

3.高寒的青藏高原
(1)位置:横断山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2)范围: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

(3)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有“⑤”之称。

(4)寒:终年积雪,⑥广布。

4.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1)牧业
西北
内蒙古:温带草原,典型畜种有⑦。

新疆:山地牧场,典型畜种有
⑧。

青藏:高寒牧场,典型畜种有⑨、藏绵羊。

(2)西北灌溉农业
特点:利用河水、⑩、地下水灌溉。

分布区:河套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3)高原农业
作物:青稞、小麦。

分布:藏南谷地、等河谷农业。

二、走向世界的中国
1.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国情:国土辽阔、。

(2)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条件进行合理改造,扬长避短,
发展经济。

2.在世界中求发展
(1)基本国情: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仍然是第一位的。

(2)经济全球化: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引进和及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3)责任: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等问题,我们对保卫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使人类社会的进步,肩负着重大责任。

1.读西北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是广阔坦荡的A. 高原,西部则是雄伟的高山B. 、C. ,巨大的内陆盆地D. 、E. 。

(2)西北地区东西狭长,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向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因此自东向西植被呈①→②→③的变化。

(3)河流稀少,绝大部分是内流河,最长内流河F是;区内外流河G 为。

2.读青藏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以 A. 高原、B. 盆地为主。

主要山脉有 C. (山脉)、D. (山脉)、E. (山脉)。

(2)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星罗棋布,最大湖泊④是;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①、②、③、⑤的发源地。

探究一西北地区
[互动探究] 1.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同时也在不同的地区发展了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那么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其灌溉水源来自哪里?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西北地区的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为什么多呈点状或带状?
3.说出大兴安岭的重要意义。

探究二青藏地区
[互动探究] 1.黄河源头多次出现断流,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原因是什么?要
改变黄河源头断流的状况,当前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青藏高原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析青藏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及措施。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海拔高,气温低
C.人口密集,植被破坏严重
D.山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
2.下列对本区交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
B.高山深谷是铁路建设的最大障碍
C.极高的地势可能影响航空运输
D.公路是多年来极为重要的交通方式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各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参考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大兴安岭②盆地③风力④内流河⑤世界屋脊⑥冰川⑦三河马、三河牛⑧细毛羊⑨牦牛⑩高山冰雪融水宁夏平原湟水谷地区域差异大因地制宜资金先进的技术环境
基础学习交流
1.(1)内蒙古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2)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塔里木河黄河
2.(1)青藏柴达木昆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
(2)青海湖长江澜沧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一西北地区
[互动探究] 1.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其灌溉水源是黄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天山山麓,其灌溉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共同点:①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②干旱地区“有水就有田,无水则无地”。

不同点表现在两方面:①分布地区不同;②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不同。

绿洲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冲积扇、洪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以及高山冰雪融水汇聚的山麓地带,因绿色农耕区呈斑点状散布在黄色沙漠和戈壁中而得名。

灌溉农业(绿洲灌溉农业)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天然降水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依靠人工补给农田水分,其水分来源是河湖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

2.本区气候干旱,水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人们大多近水而作,近水而居。

西北地区盆地边缘、山麓地带水源充足,发育了许多绿洲,农田、村镇也集中在山麓地带河流沿岸,呈带状分布。

同理,在河流下游的绿洲,受水源影响,聚落分布呈点状。

3.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有较大差异,它大致是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探究二青藏地区
[互动探究] 1.自然原因:降水少,地球变暖,蒸发量大。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植树种草,保护湿地。

2.①太阳辐射强、日照长。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因而太阳辐射强,而且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和牧草的光合作用。

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营养物质。

③气温较低,植物生长周期长,农作物有充足的时间积累贮藏营养物质。

由于以上原因,西藏的小麦穗大、粒重、产量高,蔬菜、水果等长得又大又好,牧草的营养成分也很高。

3.生态环境破坏、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等。

措施: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

基础智能检测
1.B
2.D
全新视角拓展
3.(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方式为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占地较少。

(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

(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思维导图构建
①干旱②高寒③灌溉④河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