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装饰结构 (5)

建筑装饰结构 (5)

第三章墙面装饰构造墙面装饰构造包括外墙面和内墙面的装饰构造。

墙面装饰涉及到建筑的外立面和内立面,同时对使用空间和环境的影响很大,设计时要讲究实用性、经济性、装饰性。

第一节概述一、墙体饰面的作用(一)外墙饰面的作用1、保护墙体2、装饰立面3、改善墙体物理性能(二)内墙饰面的作用1、保护墙体2、保证室内使用条件3、美化装饰二、墙体饰面的分类(一)按墙面位置分1、室外墙面装饰2、室内墙面装饰(二)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1、抹灰类墙面装饰2、贴面类3、罩面板类4、卷材类5、清水墙面类6、幕墙类等。

其中卷材类适于室内墙面,清水墙面类、幕墙类适于室外墙面,其它几类室内外均可。

第二节抹灰类墙面饰面构造采用各种加色或不加色的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石膏砂浆、水泥石碴砂浆等做成的饰面抹灰层。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取材容易、施工方便、造价底等。

缺点是劳动强度高、湿作业量大、耐久性差。

属中低档装饰。

可用于室内外墙面。

一、抹灰类饰面的构造层次及类型(一)抹灰类饰面的构造层次为避免龟裂、脱落,要分层施工,每层不宜太厚。

构造层次:(1)底层——抹一层。

(2)中间层——抹一层或多层。

(3)饰面层——抹一层。

1、抹灰底层作用是保证饰面层与墙体连接牢固及饰面层的平整度。

不同的基层,底层的处理方法也不同。

(1)砖墙面一般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做底层,厚度10毫米左右。

常用水泥石灰砂浆。

(2)轻质砌块墙体先在墙面上涂刷一层107胶封闭基层,再做底层抹灰。

装饰要求较高的墙面,还应满钉细钢丝网片再做抹灰。

(3)混凝土墙体做底层之前对基层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有除油垢、凿毛、甩浆、划纹等。

2、中间层作用是找平与粘结,弥补底层的裂缝。

根据要求可分一层或多层,用料与底层基本相同。

3、饰面层作用是装饰。

要求平整、色彩均匀、无裂纹。

可做成光滑和粗糙等不同质感。

(二)抹灰类饰面的类型按所用材料和施工方式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

1、一般抹灰——用各种砂浆抹平墙面,效果较一般。

2、装饰抹灰——用不同的操作手法形成不同的质感效果。

二、一般饰面抹灰构造(一)一般抹灰的种类和质量标准1、种类——石灰砂浆、混合砂浆、聚合物砂浆、麻刀灰、纸筋灰抹灰,石膏浆罩面。

2、质量标准——高级、中级、普通三种。

(1)高级抹灰:一层底层、多层中间层、一层面层。

(2)中级抹灰:一层底层、一层中间层、一层面层。

(3)普通抹灰:一层底层、一层面层。

高级抹灰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及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高级建筑。

中级抹灰适用于一般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及高级建筑物中的附属建筑。

普通抹灰适用于简易住宅、临时房屋及辅助性用房。

(二)一般抹灰的基本构造1、底层抹灰的种类及厚度材料:石灰砂浆、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

厚度:5~15mm(有中间层抹灰时取小值,无则取大值)。

2、中间层抹灰的厚度及遍数厚度:不超过10mm。

遍数:根据装饰等级和基层平整度选用。

材料:与底层相同。

3、面层抹灰材料:各种砂浆。

厚度:10mm左右。

4、抹灰层的总厚度按位置不同而异。

一般室外抹灰为20~25毫米,室内抹灰为15~20毫米。

在建筑不同部位、不同基层材料,砂浆的种类、分层做法及厚度的控制见表3——1。

5、细部构造(1)分格条(引条线、分块缝)室外抹灰由于墙面面积较大、手工操作不均匀、材料调配不准确、气候条件等影响,易产生材料干缩开裂、色彩不匀、表面不平整等缺陷。

为此,对大面积的抹灰,用分格条(引条线)进行分块施工,分块大小按立面线条处理而定。

设置部位:外墙大面积抹灰。

设置原因:操作不易均匀,易干缩开裂。

构造做法:底层抹灰后,固定引条,再抹中间层和面层。

材料:木引条、塑料引条、铝合金引条。

(宽度20mm)形式:凸线、凹线、嵌线。

(2)护角室内抹灰多采用吸声、保温蓄热系数较小,较柔软的纸筋石灰等材料作面层。

这种材料强度较差,室内突出的阳角部位容易碰坏,因此,在内墙阳角、门洞转角、砖柱四角等处用水泥砂浆或预埋角钢做护角。

设置部位:内墙阳角(凸角)、门洞转角等、砖柱四角。

设置原因:面层抹灰较柔软,易碰坏。

构造做法:用高强度的水泥砂浆抹弧角或预埋角钢。

(三)一般抹灰饰面的做法表3——2三、装饰抹灰饰面的构造采用水泥、石灰砂浆等基本材料,在进行墙面抹灰时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做成的饰面层。

