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校长提高教学领导力的途径

浅谈校长提高教学领导力的途径

浅谈校长提高教学领导力的途径
石嘴山市第七中学
闫发滨
2010年9月16日
浅谈校长提高教学领导力的途径
一所学校,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一所学校,若能得到社会认可,家长满意,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质量是根基,这也是无可非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提高教育质量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环节,提高教育质量是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要求的关键,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着眼于教学,立足于课堂,依靠于教师。

对于一所学校,明确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名校长,明确如何引领教学,提高教学的领导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校长如何提高教学的领导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观点:
1.校长应以智慧领导教学。

校长领导教学需要综合能力,更需要智慧,既要有教学理念的引领,又要有教学方法的指导。

为此,校长要成为永无止境的学习者,成为一位行走着的思想者。

智慧体现为一种思维水平和方式。

对教学的领导力体现在理念和战略两方面,校长要通过智慧善于将先进的理念转化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办法,将战略思维分解为一个个提高教质量的措施。

对校长而言,小技巧不可少,大智慧更重要。

只有做学校最重要的事,才能成为学校最重要的人。

反思是凝聚智慧,提炼智慧的重要方法。

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在指导学校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在领导学校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周而复始,逐步完善。

反思能力是一种实践思维,是行动后的思考,与实践行动密切关联。

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学校教学和管理实践,
是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的重要策略和路径。

在学校实践中,校长认真地、持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反思以往的工作,敢于批判、否定自己,才可能在新的平台上实现自我超越。

反思能力在校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没有行动后的思考,没有实践中的反思,校长难以成熟和自主创新发展。

总之,校长在领导教学中既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智慧,又要善于运用他人智慧,既要善于反思,又要善于提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努力成为变革型的校长,而不能满足于当事务型的校长。

2. 校长应以人文关怀教学。

实现人文关怀最根本的要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把教师放在首位,尊重和满足人的合理要求,尽可能让每个人看到自己精神发展的空间和前途。

作为校长,要尽可能按知识分子的特点管理知识分子。

简单地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以前没有当过校长,长期做教师,于是就尽量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我不喜欢校长伤害我的自尊心,哪怕我做错了,也希望校长能和颜悦色地和我谈心。

那么现在做了校长,就尽量不去伤害教师的自尊心。

作为校长心目中应建立“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理念,因为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

所以,教学管理中,校长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关心教师的个人发展,倾听教师的呼声,善待每一位教师,让教师在宽松的氛围中工作生活。

目前的教育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很大,独生子女的教育给教师带来的难度不小,校长在指导教师工作的同时,要做教师的心理“按摩师”,给教师适度的减压。

另一方面,作为校长应主动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搭建更多的平台,做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提高是最好的报酬”。

努力开展校本培训,“请进来,走出去”,不断扩大教师的视野,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评优课和教学竞赛活动,使教师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这也为校长教学领导力的良好实现奠定基础。

为此我校三年来先后派100多人次外出江苏、上海、南京、山东等地参观学习。

近3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评优课、教学竞赛和论文评比中获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逐步提高。

3.校长应以身作则引领教学。

“以身作则”就是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

当校长三年来,我最深切的体会:最好的教育是感染力,最好的管理是示范力。

这就是说“身教胜过言教”。

作为一名校长不同于一般教师,要面对所有学科,要能够跳出自己的学科,在更高层面上看待教学,实现对课程的管理和引领。

通过听课、参加教研活动,既关注教师的教,也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师生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新课程实施真正落到实处。

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杜绝无效课堂、减少低效课堂。

作为一名校长要履行好一名教师的职责,同时又要履行好教学领导者的职责,因此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特别是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尽可能做到。

通过深入课堂了解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立足学校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有专题的课题研究,共同解决。

校长要研究教育,研究教学。

不仅常听课、而且会评课,也就是进得了课堂,讲得出名堂。

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真正实现教育专家治学、办学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本人担任校长期间,从未间断英语课的教学工作,经常深入教研组、年级组了解教学情况。

勇于承担教学示范课、研讨课,摸索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尝试和研究。

果断将导学案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与洋思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解决我校学生基础差,习惯差的问题,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4. 校长应以制度规范教学。

现代校长必须依法治校、以法治教,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学常规,完善奖罚制度。

学校通过教师们的参与制定出一整套教学方面的规范和制度,形成大家都能遵守的公共原则。

校长管理教学,必须依据这些规则,同时面对这些规则,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我校是一所资源整合的新学校,针对学校对教学工作要求和新课程对教科研的需求,我们不适时机的制订出台《教师教学量化考核细则》、《教师日常教学规范》、《教师教科研管理办法》《教师教科研奖励办法》和《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等,努力让勤奋上进、做出成绩的老师有地位、有压力更有动力,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制度的制订和执行还需校长充分发挥自身的个人魅力,通过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并上好示范课研究课,通过对集体备课及“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汇聚大家的智慧,认真落实相关制度,坚持改革不动摇。

校长要努力把学校好的经验、好的文化固化下来,转变成可操作的规章制度,给教师、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更多发展的机会,管理人的同时解放人,促进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