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第3-4讲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第3-4讲


4、经济相互依存论的理论缺失
经济相互依存论主张经济相互依存导致政治联 合,但低估了国家主权的力量,国家绝不会把 全部权力委托给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活动是无国界的,但跨国公司是有 国籍的;贸易摩擦就是国家主权对经济相互依 存的限制和反抗。 经济相互依存论看到了世界潮流的变化和长远 趋势,但忽略了国际社会的现实和国际关系的 复杂性。
什么是国际机制? 20世纪70年代,国际机制概念开始应用于国际 政治领域。 20世纪80年代,发展成为国际政治研究中的重 要概念。 斯蒂芬哈格德和贝斯西蒙斯:三种国际机制 定义 第一种是“模式化的行为”;调节国际关系行 为的原则、规则和规范。缺点:过于含混和宽 泛。 第二种指国家间旨在一定问题领域中调节国家 行为的多边协议。机制等同于“明确的指令”。 缺失:过于狭隘和形式主义。
3、经济相互依存论的主要内容
经济问题政治化。 经济问题政治化。
第一、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使国家主权不 可侵犯原则大打折扣。表现为:经济结构上的相互 依存,即采取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制,一国发生的经 济事件必然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经济目标上的相 互依存,即各国经济政策目标受到共同制约;经济 手段的相互依存,即各国的经济目标和经济政策为 他国所左右。 第二、打破了“高级政治”与“低级政治”的人为 划分。美日贸易摩擦、国际货币体系动荡、欧洲联 合等,使国际经济问题越来越难以在自身领域中得 到解决,日益成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必须亲自出 面交涉的重大外交难题。
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 中的地位与作用示意图
IGO
政府 种族集团、反政府组织 等 地方自治体 个人、团体、企业等 组织形成 交流关系 对立关系
A国
B国 NGO
C国
地球共同体论 (Global Community)或全球化理论。 最早由美国国际政治学家莫德尔斯基(George Modelski)在1972年提出,考克斯(Robert W.Cox)、史 蒂芬基尔(Stephen Gill)等人一起创立了全球政治经济 学(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主要观点: (1)国际关系研究范式的转移:从国家 主义转向全球主义。(2)国家国际化理论。以直接 投资为原动力的生产国际化的扩展使世界各国已经形 成了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共同意识形态,开放 的国际经济体系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理念,出现 了国家国际化现象。国内经济正被统一到国际经济之 中,国家只需把各国达成的共识转变为国内政策,将 来的国家是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之间的传送带。
代表人物: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 代表作:《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国家的经济政策》 总体理论倾向:贸易是使世界各国走到一起来的和平力量。 1、什么是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是指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之间的敏感反 应关系。 2、经济相互依存论。主要研究国与国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 存关系。经济相互依存﹦国际和平。 对国际关系的期望: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
国际机制
国际机制的三种形式和 三个分析层次 国际机制和博弈论 国际机制和全球治理 (Global Governance)
Stephen D. Krasner
国际机制的三种形式和三个分析层次
三种形式: 1、国际机制可以是由国家之间的协议或条约组成; 2、国际机制也可以是产生于建设性的正式安排; 3、国际机制也可以仅仅是暗含的。 三个层次: 1. 国际机制由权力和规则、决策的程序和手续、使人遵守制 度的机制三要素构成; 2. 国际机制能否有效取决于制度的形式是否合理、组织是否 明确以及政策手段的强弱; 3. 国际机制是动态发展的。
Ernst B. Haas
John G. Ruggie
国际机制和全球治理
代表人物 詹姆士 罗斯诺(James Rosenau)、恩斯特 塞姆皮 尔(Ernst-Otto Cyempiel)、 坂本义和等 全球治理的目标 依赖各国之间的协调来解决 全球性问题,通过建立和发 展为促进相互依存而设立的 国际机制来调整各方利益。 形成有数个国际机制组成的、 包括各种国际组织在内的、 多层次的全球管理结构框架。
国家政策工具
军事力量将是最有效 的,尽管经济及其它 手段也可使用 力量对比格局和安全 威胁的潜在转变将决 定高级政治的议题, 并强烈影响其它议题 联系将缩小各问题领 域结果之间的差异, 加强国际等级制度 受国家权力和军事力 量的重要性的限制, 作用比较小
议题形成
问题的联系
国际组织的作用
复合相互依存论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突破 批判了经济自由主义 批判了现实主义权力政治 强调强国和弱国各有优势 主张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
国际机制和博弈论
代表人物 哈斯(Ernst B. Haas)、 罗杰(John G. Ruggie) 国际机制的制定、修改 和维持过程中的博弈 1、每次博弈必须有两个 以上的参与者; 2、所有参与的行为主体 都有一个基本目标; 3、参与方遵守规则; 4、充分了解所有必须信 息; 5、动态分析和修正
