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画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感受画图策略的价
值。

教学难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能力。

教学准备:PPT、优学单。

课前准备与铺垫:唤醒经验,孕伏策略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1米,若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15平方米,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
(参考:列举法、列表法、画图法……)
列式计算、检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两天的见面你们给戴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积极发言、还很幽默。

希望今天我们也能玩得很愉快!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激发需要,感受策略
课前,戴老师发给同学们一张自主研究单,上面有一道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1米,若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15平方米,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1、请学生读题。

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老师介绍摘录信息的方法、列表的方法:
3、学生介绍画图的方法:
4、对比三种方法,谈话:其实整理条件和
问题的方法还有很多,为什么我们班学
生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画图的方法解决
问题呢?(相机板书)
5、是啊!看来画图这个方法真好使,今天
我们就一起研究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
题。

(板书:画图)
三、研究作图的方法
1、选择学生自主研究单中的部分问题,进行讨论:
2、以后画图,你需要注意什么?
所有的信息要标注完整、线段长度比例要适中。

(板书:信息完整、比例适中)
3、回顾画图过程:
屏幕出示文字转化成图形的动态过程(如上图)
4、(对式说理)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
15÷3=5(米)------原来长方形的宽
11×5=55(平方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四、独立作图,体验策略
1、学生读题,分析题目:为什么鱼池的面积减少了150平方米?
2、理解优学方法导图。

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

后来因扩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

现在的鱼池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小组汇报画图方法。

4、全班重点交流不符合题意的图,再次强调作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PPT出示作图过程。

6、想一想:根据刚才作的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种:150÷5=30(米)---原来长方形的长
20-5=15(米)-----原来长方形的宽
15×30=450(平方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评:他是通过先求出现在面积的长和宽,然后得出现在面积的。

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第二种:原来面积-减少的面积180=现在的面积
180÷6=30,30×20=600,600-180=420
7、对比图和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8、看来对着图来解并不困难,我们甚至还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呢!关键只要画对图。

五、对比两题,加深理解
谈话:都是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
有什么不同呢?
生:注意审题,增加或减少的部分与长
还是宽有关?增加的部分和减少的部
分都要画在原来长方形的外面。

六、探索与挑战
过渡:刚才我们把文字转化成了图形,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图形的变化情况吗?
1、出图: ---动态变化
2、生说
A:一块花圃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

你知道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屏幕上面出示对应的文字)
----怎么看出是长增加的?
B: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增加了10米,宽增加了8米。

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屏幕上面出示对应的文字)
3、对比这两题的区别:A:长或者宽增加;B:长和宽同时增加。

4、独立解答两题。

5、对图交流算式含义
七、拓展与延伸
过渡: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画图顺利解决了一些问题,其实从一年级开始我们
就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1—3年级的部分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的题目。

2、出示国外的七桥问题,进一步感受画图策略的价值。

小结:虽然我们不能通晓各国的语言,但是在图形面前各国的语言确是共通的。

所以,数学大师华罗庚这样说道:数形结合百般好,数形隔离万事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