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所谓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或技能的量。

课堂教学是围绕着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而在课堂中发生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互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对课堂环境进行精心的布置,对课堂氛围进行恰当的营造,对课堂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学生参与进行积极的引导,对差异学生进行高度的关注,对教学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效、快乐和谐。

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下面二个方面去进行提高。

一、设计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环境
1、创造良好的教室环境
教室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教室环境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师生的健康、安全,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把握一个过程(教室环境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坚持两项原侧(民主性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突出三方面功能(教育功能、美育功能、实践功能)
2、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1)、课堂规则是实施有效管理控制的前提。

课堂更需要规则,要管理好课堂,就必须首先建立好课堂规则。

这里所说的课堂规则是指教师和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它具有规范、指导和约束课堂行为的效力。

课堂规则能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使学生明白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通过培养,课堂规则被学生接受,内化,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学生养成了良好习惯,就可能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2)、课堂纪律是实现有效管理控制的重要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纪律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教师要面对各种干扰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课堂违纪行为。

加强课堂纪
律管理,是有效维持良好教学秩序的必要手段,忽视课堂纪律管理必然造成课堂的混乱。

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

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来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为此,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控制课堂问题行为的技巧,暗示、幽默、创设情境等都是这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

(3)、课堂激励是有效管理控制的核心。

课堂的有效管理控制应该是通过激励来满足学生的心理
需求,形成课堂中积极向上的气氛,调动学生专心投入的热情。

对学生而言,激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资源,若能有效的激励学生,学生就会体会到挑战的兴奋、活动的刺激和成功的喜悦。

(4)、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管理控制的生产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效率。

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有助于课堂管理控制的顺利进行。

课堂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只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才能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使教学双边活动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

(5)、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威信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威信就是教师的形象,是一种无声的管理权威。

有威信的教师,可以轻轻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能使乱哄哄的课堂刹那间安静下来,威信不高的教师,即使大声的训斥也不能使学生信服和听从。

有威信的老师所讲授的课,学生往往会认真地学习,对他的教诲,往往言听计从。

二、强化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

用好课吸引学生,让有趣、有用、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占领学生在教室里的时间。

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序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应该是自然的,能迅
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

如教学上可以有“问题导入”“课题导入”“故事导入”等等。

同时,开课引导语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能否在开始上课时建立一个良好的授课氛围,从而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一定注意导入的科学性、时间性,一定要简明、实用,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要紧扣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的作用。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时间的分配和控制,切不可前紧后松。

2、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教学活动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活动。

虽然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一定要从课前预习抓起,并且要跟课后的作业布置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众所周知,凡是级别比较高的公开课,课堂教学效果都很好。

当然,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是非同一般的,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普遍都预习得很好。

否则,如果学生基本没有准备的话,课上老师能力再强,他也不能将学生根本不会的东西硬塞给学生吧?一节好课,就必须让学生课前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

3、课堂上要关注每位学生,走到学生中去,切不可高高在上
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更要关注每位学生,要走到学生中去,看学生是否在听课?是否在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切不可高高在上,一味地只顾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从学生的眼神中了解真实的东西。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

如课堂上学生不时地东张西望,或目光呆滞,表明他们心猿意马。

他们低语暗议,窃窃私语,则表明他们发现破绽或老师讲错了。

他们眼里迸发出激动,表
明他们豁然开朗。

课堂上如何看学生的眼神行事呢?我认为教师在讲课时应不时地用眼睛环视课堂,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同时还可以通过目光暗示来提醒个别听课不认真的学生。

另外,局部专注又可以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打破课堂提问的冷场现象,更重要的是制止部分或个别学生的走神。

4、注重课堂教学方法
从课堂教学方法入手,是赢得学生心灵的最大秘诀。

课堂是属于教师主导的课堂,不要一味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应首先自己反省一下:自己所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欢迎吗?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适应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教学方法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方法得当,自然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注重课堂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及时适度的反馈,将更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断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

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

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6、有效地巩固和应用知识
我们整堂课是围绕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的,老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会学,我们最好在每节课进行十分钟左右的目标测试。

当堂目标测试的目的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

让学生通过紧张的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深化。

为此,要精心选择供训练用的作业,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或一题词多解以引导学生标新
立异。

7、重视对课堂管理的反思和课堂学习行为的评价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和问题行为,对积极因素及时予以肯定和发扬,对问题行为及时予以批评和指点。

特别要对那些存在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当、不够勤奋好学、不善交流合作等问题的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跟踪观察,有针对性地予以重点督促、个别指导。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的好,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生关系沟通变得更顺畅,课堂效率就更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