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井下空气的成份:井下空气不但有和地面空气一样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还渗入一些有毒有害气体,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氢气、氨气、甲烷等。
2、矿内空气的物理性质:(1)密度、(2)比容、(3)重度、(4)比热、(5)粘性3、矿井通风方式:(1)中央式:中央并列式、中央分裂式(2)对角式:两翼对角式、分区对角式(3)区域式:进回风井,分别构成独立(4)混合式: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4、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1)抽出式;(2)压入式;(3)抽压混合式5、采煤工作面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的分析1、工作面上行风与下行风的优缺点:(1)下行风风流与瓦斯的混合能力比上行风强,不易出现瓦斯分层流动和局部积存现象。
6、(2)下行风采煤工作面的与其涌出量比上行风小,上隅角不易出现瓦斯超限现象。
7、(3)上行风时风流方向与运煤方向相反,易引起煤尘飞扬,增加工作面的气流中的煤尘浓度。
8、(4)上行风时运输设备在工作面进风流中机电设备散发的热量使进风流气温升高而下行风时输设备在回风流中,机电设备散发的热量不影响工作面气温。
9、(5)除浅矿井在夏季之外,采用上行风时,采区进回风之间产生的自然风压和机械风压的作用方向相同用下行风时二者的作用方向相反。
10、(6)采用下行风时,一旦工作面发生火灾,所产生的火风压和机械风压作用方向相反,不仅会使工作面风量减少,还可能使工作面风流逆转,对抢险救灾、稳定风流不利。
11、(7)采用下行风时,运输设备在工作面回风流中运转,安全性效差。
12、局部通风基础知识:1、局部通风机种类有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
13、(1)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和易于串联通风等优点,缺点是噪音大。
14、(2)对旋式通风机的特点是:○1噪音低15、②通风机叶轮可更换,矿性能多样化,部件通用化,维护管理方便。
16、③效率、风压比旧式通风机高,效率提高10%,风压提高10%至20%。
17、④构造上,由外壳将两台电机和叶轮对接成一体,一端安扩压风筒,别一端安固定导向叶轮,根据送风距离的不同可单级运转或双级运转。
18、风筒种类分为硬质风筒和柔性风筒两类(1)硬质风筒:一般由厚2至3㎜的铁板卷制而成直径有400、500、600、800、1000等多种,每节长1至2m。
铁风筒的优点是坚固耐用,使用时间长,各种通风方式均可使用。
缺点是成本高,易腐蚀、笨重、拆装搬运不便,在弯曲巷道中使用困难。
19、(2)柔风筒:柔性风筒有帆布风筒、胶布风筒和人造革风筒等。
一般每节长10m,直径为200、250、300、350、400、480、500、600和800㎜柔性风筒的优点是轻便、拆装搬运容易,接头少。
缺点是强度低,易损坏,使用时间短,且只能用于压入式通风。
20、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方法1、局部通风机的搬运2、局部通风机的安装21、 3、压入式通风风筒的接设4、抽出式通风方式风筒的接设22 、 5、地面修补风筒时注意事项6清洗风筒时注意事项23、局部通风系统质量标准1、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24、 2、保证正常运转生循环风。
25、挡风墙挡风墙的作用是:隔断风流或防止瓦斯由采空区向工作面扩散。
26、安设地点:在需隔断风流又不通行人员和车辆的巷道中设置挡风墙。
挡风墙按服务所限和修筑材料不同分永久性挡风墙和临时性挡风墙两类。
27、(1)永久性挡风墙(永久密闭),常用料石、砖、水泥等不燃性材料修筑,挡风墙厚上部不小于0.45米、下部不小于1米,挡风墙前后5米内的巷道支护要良好且用防腐支架,无片帮、冒顶,墙内无浮煤,墙处要设栅栏和底均要掏槽,槽深在煤中不小于1米,在岩石中不小于0.5米墙与槽缝处杂填实,墙面要抹平、抹严、无裂缝、刷白。
28、(2)临时挡风墙(临时密闭),由于服务时间短,常用木板、木段、可塑性材料等修筑。
临时挡风墙要设在帮、顶良好处,四周掏槽深度在煤中不小于05米在岩石中不小于03米。
墙内处5米巷道支护要良好且防腐支架,挡风墙内无浮煤,墙外设置栅栏的警标。
29、矿井风门按启动方式分有普通风门和自动风门30、(1)普通风门:普通风门是得用人力开启、靠风门的自重自行关闭的。
一般用于不行驶矿车轼行驶矿车不频繁的巷道中。
普通风门以木结构伯单扇风门用得最多。
31、(2)自动风门:自动风门是借助各种动力来开启与关闭的风门。
一般设置在车辆通过较频繁的巷道中。
按所用动力可分为:○1撞杆式自动风门是由矿车通过时挤压撞杆,使两扇风门同时开启,矿车通过后,两扇风门借自重同时自行关闭。
○2水村式自动风门是以压力水和配重为动力的自动风门○3压气式自动风门压气式自动风门的工作原理与水压式自动风门基本相同,只是动力由水换成压气。
○4电动式自动风门电动式自动风门是以电为动力,当矿车行近时,给电动机送电,电机运转并通过传动装置将风门拉开。
风门开启后电动机断电,矿车通过风门后,再给电动机送电使其反转并通过传动装置和风门逢重使风门关闭。
风门关闭后电动机断电。
(3)设置风门的要求1.安设风门地点的选择,要求风门前后5米内支架完好,无空帮空顶。
2.门墙四周均要掏槽,采区安深在煤中不小于0.3米,在岩石中不小于0.2米门墙不小于0.45米。
3.风门应结构严密、漏风少。
木板厚不小于30㎜,门板要错口接缝。
门扇与门框接角处应做成沿口,门框下部设门坎,过车处留出轨道槽缝,在门坎下缘设挡风帘。
4.风门应迎风开启。
5.为防止风流短路,每组风门至少要设两道,在有电机车通风过的巷道中、两道风门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一列车长。
6.为防止矿井反风时风流短路,主要风路中的风门应加设一道反向风门,正常通风时此门开启,反风时关闭。