比一般抹灰更具装饰性,档次和造价也更高。

(一)聚合物水泥砂浆喷涂、滚涂、弹涂饰面聚合物水泥砂浆是在普通砂浆中掺入适量的有机聚合物,改善原来材料性能。

如:掺入聚乙烯醇缩甲醛胶(107胶)、聚醋酸乙烯乳液等。

1、喷涂饰面——用喷斗将聚合物砂浆喷到墙体表面。

效果有波纹状和粒状。

2、滚涂饰面——用聚合物砂浆抹面后立即用特制的辊子滚压出花纹,再用甲醛硅酸钠疏水剂溶液罩面。

滚涂分为干滚和湿滚。

干滚压出的花纹印痕深,湿滚压出的花纹印痕浅,轮廓线型圆满。

3、弹涂饰面——在墙体表面刷一遍聚合物水泥色浆后,用弹涂分几遍将不同色彩的聚合物水泥浆,弹在已涂刷的涂层上,形成3~5毫米的扁圆形花点,再喷罩甲醛硅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酒精溶液而成。

(二)拉毛、甩毛、喷毛及搓毛饰面1、拉毛饰面一般采用普通水泥掺入适量石灰膏的素浆或掺入适量砂子的砂浆,用棕刷进行小拉毛或用铁抹子进行大拉毛。

做法:先用水泥石灰砂浆分两遍打底;再刮一道素水泥浆;用水泥石灰砂浆拉毛。

除水泥拉毛外,还有油漆拉毛。

油漆拉毛分为石膏拉毛和油拉毛,多用于室内抹灰。

拉毛装饰效果较好,但工效低,易污染。

2、甩毛饰面将面层灰浆用工具甩在墙面上。

做法:先抹一层厚度为13~15的水泥砂浆底子灰,待底子灰达到五六成干时,刷一遍水泥浆或水泥色浆作为装饰衬底,然后面层甩毛。

3、喷毛饰面将水泥石灰膏混合砂浆用挤压喷浆泵连续均匀喷涂于墙体表面。

4、搓毛饰面用水泥石灰砂浆打底,再用水泥石灰砂浆罩面搓毛。

装饰效果不如甩毛和拉毛,适用于一般装饰。

(三)拉条饰面用条形模具上下拉动,在面层砂浆上拉出有规则的条形,形成饰面层。

利用模具可拉出细条、粗条、半圆条、波形条、梯形条、长方形条等。

条形的粗细与砂浆的配合比有关。

(四)洒毛饰面施工工艺与拉毛相近。

用一把茅柴帚蘸罩面砂浆洒到中层砂浆上,形成云朵状饰面。

构造做法:水泥砂浆打底,表面找平搓毛;彩色水泥砂浆做中层;带色水泥砂浆洒毛,与中层交错。

效果清新自然,操作简便,但需一次成活。

(五)扒拉灰及扒拉石墙面1、扒拉灰饰面做法是用混合砂浆或水泥白灰砂浆打底;再用10厚水泥砂浆或水泥白灰砂浆罩面;用钉耙子挠去水泥浆皮而成。

2、扒拉石饰面除面层采用10厚水泥石碴浆抹面,其它做法与扒拉灰相同。

效果比扒拉灰好。

(六)假面砖饰面用彩色砂浆抹成相似于面砖分块形式与质感的装饰饰面。

做法两种:一种是抹3~4厚的彩色水泥砂浆面层,待抹灰收水后,用铁梳子靠着尺板按块状划出沟纹。

另一种是用铁辊滚压刻纹。

饰面效果较好,与面砖效果几乎相同。

(七)假石饰面有斩假石饰面和拉假石饰面。

用水泥白石屑浆抹面,半凝固后用斧斩出或用拉耙拉出来。

1、斩假石饰面是以水泥石碴浆作面层,待凝结硬化后,用斧子或凿子在面层上剁斩出石雕的纹路即成。

按其质感分为主纹剁斧、棱点剁斧和花锤剁斧三种。

这种饰面质朴素雅、美观大方,装饰效果好,但手工量大,一般多用于重点部位。

构造做法:15厚水泥砂浆打底;刷一遍素水泥浆,即抹10厚水泥石碴浆(可掺入颜色);剁斩面层,在阴阳转角处和分格线周边留15~20毫米左右不剁斩。

2、拉假石饰面采用锯齿形的工具挠刮表面水泥浆露出石碴的饰面做法。

效果比斩假石稍差,但劳动强度较低。

构造做法:用15厚水泥砂浆打底刮糙;底层干糙70%时,刮水泥浆一遍;即抹水泥石碴面层;面层吸水后搓平顺直;待水泥终凝后,用抓耙子刮去表皮水泥浆,露出石碴。

