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存保管

储存保管

◆ ABC分析法是对存货各项目(如原材料、在产品、产 成品等)按种类、品种或规格分清主次,重点控制的方法。 ◆ ABC分析法的操作步骤:
(1)计算每一种存货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1年)的资金占用额; (2)计算每一种存货资金占用额占全部资金占用额的百分比,并按 大小顺序排列,编成表格; (3)将存货进行分类
(三)商品入库的验收
商品验收是按照验收业务作 业流程,核对凭证等规定的程 序和手续,对入库商品进行数 量和质量检验的经济技术活动 的总称。
二、出库业务作业 1、商品出库要求 “三不”,即未接单据不登账, 未经审单不备货,未经复核不出库;
“三核”,即在发货时,要核实 凭证、核对账卡、核对实物; “五检查”,即对单据和实物要 进行品名检查、规格检查、包装检 查、件数检查、重量检查。
类 别
A类 B类 C类
占存货项目的 比重 5%~15% 15%~40% 40%以上
占资本耗用总 额 70%~75% 15%~25% 10% 以下 40
(4)对存货分类管理和控制
类 别 A 类 B 类 C 类
管理方式 重点规划和控制 次重要管理 一般管理
某公司生产所需20种材料,共占用材料资金 100万元。其中:A类材料2件(10%的比重),价 值量占用60%;B类4种(20%比重),价值量占用 20%,C类材料14种(70%比重),价值量占用20%。 存货ABC分析法具体如图9-7所示。
28
四、商品堆码方法
1.散堆法 2.堆垛法 (1)需竖直立放的物品 (2)常见堆码方式 重叠式,纵横交错式,仰伏相间式, 压缝式,通风式,栽柱式,衬垫式
29
第三节 库存管理控制方法
一、库存管理及其作用 (一)库存的含义和分类 1.库存的含义 库存(Inventory或Stock),处于储存状态的 货物。是储存的表现形式。 库存是仓储的最基本的功能 库存和保管的区别 库存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出发,强调合理化和 经济性 保管从物流作业角度出发,强调效率化 库存具有整合需求与供给,维持各项活动顺畅进行 的功能 30
38
四、库存管理控制方法 (一)库存的分类管理——ABC分类管 理方法 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 别重要的库存 (A 类 ) 、一般重要的库存 (B 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 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与控制 (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三)零库存
39
(一)ABC分析法
发 运 阶 段
运送
17
(二)苫垫作业技术
垫垛就是在商品堆垛前,根据 货垛的形状、底面积大小、商品保管养 护的需要、负载重量等要求,预先铺好 垫垛物的作业。
一、入库作业管理
(一)货物接运 1、到车站码头提货 2、到货主单位提取货物 3、托运单位送货到库接 货 4、铁路专用线到货接货
目录
(二)商品入库交接的程序 入库流程:订购单——送货 单——点收检查——办理入库手 续——物品放置到指定位置—— 物品标识卡加以标识。
◎ 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 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 缺货成本大多是机会成本。
46
2.经济批量控制 (1)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 经济订货批量(GB):是通过平 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核算, 以实现总库存成本最低的最佳订货量。
47
车站、码头等提货 专用线接车或库内接货 运输员向保管员交接 验收准备
仓 库 基 本 作 业 流 程 图
7-1
核对资料
验收实物 建账、立卡、存档 安排保管场所
储 阶 段 存
仓库 保养
堆码苫垫 维护保养 检查
装 卸 搬 运
盘点
申报运输计划 核对出库凭证 出库 备货 复核 点交与清理 内部交接手续 保管员向运输员交接 包装 代办托运 送货或领货
32
(二)库存管理
1.含义: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以库存物品的 数量最少和周转最快为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 织、协调与控制 2.库存的功能 1)防止断档 2)保证适当的库存量,调节库存费用 3)降低物流成本 4)保证生产的计划性、平稳性,以消除或 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 5)展经营中的作用 1.库存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 2.库存可以调节各个环节之间供求不一致 而发生的变化 3.对于库存在企业的角色,不同部门存在 不同的看法
11
三、仓库的分类 (一)根据营运形态分类 1.营业仓库 2.自备仓库 3.公用仓库 4.租赁仓库 5.保税仓库
12
(二)根据保管形态分类 1.普通仓库 2.恒温仓库 3.特种仓库 4.水上仓库 5.露天仓库 6.储藏仓库 7.简易仓库
13
(三)根据建筑形态分类 1. 按建筑构造不同可分为平房仓库、 多层仓库、高层货架仓库和地下仓库等。 2.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混凝土 仓库、混凝土预制板建筑仓库、钢架金 属质仓库和木制建筑仓库等。
(二)现代仓储管理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
1.储存是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 的重要条件 2.仓储是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 3.现代仓储是保持物资原有使用价值的 重要手段
