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
课程目的:提高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远离安全隐患,学会处理意外事件的方法,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课程四:革命传统教育。
课时:四个课时。
地点:衡山县贺家村杨柳村;
课程内容:邀请村上老党员、老红军为留守儿童讲述革命事迹。教唱歌曲《红缨》,放映影片《举起手来》、《王二小》。
课程目的:培养留守儿童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爱国精神。使老党员、老红军更加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
课程目的:慰藉留守儿童的亲情空缺,使留守儿童认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消除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自卑感,促进留守儿童个性的发展,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课程三:安全防范教育。
课时:二个课时。
地点:衡山县贺家乡杨柳村。
实施人员:项目组成员。
课程内容: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发放安全知识手册,宣讲常见儿童安全隐患及防治方法。走访实践村小学,邀请教师召开留守儿童座谈会,建立“女儿屋”。组织留守儿童观看《儿童安全教育》电视教学片,开展安全讲座。联合村委会在河塘旁边设立警示牌。
专题目的: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状况以及情感交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村民对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的信任度,提高当地村民、学校、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专题二: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实践。
时间:7月-8月。
专题内容:
课程一:学业辅导。
课时:十三个课时。
地点:衡山县贺家乡杨柳村。
课程内容:利用募捐书籍开设“成长书屋”。互动互通式教学,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开设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的课程。
课程目的:为留守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
课程二:心理情感教育。
课时:十一个课时。
地点:衡山县贺家乡杨柳村。
实施人员:项目组成员。
课程内容:开展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文体活动、趣味运动会、“许愿树”活动和“鸿雁传书”活动;设立“知心话”信箱;常见心理知识讲解;与留守儿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并倡导家长多与孩子交流。
5、编写《安全常识小手册》。
内容包括:饮食安全知识,交通安全知识,突发事件急救知识,家庭生活知识。
6、项目组成员知识培训。
邀请心理老师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基本方法的培训,由系指导老师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如何义务支教的培训。
7、联系并调查实践村(已联系贺家乡、杨柳村)。
与实践村村委会取得联系,咨询该村的基本情况,包括村子的地理位置、农村人口、各个行政村民小组的分布、村民的基本情况、村中留守儿童的情况。
二、具体实施计划:
(一)项目实施前期准备(2011年5月-2011年6月)
1、提高认识,坚定项目组成员实施项目的信念。
关注当今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生活、学习、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项目组成员对进行项目实践意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施活动前校内宣传。
搜集当今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制作宣传板并展出;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校园广播使学校师生更多的了解留守儿童。
秦小林 职位职称: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辅导员、政工师 电话:
龚会娟 职位职称: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辅导员、讲师 电话:
项目主要成员 Nhomakorabea序号姓 名
性别
专 业
学号
电 话
签 字
1
官 艳 凤
女
自 动 化
2
徐 畅
男
自 动 化
3
袁 理
男
自 动 化
4
肖 威
男
自 动 化
5
刘 秀
男
自 动 化
实施时间: 2011年5月-2012年5月
课程五:计算机辅导。
课时:四个课时。
课程内容:讲解桌面图标我的电脑。讲解用系统工具画规则图形的方法及五子棋的游戏规则,练习用电脑画简单的图形。
课程目的:使留守儿童接触先进的科学技术,了解电脑的基本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对高端科学领域的探索兴趣。
专题三:倡导家长、老师、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儿童。
一、项目主题: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转移到城市就业,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要求,而大比例的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种状况极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安全意识、道德观念薄弱,学习受到影响。然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家庭、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项目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宗旨,以学业辅导,心理辅导,安全防范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计算机辅导为主线,旨在改善实践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及情感现状,增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真切关心,让社会和大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同时在实践中,对于发扬当代大学生爱心奉献精神,培养大学生优秀品格,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
申 报 书
年度:2 01 1年
项目名称: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
及教育实践
负 责 人:许有才
所在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申请表
项目名称: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及教育实践
负责人姓名:许有才 性别:男 学号: 电话: E-mail:
指导老师:
张忠贤 职位职称: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电话:
8、取得系和院的支持,并和系心理部、英语协会共同商议,取得其人员支持。得到当地村委会的支持,确定支教点。
(二)项目实施:(2011年7月-2011年9月)
专题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及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宣传。
时间:7月。
地点:衡山县贺家乡杨柳村。
实施人员:项目组成员。
专题内容:在实践村走访老师、留守儿童家庭并发放问卷调查表,填写留守个人档案。张贴海报、制作宣传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
3、爱心募捐活动。
在校内设置固定募捐点,设置募捐者登记册及募捐物品登记册,募捐物品包括书本、文具。统计募捐物品的数量。
4、编写《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
内容包括:家长外出务工情况,家长文化水平情况,留守儿童做家务情况,外出父母回家探亲次数情况,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交流情况,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留守儿童道德与生活行为习惯情况,留守儿童交友情况,学校师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