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设计
h
30
二、中国古建筑的不足 1、用石方法之失败 (1)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 (2)垫灰之恶劣。 (3)传统观念的影响。
2、木构建筑保存困难。
3、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
h
31
h
25
(2)旋子彩画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
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 金粉。一般用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h
26
3、苏式彩画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 鱼虫等,两边用《》或()框起。“()”被建筑家们称作 “包袱”,苏式彩画,便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
h
6
第一讲 中国古建筑的总体特点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一)巧妙而科学的木制框架结构 1、木制框架结构的最主要特点
房倒屋不塌 柱梁式 穿斗式
h
7
h
8
2、较早地采用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是指在木构建筑中通常在相连接的两构件 上采用一种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 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种形式在我 国传统木构建筑中达到很高的技艺水平,同时也常见于 其他木、竹、石制的器物中。
绪论
了解中国古建筑的意义 1、中国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h
1
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 秦汉至南北朝 隋唐至金 元明清
萌芽
初步成型
基本定型
成熟盛期
持续发展渐趋衰落
h
2
2、了解和欣赏中国建筑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 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 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 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著名 园林美学家陈从周)
人们将建筑喻为“无言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
h
3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h
4
建 筑 是 工 程 技 术
h
5
3、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粉墙黛瓦(南方民居)
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河姆渡
应县木塔
h
10
3、外观分三部分
台基、屋身、屋顶 (视频)
柱础 台基
h
11
4、重要的建筑使用斗拱 (视频)
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 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 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h
12
h
13
5、屋面凹曲,屋角上翘的屋顶
h
14
(二)千姿百态的建筑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极其注重对建筑物的装饰,无 论是对建筑的结构构件,还是室内装修、室外环 境,处处皆进行艺术处理,创造出了独具民族韵 味的建筑艺术形象。
h
15
1、屋顶装饰 (视频)
庑殿顶
h
16
歇山顶
h
17
悬 山 顶
h
18
硬山顶
h
19
四攒顶
圆攒顶
h
20
猜猜这些是什么格式的屋顶?
h
21
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它 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脊 兽”。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 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
唐代鸱尾(南禅寺) 殿)
清代吻兽(太和
h
22
故宫太和殿垂脊兽
仙人骑马、龙、凤、狮子、天马、海
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h
23
2、彩画
彩画是在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梁架上绘制的一种彩色 图案。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 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古 建彩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最突 出的特点之一。
宫廷彩画主要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h
24
(1)和玺彩画是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 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 边用《》框住,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h
27
(三) 平面拓展的院落式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采取以单层房屋为主的封闭式院落布 置。院落大都南北向,主建筑在中轴线上。中国古代建筑, 就单座房屋而言,形体变化并不丰富,屋顶形式的选用和 组合方式又受礼法和等级制度的束缚,不能随心所欲,主 要靠庭院空间的衬托取得所欲达到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 说,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平面上纵深发展所形成的建筑群与 庭院空间变化的艺术,建于15世纪初的明清北京宫殿最具 代表性、空间变化最丰富的院落式布局的作品。
“9999间半”、“豪门深似海”
h
28
北京四合院
h
29
(四)和谐自然的环境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强调建筑与 环境的相互影响与映衬,追求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境界。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民居,其选址、布局、形体、结构、色 彩风格等呈现出浓郁的区域特色,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相融合,如江南水乡民居、窑洞、傣家竹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