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继电器行业研究-下游应用市场需求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公司主营继电器产品,包括通用功率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汽车继电器、通讯继电器、新能源继电器等,公司的继电器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力设施、汽车制造、通信设备、新能源等领域。
因而上述领域的发展情况与公司所在行业的前景及机遇密切相关,这些行业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将直接带动继电器行业及公司的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之相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继电器产品的下游行业,包括家电、汽车、新能源产品、智能家居等均因此受益。
国内市场销售费市场的增长为继电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2015 年中国提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71 个国家,2017年,71个“一带一路”国家GDP 之和14.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8.40%。
“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将加快家电、汽车、智能电网、新能源等产业向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输出,从而间接刺激继电器行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为国内继电器企业布局海外市场提供了契机。
1、家电市场的起暖回升和智能化趋势为继电器行业提供了坚实基础家电继电器主要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在电路中起着自动控制、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中,包括冰箱、空调、洗衣机、电热器、微波炉、音响等。
改革开放以来,家电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冰箱、空调和洗衣机是家电行业中最常见的产品。
2016 年,国内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的生产均出现明显增长,分别由2015 年的8,992.8 万台、15,649.8 万台和7,274.5 万台,增长到2016 年的9,238.3 万台、16,049.3 万台和7,620.9 万台。
2017 年虽然冰箱和洗衣机产量小幅下滑,但空调销量再创新高,冰箱、空调和洗衣机销量分别达到了8,670 万台、18,040 万台和7,501 万台。
2013-2017 年中国家电产量情况单位:万台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从整体销售额来看,中国家电市场总体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销售额由2010年的0.89万亿增加到2017 年的1.51万亿。
从增速来看,家电行业整体处于增长较缓慢的市场态势,2015 年家电市场销售额因“去库存”增长有所停滞。
2016 年和2017 年,中国家电市场复苏势头明显,呈温和增长局面。
2010-2017 年中国家电销售额情况单位:万亿元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家电行业温和增长的同时,家电产业正逐步转型升级,为继电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前景。
在中国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家居生活电器的高端、智能与健康环保。
家电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即以对量的需求转变为对质的需求。
智能家居已逐渐从概念走向生活实际,智能化家电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因此,智能化家电的发展潮流必将带动对继电器的新需求,从而引发继电器行业新一轮的增长。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也为中国家电行业开辟了新的市场增长空间。
2、电力基础设施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为继电器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电力行业是继电器重要的应用领域,磁保持继电器是在该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型双稳态继电器。
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它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不同之处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发出完成的。
与一般电磁继电器相比,磁保持继电器具有性能稳定、功耗小、体积小、节能环保、承载能力大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等领域。
尤其在智能电表中,磁保持继电器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电子元件之一。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
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及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功能,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终端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零件”,智能电表的市场渗透率也在逐渐上升。
据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数据,2017年全球智能电表出货量达1.8亿台,其中,国内智能电表出货量为0.95 亿台,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电表市场。
自2009年国家电网发布智能电网规划以来,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数量大幅增加,智能电表覆盖率不断提高。
随着覆盖率的增加,智能电表的初装需求数量在降低。
但随着第一代安装的智能电表使用寿命的到期,以及新技术标准的制定,国内智能电表更新所带来的市场空间仍然非常巨大。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电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世界各国已经逐步制订并开展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国外智能电表新装数量将会逐步放大,未来几年智能电表行业在境外市场将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将达2.85 亿台,年复合增长率为5.90%,而国内智能电表市场将以5.00%的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至2025 年将达到1.40 亿台。
2014-2025 年全球及国内智能电表出货量及预测情况单位:亿台数据来源:Grand View Research3、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为继电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汽车继电器是指专门应用于汽车电器控制的继电器,它是随着汽车电子、电器产品发展起来的。
在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中,继电器广泛应用于控制、起动、空调、灯光、雨刮器、电喷装置、油泵、电动门窗、电动座椅、电子仪表和故障诊断系统等。
继电器使用量会随汽车档次的提升而增加安装用量,通常每辆汽车需要配备几十只继电器,而在高端汽车中,由于继电器控制的电路功率、功能复杂程度增加,稳定性、静音性、抗干扰性要求更高,继电器的使用量更多,成本更高。
另外,为满足人们对汽车驾驶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经济性和智能化的需求,汽车继电器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目前车用继电器中,高端汽车市场仍然被国外品牌所占据,国内品牌作为国外品牌的替代仍然有很大的市场提升空间。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确立和汽车制造产业的转移,现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由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转变。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销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并且仍具有持续增长的潜力。
2017 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量达到2,901.54 万辆,同比增长3.19%,相较2012 年的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52%。
2012-2017 年中国汽车产量情况单位: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目前,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未来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依旧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2018 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4亿辆,较上年提升2,285万辆,同比增长10.51%;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2 辆,较上年156 辆提升10%。
但是与美国、欧州、日本的800辆、572 辆、591 辆相比相差甚远。
2018 年,中国人均GDP 约为9,600 美元,而日本、韩国在人均GDP 接近1 万美元时,千人汽车保有量约为200 辆。
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汽车消费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因此,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还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将为继电器行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与此同时,由于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整车厂对于成本的控制将会更加严格,国内品牌继电器将逐步向高端市场领域渗透以替代国外品牌,这也能为国内继电器厂商在汽车领域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4、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继电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为继电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新能源继电器主要应用于高压直流环境,控制电流为大电流直流电,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往往采用柔性制造技术。
新能源继电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充配电设施、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系统、电池充放系统、风力/光伏发电等领域。
2012-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由2012 年的1.25万辆增至2018 年的125.60 万辆,其中,2014 年和2015 年销量增长率均超过300%。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到2020 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将突破200万台。
2010-2018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单位: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桩作为其重要的配套基础设施,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国家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 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77.70 万台,同比增速为74.20%。
2015年10月,发改委印发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指出到2020 年要满足全国500 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新建充换电站1.2 万个,充电桩达到480 万个。
按照充电站300 万/座和充电桩2 万/个的单价计,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的直接市场规模将达1,200 亿元。
因此,在全球能源消费更新换代及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战略要求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增长趋势,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充换电站、充电桩的快速大规模投建,为继电器行业的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