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春酒课堂同步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春酒课堂同步试题

《春酒》练习一、根据拼音写汉字1.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pēi ()呢?2.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yīmǎdāng xiān ()()()(),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3.八宝酒,gùmíng sīyì()()()(),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4.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tiǎn()一tiǎn(),才过yǐn()。

二、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酬谢门槛一马当先B.斟酒枸杞兴高彩烈C.甘醇健脾如法炮制D.薏米挑剔左邻右舍三、课内语段阅读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

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

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

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

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

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

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巧克力糖都吃过,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我家吃的东西多,可是说实在的,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

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

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

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

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

”母亲听了很高兴。

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

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

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

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

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

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

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

”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

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

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琦君))(1分。

(用一个词语概括)1.阅读全文后,你所理解的本文主旨是分)作者在本文中详写了儿时在故乡的哪些生活片断?请概括作答。

(22.”才过瘾。

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3.品味句子“我呢,)说说该细节描写有何妙处?(3分)分2(本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概括作答。

4.5.如何理解“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3分)6.俗话说:“一方水养一方人。

”各地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古今不少诗人把一些节日写到诗中。

请把下列诗中描写的节日写在后面相应的横线上。

(3分)(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现代文拓展阅读水饭阿成说来有趣儿。

昔年的伏日,满世界通亮。

小崽时的我,随母亲过那个街肆,见了那个中年哥哥的凉粉担子,心里一下子就没了本分,说:“妈,我饿。

”“什么?”母亲厉起了眼睛。

我立即改口,说“我热”。

母亲说,好宝,妈傍晚给你淘水饭吃。

母亲对我们一干儿女是很爱的。

但爱的很原则,眼睛是容不得没有分寸的孩子的。

路上,母亲就对我讲:“六子,给妈早些长大,长成大小伙子,拉煤,伐木,放山,挣了钱,请妈妈好好吃顿凉粉儿,让妈也阔一回。

行吗?”我说,行呀行呀。

.妈脸上幸福得不行,使劲摩挲我的头,笑着说:“儿呀,好大的口气吆!傻小子,到时候,怕你媳妇舍不得给妈花这份闲钱啦。

”水饭,大约为东北所独有。

南方庶民消夏的主食是怎样?吃茶泡饭吗?或是吃凉粉?实在在脑子里揣不出来个模样来的。

东北的水饭,于我,只吃过两种。

一种是小米水饭,一种是高粱米水饭。

偶然还听说过,有大米水饭。

这一宗,我却不敢说,大米在当时的东北,是很珍贵的,每人每月只配给二斤。

用它来做水饭,吃了不心疼吗?平日里吃了它,年节又吃什么?水饭的做法,均是把米煮好(但不要煮过了。

太烂,粉了。

那样的水饭,男人要责骂的),然后,摇上一桶乍凉乍凉的井水(那时没人知道自来水),在簸筐里,反反复复地淘,直冰得两手通红,再兑上适量的井水,水饭便成了。

吃水饭,菜要特殊些。

平日里的炖豆腐呀,烀土豆呀,就不能做。

也不对路。

倘真要摆到饭桌上,男人的脸就看不得了,话骂得很难听。

吃水饭,总要有一碟稀酱。

这种酱,是黄豆腌成的酱,喷香,是自家腌的,一家一缸,家家的妇女都暗里使巧。

等酱成了,王家李家,张嫂刘嫂,比一比!谁家的味道最好,女人的脸上就多几分wǔmèi__________,几分怡情。

吃水饭,要有葱。

需是新葱。

水洗了它,顺着齐了刀,码在碟里(有道是:大葱zhàn _____大酱,越吃越白胖)。

还有一种东北人称“生菜”的东西,天生水质,隔夜不成。

还要有几碟咸菜,咸黄瓜呀,芥菜丝呀,蒜茄子呀(蒜茄子最棒了。

儿女们的筷子上要有出息。

蒜茄子多是给父辈佐酒的)。

饭桌,院子里,浓阴下,摆正了。

一桌锦绣!父亲上座。

有烧酒一壶。

吃哎吃哎。

父亲糙手一挥,干儿女,勾头便造。

乍凉乍凉的水饭,竟然出满额的汗。

日头优美地落下去了。

三十年过去。

母亲早已辞世了。

当年的小崽,成了父一辈了。

没有去拉煤,没有去伐木,反倒弄成了可怜的写手。

母亲的祭日,我备好多种米,做了水饭。

恐其凉度不够,又在冰箱里降了温,饭桌上潇潇洒洒摆妥。

新潮的女儿便问:“爸,这是什么?”“水饭。

”“水饭?!上帝,太原始了——”女儿早早地下了桌,只有老婆一旁讪讪地陪着,奇怪地瞅着我。

世界一下子局促得不行。

我慢慢地吃着水饭,直到昔年的那轮金透透的大月,饱饱地升了起来。

1.本文以_________为线索,由开头的“我”想吃凉粉引出水饭,接着写________,再写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4分)2.根据语境,解释画线句子的含义。

(2分)儿女们的筷子上要有出息。

答:_____________3.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饭桌,院子里,浓阴下,摆正了。

一桌锦绣!答:_____________4.本文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表现了胡适先生的母亲怎样的品性?(4分)(1)本文母亲的品性:答:_________________(2)胡适先生母亲的品性:答: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略二、B三、课内语段阅读1.思乡(1分)2.喝春酒吃会酒(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3.这看似简单的几笔描写,尤其是几个动词的使用,(1分)生动传神地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小姑娘天真可爱,(1分)以及乡邻之间那种亲密随和,融洽温馨的人际关系。

(1分)4.俭朴勤劳、善良大度慈爱能干的典型的母亲形象。

(写出其中一点给1分,共2分)5.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分)使作者由春酒想起了家乡,怀念家乡的的风俗美、人性美,(1分)增加了思乡的浓浓情愫。

(1分)6.(1)春节(2)中秋节(3)重阳节(每个小题1分,共3分)四、现代文拓展阅读1.水饭怎样做水饭一家人吃水饭“我”用水饭祭奠母亲2.儿女们要懂道理,守规矩,好菜要先让父亲吃,不能自己先抢着吃。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吃水饭时饭菜的丰盛,表现了一家人吃水饭时喜悦的心情。

4.(1)勤劳俭朴、善于持家、爱儿女但爱得有原则“刚气”)严师慈母、宽容、温和、善良、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