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青藤弯弯细又长,绿叶密密两相傍。

藤上长出卷胡须,轻轻松松爬高墙!”谁知道是什么?
生:爬山虎!
师:对!是爬山虎。

(板书)爬山虎的“虎”字是本课的生字,写的时候注意第三笔是“乛”,下面是个几。

你们见过爬山虎吗?谁来说一下?
生:见过
师: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我家的墙上。

师:爬山虎是一种攀援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爬山虎的脚》。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师:课前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录音,想一想文章中都写了爬山虎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生:看视频,听录音。

师:同学们都听得认真,那谁知道课文中都写了爬山虎哪些方面的内容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生: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

三、感悟课文,交流体会。

师:文章主要写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和脚,同学们请看这是爬满墙的爬山虎,首先引起你注意的是爬山虎的哪个部分?
生:叶子
师:你觉得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生:爬山虎的叶子很多,可以遮住阳光。

生:叶尖一顺朝下,没有重叠的,看着非常舒服。

生:非常漂亮
师:如此普通的爬山虎,却带给了我们许多美妙的感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爬山虎的叶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刚长出来的叶子……
生:是嫩红的
师:逐渐变成……
生:嫩绿的
师:刚长出来的叶子美颜色美:由嫩红变成嫩绿。

师:而长大了的叶子的美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啊?请同学们读
生:齐读,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师:谁想读一读?
生: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师:好请坐,这段主要讲的是长大了的叶子的美,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生:绿得那么新鲜
生:叶尖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
师:这段话描写的是爬山虎长大后的叶子,(1)从“绿得那么新鲜”,可以看出颜色很美。

(2)从叶尖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

可以看出它安静时得美。

(3)而从“一阵风”吹过,“漾起波纹”,可以看出它动起来时也很美。

师:现在让我们在把这段美美的读一遍
生:齐读
师:谁还想读一读
生: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
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师:好,同学们她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爬山虎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爬山虎的脚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下面就请大家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

划出直接描写爬山虎脚的样子的句子。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谁划出了直接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来了。

生:画出来了
师:谁来读一读划出的句子?
生:读
师:她在这里读错了一个字,有没有听出来的同学
生:应该是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g上,她读成了长在jìng上。

师:这个字是我们本课的一个生字,应读作茎jīng(板书)
师:领读“茎”
师:这几个句子是直接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谁还想读一读?来我们一
人读一句吧,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这三句话句子分别写了爬山虎的脚哪些方面的特点?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师:同学们认真想一下这三句话句子分别写了爬山虎的脚哪些方面的特点?
师:爬山虎的脚长在……
生:茎上
师:这是爬山虎的脚生长的
生:地方
师:也就是生长的……(板书)
生:位置
师:那么,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
生: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师:每根细丝像……
生:蜗牛的触角
师:这是它的……
生:形状
师: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
生:嫩红的
师:好,现在我们再把这三句话大声地读一遍。

师:现在,我们弄清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你们能把它画下来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彩笔和白纸,一边读书一边想象一边绘画,老师随机指导。


师:我想请画好的同学拿着作品到前面来展示一下爬山虎的脚。

生:展示。

师:同学们画的都真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爬山虎的脚长的什么样。

(播放课件)
师:那么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生:读
师:谁来说一说你划出的词。

生:触巴拉贴
生:触巴拉贴
师:说得真好,谁想读一读这一段呢?
生: 读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合作演示一下爬的过程
动作演示:伸出你的胳膊,现在你的胳膊就是爬山虎的一根茎,五根手指相当于六七根细丝,手指尖相当于小圆片,同桌的后背就是墙壁。

请你做一做,小组研究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师:同学们表演的都非常形象。

现在让我们借助动画看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吧。

(播放课件)
师:爬山虎就是这样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师: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生:(自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谁能告诉我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怎样了?
生:萎了
师:课文哪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
生: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两个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
师:作者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爬山虎叶子的美丽,认识了爬山虎的脚,知道了它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还知道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看来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下面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把课文朗读一遍。

生:有感情的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特点,仔细观察,写的很具体。

你是否也想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植物呢?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种攀爬植物,仿照课文写一写,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由远及近的方法,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