(八)水刷石饰面是采用水泥石碴浆抹面,干后用水冲去水泥浆,半露石碴的饰面做法。

构造做法:15厚水泥砂浆打底刮毛;刮一层1~2厚的薄水泥浆;抹水泥石碴浆;半凝固后,用喷枪、水壶喷水或硬毛刷蘸水,刷去表面的水泥浆,使石子半露。

施工时要将墙面用引条线分格,也可按不同颜色分格分块施工。

用于外墙面妆饰。

(九)干粘石饰面是将彩色石粒直接粘在砂浆层上的饰面做法。

比水刷石节约材料,且功效高。

构造做法:12厚水泥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中层用6厚水泥砂浆;面层为粘结砂浆,面层抹平后,立即开始用拍子和托盘甩石粒,待砂浆表面均匀粘满石碴后,用拍子压平拍实。

第三节贴面类墙体饰面构造贴面类饰面是将大小不同的块状材料采取镶贴或挂贴的方式固定到墙面上的做法。

这种饰面坚固耐用、色泽稳定、易清洗、耐腐蚀、防水、装饰效果丰富,内外墙面均可。

一、直接镶贴饰面的基本构造构造组成:由找平层,结合层;面层组成。

找平层为底层砂浆;结合层为粘结砂浆;面层为块状材料。

用于直接之间镶贴的材料有:陶瓷制品(陶瓷锦砖、釉面砖等)、小块天然或人造大理石、碎拼大理石、玻璃锦砖等。

(一)面砖饰面一般用于装饰等级要求较高的工程。

面砖按特征有上釉的和不上釉的;釉面又有光釉和无光釉两种,表面有平滑和带纹理的。

构造做法:用15厚水泥砂浆分两遍打底;10厚水泥砂浆掺107胶或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粘结;铺贴面砖;用水泥细砂浆填缝。

(二)陶瓷锦砖饰面又称马赛克。

其特点是质地坚硬、经久耐用、色泽多样、耐酸、耐碱、耐火、耐磨、不渗水、抗压力强、吸水率小,多用于内外墙面。

断面有凹面和凸面,凸面多用于墙面,凹面多用于地面。

构造做法:15厚水泥砂浆打底;2~3厚水泥纸筋石灰浆或掺107胶的水泥浆做结合层;贴马赛克,干后洗去纸皮;水泥色浆擦缝。

(三)玻璃锦砖饰面又称玻璃马赛克。

特点是质地坚硬、性能稳定、耐热、耐寒、耐酸碱、不龟裂、表面光滑。

多用于外墙面。

构造做法:用15厚水泥砂浆分两遍抹平并刮糙(混凝土基层要先刷一道掺107胶的素水泥浆);抹3厚水泥砂浆粘结层,即贴玻璃马赛克(在马赛克背面刮一层2厚白水泥色浆粘贴);水泥色浆擦缝。

(四)釉面砖饰面又称瓷砖。

特点是表面光滑、美观、吸水率低、不易积垢、清洁方便。

多用于需要经常擦洗的墙面。

构造做法:水泥砂浆打底;10~15厚水泥石灰膏混合砂浆或2~3厚掺107胶的水泥素浆结合层;即贴瓷砖,一般不留灰缝;细缝用白水泥擦平。

(五)小规格贴面板饰面指规格在300x300x20的小块天然石材、陶板、碎拼石板、水磨石板等。

粘贴方法与面砖粘贴方法相同。

在大理石板边刻槽扎钢丝,在水磨石背面埋24号铅丝,伸出40~60mm长埋入10~12厚的粘结砂浆内。

(六)大规格陶板饰面厚度在10mm以内的轻质陶板,可采用水泥砂浆粘贴。

采用缝隙为10 ×10 mm 或20 ×10 mm 的分格缝粘贴,粘贴构造同面砖。

(七)碎拼石材饰面利用石材边角料拼贴而成。

用12~20厚的粘结砂浆粘贴。

粘贴顺序由下而上,每贴500mm高间歇1~2小时,待水泥砂浆结硬后在继续粘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