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管理之我见

课堂教学管理之我见

课堂教学管理之我见
课堂管理的问题,历来是教师和教科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

任何一堂好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在工作中,大多数的实习教师在教学中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课堂纪律的问题,他们中有75%的人都有维持不了课堂纪律的担心;而且工作中也不难发现,有很多教龄不是很长的教师纠缠于纠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时候是有经验教师的两倍。

国内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60%的人认为当今的课堂纪律存在太多的问题。

可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整顿课堂纪律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功。

所谓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以有效地维持学生适宜行为,保持良好课堂秩序的技能技巧。

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并采取快捷有效的处置方式,且采取的处置方式既不给学生以太大的压力,又不妨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学生方面,有的来自教师方面,有的来自课堂学习环境及其他方面。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上课风气
在一个学习和纪律状况较差的班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会感到吃力;而在一个学习和纪律状况较好的班级,教师会感到轻松愉快。

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教师和班集体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

2、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影响学生注意力、自制力、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

因此,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课堂教学管理的积极手段。

3、学生的疲劳程度
注意力需要强有力的自我控制。

课堂教学中学生长时间致力于思考,以及紧张的气氛,容易引起疲劳,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因此,课堂管理管理应考虑学生的疲劳程度,并通过降低教学难度,穿插有益的活动等方式予以调节。

4、学生的自制力
学生的自制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觉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用坚强的意志集中和坚持注意,对课堂教学的推进产生影响。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威信
赞可夫说:“如果没有威信,那就是说,师生之间没有正确的相互关系,就缺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有威信的老师,可以用轻轻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使乱哄哄得课堂迅速安静下来;而威信不高的教师则很难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秩序。

2、教师的语言、声调、动作、表情
语言室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直接作用。

因此,教师要锤炼教学语言,说话要清晰,准确,有力,鲜明,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同事还要善于运用声调的变化、动作和表情来组织教学。

3、教师注意的分配情况
课堂上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自己得到教师的注意。

教师的注意意味着发现了他们的光彩,意味着对他们的了解、重视、鼓励关怀和喜爱。

注意有时比表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和情感。

对一个学生长期忽视,不予注意,就等于抹煞他的优点,以至否定他的存在。

对性格活泼而又敏感的学生来说,尤其难以忍受。

有时有些学生就不甘寂寞,因此而生出一个奇特的事故,通过捣乱把自己变成注意的中心。

4、教师的教育机制
教师的教育机制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管理的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地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

教师对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情况,及关系到课堂教学秩序,又影响教师的教学威信,对教师以后课堂教学管理的效力产生连带影响。

三、课堂的学习环境
安静优雅的教室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

另外,教室的色彩,直观教具的运用情况,教师的装束、言谈、举止,座位的列情况等,也是教师环境的一部分,对课堂管理有一定的影响力。

同时,授课班级的规模也影响课堂管理的质量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人数越多,课堂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

在教学实践中,班级规模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

有关研究表明,随着班级规模的增大和学生个人生活空间的缩小,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分散,攻击性行为和课堂冲突也随之增加。

另外,班级规模也会影响学生的情感联系和人际交往。

集体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同学间相互交往、了解的机会就越少,班集体的凝聚力就越不容易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和行为规范就越不容易树立,这些无疑都会给课堂管理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也给正常的教学活动带来一定影响。

因此,适度控制班级规模无论对于提高课堂管理效率,还是最终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课堂教学管理既有其基本规律,又有其基本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

任何教学活动,既离不开教师的教,也离不开学生的学。

学生的真知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观察、研究、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才能获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觉地向教师学习,虚心听取教师的教诲,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教学才富有成效。

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强化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意识。

在教学管理问题上,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以理解、信任的态度,正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巧妙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魏书生教育违纪学生就很注意批评的方式,他分三种情况来处罚违纪的学生:对有迟到者一类小错误的学生,规定他在休息时为大家唱一支歌。

这样,可训练他唱歌的本领,又提高了当众表演的能力。

显然,这个学生唱歌时,愧疚的
心情会隐隐浮上心头,就会使他今后一听到或一唱起这支歌时,想起自己曾犯过的某一错误,而引起警戒。

至于犯了大的错误,是规定他去做一件好事,而这件好事要自己去寻找机会来做。

这样,从寻找到做,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就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

犯有严重错误的,则要写一份说明书,其中既可以写自己犯错误的原因、对错误的认识,也可写自己的辩解。

学生不能不认真地考虑怎样把这份说明书写好,思想斗争必然很激烈,使其对自己的错误有认识,而且他还得考虑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这就使其写作能力也得以提高。

显然,魏书生的做法是一种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方式。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处理问题行为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一般来说,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1.暗示控制。

当学生出现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暗示动作来提醒、警告学生,从而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实现控制的目的。

例如,教师始终看着有不恰当行为的学生,直到他停止了这种行为为止;或者眼睛盯着他的同时,用手指放在嘴唇上表示让他停止说话;或者教师走到他的身边稍停一会等等,都是暗示的有效方法。

2.提问同桌。

当学生不专心听讲或在课堂上偷看其他书时,教师一般可通过提问该生的同桌或近邻的同学来提醒和警告他,这样可以避免因突然直接提问该生可能引起的小麻烦,如因毫无准备而显得惊慌失措,答非所问,进而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等等。

3.运用幽默。

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下降时,教师可通过讲个小笑话,讲几句幽默有趣的话来调节气氛,防止问题行为的出现。

4.创设情境。

当学生疲劳,不专心听讲时,教师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如小竞赛、小表演、小制作等,以达到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的目的。

5.正面教育。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奏效,教师对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就要正面加以严肃批评,指出其缺点,制止不良行为。

当然,正面批评要坚持晓之以理,尊重学生,要避免批评时情绪激动、言辞尖刻,或者婆婆妈妈、浪费时间,以免扩大事态,影响正常教学。

在课堂进行管理时,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

只有当管理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机制时,教学才会由多元性、散漫性和随意性向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转化,教学才张弛有度,疏密有致,也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