二、复合相互依存论
复合相互依存论是对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政治分析,核心是 探讨经济相互依存在竞争性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主 要思想体现在基欧汉和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 世界政治》对复合相互依存的论述中。
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 代表人物之二:约瑟夫奈(Joseph Nye)
复合相互依存的涵义。 相互依存就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 互付出代价。只有当相互交流发展到彼 此付出代价的程度,才能形成相互依存 关系。 复合相互依存论是对经济相互依存的政 治分析,其核心是探讨国际关系中经济 上的相互依存性与政治权力上的相互竞 争性之间的关系。 复合相互依存论发展了敏感性和脆弱性 两个概念。提出国际政治权力源于脆弱 性相互依存的观点。
爱德华 莫斯(Edward L. Morse)《现代化与 国际关系的变革》 (1976) 将库珀的理论用于国际 政治分析,将相互依存 关系从单一的经济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推进到政 治战略的相互影响上。
Edward L. Morse
代表作:莫斯:《现代化与国际关系的变革》 (1976) 莫斯从美苏对峙的角度把相互依存关系从单一 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推进到了政治 战略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经济上的相互 依存主要是政策上的相互依存,相互依存的加 深使经济福利成为各国外交政策和政治的主要 目标。这样,国家间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 的性质就由“零和博弈”转变为“双赢博弈”。 莫斯认为,商业政策与安全政策硬性分离的双 轨制已经脱离国际关系现实。 除爱德华莫斯(Edward L.Morse)外,奥兰扬 (Young)和埃恩斯特哈斯(Haas)等学者也作 出了贡献。
跨国公司与美国政府利益互补 跨国公司是美国政府主导全球经济事务的工具和传播美国价值观的 渠道 跨国公司是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工具
其它非国家行为主体。联合国、其他国际机构、非政府民 间组织、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宗教组织、种族集团等。
跨国公司对国际政 治的影响 干涉颠覆合法政府 被母国或所在国政 府用作施加影响的 手段 影响国家间政治议 事日程的设定 跨国公司控制全球 生产结构和金融结 构
三、国际合作中的国际制度理论
什么叫机制? 《韦伯斯特大词典》:(1)一种现象或行为 的固定模式;(2)一种统治或管理的办法; (3)一种政府或管理机关的形式。 朗曼《政治分析辞典》:用来指称一种特定的 政府形式的术语,这种政府形式由一种特定的 政体所支配,如议会制、极权制或共和制。 皮埃尔德塞纳尔克朗:机制是管理和统治社 会的一种方式,是据以组织一个机构的一套法 律或行政管理条款。 机制的三个特点: 强调追求政治结果;希望通过管理或安排达到 这一结果;机制包括不同效力范围的规则,相 互补充,共同作用于同一政治目标。
第三种定义,1981年在加州召开的国际机制国 际会议上,由斯蒂芬克莱斯纳(Stephen D. Krasner)提出,“国际机制是国际关系中某一 特定领域中反映行为主体的原则、规范、政策 和决定程序的各种明文条例和默契”。即“汇 聚的规范和预期”。 其中,原则是关于事实、原因和公正的信念; 规范是以权利和义务定义的行为标准;规则是 对行动特别的指示或禁止;决策程序是作出和 应用集体选择的普遍实践。 国际机制,有成文的,有不成文的,有正式的 协议,有非正式的默契。共同点:避免无政府 状态、降低冲突的潜能、实现有控制的发展。
国际机制与国际制度(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观点一:国际制度与国际机制涵义基本相同或彼此 重垒,难以区分。 观点二:国际机制是国际制度的三种形式之一。这 三种形式是:国际组织(正式的政府间或跨国的非 政府组织);国际机制;协议和国际惯例(国际惯 例是具有隐含规则与理解的非正式制度,它塑造行 体者的预期) 国际惯例是国际机制形成的基础,国际机制的形成 意识着相关问题领域的规则得到扩展,而国际组织 则是国际机制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 惯例、机制和国际组织是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三 者的汇合就是国际制度。
第三讲 相互依存论与新自由主义
本讲在阐述相互依存论的理论内涵、政策主张的基础上, 分析相互依存论与新自由主义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理论 首先由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提出,后经爱德华莫斯引入国 际政治领域,再经基欧汉和奈加以完善而成。
广义相互 依存论
狭义相互 依Βιβλιοθήκη 论国际机制理论相互依存论与 新自由主义
一、经济相互依存论
经济相互依存转化为政治权力的途径
基欧汉和奈提出把经济相互依存转向政治权力的途径 1、联系战略 2、议题的确定 3、跨国政府及跨政府关系 4、国际组织
权力政治与复合相互依存政治过程的比较
权力政治条件下 行为者的目标 军事安全是首要目标 复合相互依存条件下 国家目标将因问题领域而异。跨政府政 治使目标难以确定,跨国行为体将追求 自己的目标。 专门适用于问题领域的权力资源是最有 用的,操纵相互依存、国际组织和跨国 行为者将是主要手段 议题将受问题领域中权力资源分配状况 变化、跨国行为者重要性变化、来自其 它问题领域的联系以及敏感性相互依存 增加导致的政治化等因素影响 由于武力失效,强国将更难以实行联系 做法,弱国通过国际组织所实行的联系 做法将瓦解而不是加强等级制度 国际组织将确定议题,促使联盟建立并 作为弱国政治活动的场所,为某一问题 选择组织论坛和争取支持票的能力,将 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