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回路检验作业指导书KHZ-ZY011-2009(A)1 目的规范二次回路的现场检验,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提高二次回路的检验质量及其运行可能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各施工项目部的继电保护技术人员对二次回路进行现场检验工作。
3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指导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4285—199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场合变电所电气部分)Q/CSG 1 0004—2004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Q/CSG 1 0008—2004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列》4 支持性文件《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有关保护装置说明书二次回路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5技术术语6安全措施6.1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6.1.1正确履行工作票制度:填写第二种工作票,一式两份,内容应正确清晰。
开工前,所有安全措施应一次做完,并由工作许可人会同工作负责人检查现场的安全措施。
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
工作在有效期内未完成的,应办理延期手续。
6.1.2正确履行工作监护制度: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班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填写二次设备及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单,认真落实二次设备及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单中所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进行认真监护,若工作负责人因故必须离开工作地点,应指定能胜任工作的人员临时代替;若工作负责人离开时间长,应由工作票签发人变更新工作负责人,两位工作负责人应做好必要的交接。
6.1.3 正确履行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工作间断时,工作班人员应从工作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每日工作结束,应清扫工作地点,开放已封闭的通道,工作负责人将工作票交回值班员;全部工作完毕后,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应仔细检查,待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现场地点后与值班人员共同检查设备状态,工作票方告终结;在工作票未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前,值班员不准将检修设备合闸送电,只有在同一停电系统的所有工作票结束,拆除所有接地线、临时遮拦和标示牌等措施后,方可送电。
6.2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6.2.1继电保护人员在工作前应做好准备,了解工作地点一次及二次设备运行情况和图纸是否符合实际。
6.2.2 认真履行现场二次设备及回路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单。
6.3工作前的危险点分析及预防(表6-1)7 作业准备7.1人员配备7.1.1工作班人员应至少由两人组成。
7.1.2工作班人员为通过考试合格的继电保护人员。
7.1.3工作班人员应精神状态良好,应会紧急救护法及触电急救;无妨工作的病症。
7.1.4工作负责人应熟悉掌握变电站二次回路接线和保护装置原理,并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7.1.5工作班人员均在工作前熟悉图纸和资料。
7.2 仪器仪表及工具的准备(表7-1)7.3 资料及材料的准备(表7-2)7.4 工作前的准备7.4.1 开班前会,工作负责人向工作班人员详细交待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所布置安全措施,并到工作现场落实安全措施布置情况。
7.4.2针对危险点分析中的危险点认真落实预防措施。
8 作业流程(图8-1)9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9.1设备元件的检查9.1.1检查外观应该完整无损。
如有缺陷,处理后应该不影响使用。
9.1.2检查铭牌、规范、型号、级别等,应正确无误。
9.1.3设备、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核对无差错。
如仪表与继电器等曾经实验人员拆、装过,应注意核对,有些设备外形相同而规范不同,装错后会使指示、动作错误,甚至在通电时损坏,严重时还会引起事故,应特别注意核对。
9.1.4 仪表、继电器等已经检验,设有铅锋的应检查铅封是否封好,如有疑问应复查和重新加封。
9.1.5 检查设备、元件是否安装牢固,尤其是可动部件。
在震动场所,应检查有无防震措施。
设备间相互有连接时,应检查有无外应力。
9.1.6检查控制按钮、控制开关等的触电及其连接应与设计要求一致。
检查辅助开关触点的转换应与一次设备或机械部件的动作相对应。
连接片、把手、按钮的安装应端正、牢固,接触良好。
整定小开关、拨轮开关、微动开关操作灵活可靠,通、断位置明确,接触良好。
跳闸连接片的开口端应安装在上方,接至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连接片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连接片有足够的距离,保证在操作连接片时不会碰到相邻的连接片;连接片在扭紧螺栓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连接片导电杆必须有绝缘套,并与屏孔有明显距离;连接片在拧紧后不会接地。
9.1.7检查信号灯、光子牌的灯具与灯泡是否齐全,灯罩颜色是否合适,光子牌标字是否正确、清晰。
9.1.8检查直流熔断器配置和选用是否恰当(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和选用详见附录A)9.1.9检查盘前标签、盘后标号和设备代号等是否标志齐全、正确。
检查端子排上的各种标志是否齐全、正确。
涂去装置上闲置连接片的原有标志或标“备用”字样,该闲置连接片的连接线应与图纸相符合,图上没有的应拆掉。
9.1.10装置中设备安装的工艺质量,以及导线、端子的材料是否满足国家有关要求。