(三)、储存的逆作用 1.固定费用支出。 2.机会损失。 3.陈旧损失与跌价损失。 4.保险费支出。 5. 进货、验收、保管、发货、搬运等 可变费用。
物流管理概论
第六章 储存保管
本章主要知识结构
第1、2节是本章基础 第3、4节是重点核心
第2节 储存作业管理
第1节 储存管理的概述
第3节 库存管理控制方法
第4节 储存管理合理化
3
第一节 储存保管的概述
一、储存保管的有关概念 (1)储存的概念 储存(GB):保护、管理、储藏物品。 保管(GB):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 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 与运输相对应,仓储主要以协调需求、供应在 时间上的差异为目的,以充分实现产品的价值, 满足社会需求。一般而言仓储具有保管功能, 即仓储保管。 。
41
42
(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1、存货成本
(1)采购成本(购买成本)
↓ ↓
存货的单位采购成本的构成 买价 + 采购费用
包括运输费、包装费、
保险费、仓储费、运输
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
的整理挑选费、税金等 采购成本=采购数量×单位采购成本
注意:
• 存货的采购成本,在采购批量决策中一般属于无关成本;
• 如果供应商采用“数量折扣”等优惠办法,采购成本即为决策 的相关成本。
43
(2)订货成本 为订货而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采购人 员的工资、采购部门的一般经费(如办公费、 水电费、折旧费等)和采购业务费(如差旅 费、邮电费、检验费等)。
为了维持一定的采购能力而发生的、 固定订货成本 订货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 随订货次数的变动作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各期金额比较稳定的成本
决策相关成本
2.库存的分类 按库存管理的目的不同分为 (1)经常库存 (2)安全库存 (3)季节性库存 (4)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 (5)促销库存 (6)增值库存 (7)沉淀库存或积压库存
31
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分 (1)原材料库存 (2)零部件及半成品库存 (3)成品库存 从库存物品所处状态可分为 1)静态库存 2)动态库存
26
(二)存货管理
1.管理的意义和目的 将存货的品种和数量控制在适当标准之 内 2.进行存货管理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求 (1)订货时间 (2)订货数量 (3)库存标准 最低库存:理想最低库存 实际最低库存
27
(三)储位管理
1.储位管理的范围 (1)临时存货区 (2)拣选存货区 (3)保管区 2.确定储位的方法 1)定位储存 2)随机储存 3)分类储存 4)分类随机储存 5)共同储存
44
(3)储存成本 因储存存货而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支 付给储运部门的仓储费、存货占用资本应计 的利息、保险费、损耗费、公司自设仓库的 一切费用等。
固定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
总额稳定,与储存存货数量
和储存时间无关的成本
变动储存成本
总额大小取决于存货数量 和储存时间的成本
决策相关成本
45
(4)缺货成本
34
二、库存合理化
1.库存“硬件”配置合理化 2.组织管理科学化 达到:存货数量保持在合理限度之内 货物储存时间较短,货物周转速度快 货物存储结构合理,能充分满足生产 和消费的需要 货物存储空间合理,能充分满足不同 的流通环节和不同地点的需要 3.库存结构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35
三、合理库存
指以保证商品流通和社会再生产需要 为限度的储存,包括: 1.合理库存量:指在新的商品(或生产 资料)到来之前,能保证这个期间商品 (或生产资料)正常供应的数量 合理库存必须以保证商品流通正常进行 为前提 影响因素有:①社会需求量、②商品 再生产时间、③交通运输条件、④管理 水平和设备条件
4
( 2 ) 储 备 ( reserves): 是 指 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国家宏 观调控的需要,对物品进行的 储存。有当年储备、长期储备、 战略储备等之分。 ( 3 ) 库 存 ( inventory): 处 于储存状态的货物。广义的库 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 运输状态的货物。
5
(4)经常库存(cycle stock):在 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满足日 常需要而建立的库存。 (5)安全库存(safety stock): 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 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 准备的缓冲库存。
9

仓库的种类和功能
(一)、仓库的概念 仓库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用来存放货物, 包括生产资料、工具或其他财产,以 及对其数量和价值进行保管的场所和 建筑物等设施,还包括用于防止减少 或损伤货物而进行作业的土地或水面 。
10
(二)、仓库的功能 1.储存和保管的功能 2.配送和加工的功能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4.信息传递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