三、通风设施质量标准(1)用不燃性材料,墙体厚度不少于500㎜;(2)5米内无杂物,玩积水和淤泥;(3)5米内支护完好,无片帮、无冒顶;(4)周边要掏槽,见硬帮硬底,要抹裙边;(5)要有栅栏,警标、说明牌,检查箱。
思考题:1、风门安设地点的要求?2、挡风墙的作用?第五部分矿井的反风方式和方法一、反风的意义及要求当进风井口附近,井筒或井底车场等处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将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此时,如果通风机仍照常工作,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将随着风流带入工作面,危及井下工人安全,造成严重事故。
此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使风流方向迅速反风。
象这种人为地临时改变通风系统中的风流方向,叫反风。
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
1、矿井反风的方式(1)全矿性反风(2)局部性反风2、反风方法(1)利用反风道反风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反风方法,离心式及轴流式通风机均可采用。
(2)利用通风机反转反风反转反风是通过改变叶轮的旋转方向来改变井下风流方向的。
对旋轴流通风要可直接反转反风,但有的通风机还需同时改变中、后导叶的安装角。
(3)两种反风方法的比较反风道反风法:反风后通风要性能不变,反风量较大,适用于各种通风机。
但他的基建费和维护费用高,且反风闸板不易维护好,漏风严重,操作也比较复杂。
反转反风法:不需构筑反风绕道,土建工程量小,基建费用和维护费用低,操作简单,且可避免风门密闭不严而造成漏风问题。
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反转风量满足反风要求的轴流式通风机,同时通风机反转时的风量较正转小,且通风机反转时的性能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2、哪些情况下要反风(1)进风井,井底车场和进风大巷内发生火灾(2)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或瓦斯喷出(3)某区域进风巷发生火灾3、反风设施反风设施是引导正常风流方向流动的装置,它是由反风道、各种反风风门、滑轮组和风门绞车等组成。
4、反风设施要求(1)必须在10分钟内改变风流方向(2)不小于正常风量的40%(3)每季至少检查1次(4)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思考题:1、反风的意义及要求?2、反风设施要求?第六部分通风动力1、矿井通风机的构造和原理(1)离心式通风机离心式通风机主要由工作轮、蜗壳体、主轴和电动机等部件构成。
离心式通风机有单面和双面吸风两种,增加吸风口是为了增加通风机的风量。
(2)轴流式通风机轴流式通风机依工作轮数有:一级和二级通风机。
增加工作轮数可增加通风机的风压和风量。
(3)对旋式通风机2、通风机的附属装置(1)风硐风硐是出风井和主要通风机间的一段联络巷道。
由于通过风硐的风量及向外压力差较大,所以应特别注意降低风硐的通风阻力和减少漏风。
(2)扩散器作用:将通风机出风口的速压大部分转变为静压,以减少通风机出风口的速压损失,提高通风机的静压。
(3)防爆门当井下发生瓦斯或煤尘等式逻辑爆炸时,爆炸气浪将防爆门掀起,可保护主要通风机免受损坏。
防爆门是气密的,严防风流短路。
(4)反风装置反风装置是使正常风流反向的设施。
煤矿必须设有反风装置的原因,是为了使风流能向相反方向流动,防止进风系统中一旦发生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时所产生的大量的一气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沿风流进入采掘区域或其他区域,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通风机的实际特性曲线(1)通风机的工作参数通风机特性的参数有:通风机转数、通风机风压与风量、通风机的功率与效率。
(2)通风机的个体特性曲线○1个体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2通风机的工况点○3个体特性的开关及合理工况区(3)通风机的联合工作4、自然风压及其利用(1)自然风压的产生(2)自然风压的利用思考题:1、通风机的种类?2、通风机的构造原理?第七部分矿井通风网络1、矿井通风网络的概念由若干条通风巷道组成一个通风系统,以单线条按风流方向顺序相联而成的,只表示各交汇点和风流联结关系的网状线路,称为通风网络。
2、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绘制方法绘制矿井通风网路图的目的在于用它来解算矿井通风网路,分析矿井通风系统能否保证稳定、合理与安全供风。
3、井下风流的能量方程:4、通风阻力(1)风流的流动状态(2)摩擦阻力风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空气与井巷或管道周壁间的摩擦以及空气分子间的相互摩擦,而阻碍风流运动的力称为摩擦阻力。
(3)局部阻力风流流经井巷的某些局部地点,由于风流速度或方向发生突然变化,引起空气质点相互间剧冲击与附加摩擦,形成极主紊乱的涡流现象,从而造成风流能量消耗。
这种消耗是局部地点所产生的附加阻力促成的,这种附加阻力称为局部阻力。
(4)降低通风阻力的措施○1避免将大小断面不同井巷直接相连,应将连接处建成逐渐扩大或逐渐缩小的形状。
○2避免井巷拐陡弯,将拐陡处建成斜面或圆弧形,在条件允许时,可增大拐变处的曲率半径。
○3在风流发生剧烈冲击的地点,在运输、行人等条件允许,可设置导风板。
5、网络的基本性质(1)风流的基本定律风流在通风网路内流动时,除了遵循能时守恒定律外,还遵循风量平衡定律,风压平衡定律及阻力定律。
(2)风压平衡定律任一闭合回路中,在没有自然风压和通风机工作时,根据守恒定律可得,各分支的通风阻力的代数和应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