应采用铜芯电缆和绝缘导线,其最小截面为:1.5㎜2,弱电控制回路不应小于0.5㎜2,电流回路应不小于2.5㎜2。
用于集成电路型、微机保护型的电流、电压和信号接点接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在开关场与控制室同时接地,接地铜导线不得小与2.5㎜2。
9.1.11是否与现行规程或反事故措施及南网、省网公司事先提出的要求等相符。
9.1.12检查盘内配线是否已绑扎、固定好。
如有不使用的线头应包扎起来,以防发生意外。
9.1.13检查控制电缆应固定牢靠,标志齐全、清楚;备用线芯应整齐地排列在线束内。
9.1.14 在屋外、潮湿、污秽的场所,还应检查其防雨、防潮、防尘,防腐蚀等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9.1.15各设备及端子排的螺丝应紧固可靠,无严重灰尘,无放电迹象,端子箱内应无严重潮湿、进水现象。
9.1.16在可能受到滴油的场所,检查其应有防油措施。
9.1.17装置屏附近应无强热源,强电磁干扰源,环境温度、湿度满足相关规定。
9.1.18 由于近年来静态保护大量运用,抗干扰问题很突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抗干扰反措施要求详见附录B)9.2回路连接正确性的检查9.2.1 直流电源的引接,要鉴别其正、负极不应接错或混淆。
正、负极接反可能造成直流接地,在弱电回路中将损坏元件。
正、负极的混淆,将引起直流短路或使回路无法完成通路(及回路两端为同极性。
控制回路中的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地隔开。
9.2.2仪用互感器的连接是否正确,主要包括变比与极性两个内容。
变比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当仪用互感器上有几个分接头时,应根据设备上的标号引接(此时,互感器已经检验,标号视为正确。
)对于差动回路以及有极性要求的仪表,应特别注意其由仪用互感器上引接的极性,根据极性标记正确连接,是否将造成误动或指示混乱。
还要检查其二次侧的接地是否正确、可靠。
交流电流、电压二次引出线必须和一次侧对应(使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和接线要求详见附录C)。
9.2.3 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应按展开图,对每个支路逐一用万用表、对线灯进行检验,一段一段地核对。
应特别重视下列各点的检查:a 交直流回路不应存在短路和接地现象。
b 电压互感器回路不应短路,电流互感器不应开路。
c 交、直流回路和强、弱电回路不应相混。
常见的某些直流接地,查其根源往往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
9.3绝缘检查9.3.1在保护屏的端子排处将所有外部引入的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分别将电流、电压、直流控制信号回路的所有端子各自连接在一起,用1000V兆欧表测量下列绝缘电阻,其阻值均应大于10MΩ:a 各回路对地。
b 各回路相互间。
9.3.2 在保护屏的端子排处将所有电流、电压、直流回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并将电流回路的接地点拆开,用1000V兆欧表测量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大于2MΩ。
此项检验只有在被保护设备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全部停电及电压回路已在电压切换把手或分线箱处与其他单元设备的回路断开后,才允许进行。
对母线差动保护,如果不可能出现被保护的所有设备都同时停电的机会时,其绝缘电阻的检验只能分段进行,即哪一个被保护单元停电,就测定这个单元所属回路的绝缘电阻值。
9.3.3对信号回路,用1000v兆欧表测量电缆每芯对地及对其他各芯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
定期检验只测量芯线对地的绝缘电阻。
9.3.4当新装置投入时,应对全部连接回路用交流1000V进行1min的耐压试验。
9.3.5 对运行的设备及其回路每6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当绝缘电阻大于1MΩ时,允许暂用2500V兆欧表测试绝缘电阻的方法代替。
10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表10-1)11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工作完成后,清理现场、恢复安全措施、检查拆除的线是否恢复。
会同验收人员或值班负责人检查验收,说明作业情况。
做好现场检验记录,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将图纸资料、工器具进行归还,履行相应的手续。
按时做好试验报告,并进行审核。
做好相应消缺后的登记工作。
总结所有工作,对工作做出总体评价:取得何种经验、得到何种好的工作方法、不足是什么、应如何改进。
附录A直流熔断器1 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1.1基本要求消除寄生回路: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于度。
1.2 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1.2.1信号回路由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
1.2.2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熔断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接线方式(一个半断路器、双断路器、角形接线等),a 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b 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1.2.3 有两组跳闸线圈的熔断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1.2.4 有两套纵联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以适当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1.2.5 采用“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线路,纵联保护和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1.3 接到同一熔断器的几组继电保护直流回路的接线原则。
1.3.1 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和负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