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x半自动模切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半自动模切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S4
版本:生效日期:
页数:共5 页受控状态:
拟制部门:监察部门:
模切生产流程图:
1.目的
为规范半自动模切机操作,正确使用及维护生产设备,以达到提高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障人生、设备安全,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生产车间的xxxxxxxxxxxxxxxx型平压压痕切线机的使用、维护及安全生产工作。
3.内容
3.1接班时的检查工作
3.1.1接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到岗参加班前会议,接受工段长安排当天的工作及其他注意事项。
3.1.2交接班双方必须在岗位对口交接,严禁在路上或门口等岗位以外的地方交接班。
3.1.3接班人员应向交班人员详细询问上班生产情况;设备运行情况;正加工、待加工产品情况及当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3.1.4检查工、用具、附件是否齐备完好,是否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
3.1.5仔细检查模切机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等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
3.1.6确认交接班记录:工作场地、设备、门窗等清洁卫生状况是否属实,设备是否润滑良好及设备完好情况等,严格做到上不清下不接。
3.2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3.2.1主机手的准备工作
3.2.1.1检查机器的操作箱是否置于机台的正前方。
3.2.1.2仔细检查模切机的总电源开关及各控制开关是否处于非工作状态,各控制开关是否灵敏。
3.2.1.3再次对设备进行检查,对各润滑点加润滑油(脂)进行保养工作。
检查各零部件
是否松动,有无异常情况等,如有,应立即上报工段长并通知机、电修理工进行检查维护。
3.2.1.4上述检查完毕后,在确认机台旁无人的情况下,合上总电源开关,按下启动按钮,待飞轮运转稳定后(2分钟)按下压切按钮,机器运行,观察机器运转是否平稳,有无较大的振动和异常声响。
如有,应立即上报工段,并迅速通知机、电修理工检查无问题后方可开机生产。
3.2.1.5逐次推动龙门架、前方护架、三角形摆杆、脚踏开关反复检查紧急刹车动作是否灵敏、正确、可靠,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并通知机、电修理工进行检查无问题后方可开机生产。
3.2.1.6将压切方式选择开关分别置于单张压切、连续压切、打开延时压切位置上,检查功能是否正确协调。
3.2.2辅助工的准备工作
3.2.2.1清理打扫工作区域场地卫生。
3.2.2.2将放置成品的托盘以及边料筐整齐的放在工作位置上,作好生产准备工作。
3.2.2.3将待模切半成品拉向模切工作区并注意其方向一定要一致。
拉板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因倒塌等导致损伤半成品。
3.2.2.4报告工段长所需要物料,并由工段长负责开票值班经理审核后自己或指定专人领取当班所需的物料。
3.3将3.1及3.2的内容检查完毕并确认无误后,进行操作前的挂板、垫板工作。
3.3.1依据生产计划要求组织生产,并持该品种工艺图纸到制模室领取模板,按工艺图纸尺寸要求及模切机平台螺杆孔距钻好模板孔眼。
3.3.2按正常开机顺序接通主机电源打开主机操作平台,然后切断主机电源,开始挂板。
3.3.3将模板固定在模切机上。
注意:模板必须紧固可靠,无松动迹象,并且固定用螺杆不能高出模板平面,以免损伤成品。
3.3.4在模切机钢板下放1-2张瓦楞原纸。
3.3.5放置一张单纸于平台上,按正常操作程序开机模切一次。
检查模切效果并针对未切断地方用牛皮粘胶带粘垫找平。
3.3.6将粘垫有牛皮粘胶带的纸模放于钢板下,锁紧钢板。
3.3.7将压切选择开关置于单张压切位置,取一张试机板并依据工艺图纸及彩稿要求进行校正定位。
位置校正好以后,开机模切一张,并检查模切效果,对未切断地方再次进行补垫,直至达到模切效果为止。
3.3.8垫板过程中注意:不允许直接在平台钢板上粘垫,并且垫板深浅适中,既要保证切断效果,也要保证钢板不被过度损伤。
3.4首检与自检
3.4.1在准确定位及达到能完全切断的效果后,开机模切一张,并依据质量检验要求对其进行自检。
3.4.1.1进行投料检查,检查规格尺寸十分符合要求,投料方向是否一致。
3.4.1.2依据工艺图纸要求,检查全部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4.1.3依据工艺图纸及彩稿要求,检查印刷位置及印刷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3.4.1.4检查压痕线深浅及翻折效果。
3.4.1.5进行成型检查:可折合成型,也可拿到钉箱处试钉一只检查效果。
3.4.2自检的同时必须通知现场专职检验员进行首检确认。
3.4.3自检发现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工段长及当班专职检员并迅速反馈至上工序,要求其纠正,在得到上级的处理意见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4.4在自检合格及专职检验员首检合格后,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3.5模切作业
3.5.1模切辅助工将待模切半成品整齐的码放于机台右手边的待模切平台上,并且保持半成品的基准方向完全一致。
3.5.2主机手将压切方式选择开关置于连续压切位置,即可开机模切压线。
3.5.3右手将待模切纸板提起并迅速置于操作平台上,左手迅速将已模切半成品提出并整齐的放于机台左手边的撕边工作平台上。
3.5.4辅助工立即展开撕边作业,撕下的边料必须立即放进边料筐内,并注意随时保持工作场地清洁卫生,保证待模平台上半成品的随时供应。
3.5.5生产过程中,机手与辅助工均必须随时注意产品的质量状况,对存在问题的产品必须剔选出来并整齐的码放于一边,并且将可以进行补救的产品单独区分开来。
3.5.6辅助工在撕边、打孔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要将成品撕破、打烂,并且尽可能剔选出不合格品。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现象及时反馈给主机手要求纠正。
3.5.7生产出的成品必须堆码在木托盘上,堆码必须整齐、美观,不得歪斜甚至垮塌,并且堆码高度要求统一1.6米高(含木托盘高度)。
3.5.8对于需要打包的产品,打包应打紧牢固并且注意不要损伤产品。
打包用捆扎绳的使用按
xxxxxxxxxxxxxxxx之规定执行。
3.5.9对于当班当批次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需要进行补救的,必须在当批次结束时补救完毕,以保证其能随同入库或随同流向下工序。
3.5.10对于操作过程中发现的因为原纸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不合格品,必须按材料厂家区分,统一收集后返回车间指定的存放地点,便于统计和处理。
3.5.11每班交四次边料。
边料必须拉进废品库后将边料下掉并将木托盘拉回原处。
当班废次品应分品种统计并单独区分,拉向指定的交废地点清点数量核实后签字确认。
废次品必须按要求堆码在指定区域,并将托盘拉回原处。
3.5.12同品种完成以后,必须立即清理现场以避免有好的成品遗留,并立即填写生产记录。
3.5.13作业记录的填写必须详细、工整、规范、没有污迹和涂改,并且保持记录的完整性,不得随意损毁、坏。
作业记录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具有可追溯性。
3.5.14每班必须在下班前15分钟提前结束工作,整理现场并清洁润滑设备,保证准点将机台移交给下一个班。
3.6生产过程注意事项
3.6.1如果操作者不能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完成手工续纸工作,则可将压切方式选择开关置于“打开延时”工作状态。
延时长短可通过延时选择开关在0-8秒钟内任意确定。
3.6.2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续纸位置未摆正,或未及时把已经压切的成品取出,而压架已向闭合位置接近时,为避免产生废品,需要重新摆正纸板或取出成品时,应迅速推动龙门架或前方护架或三角形摆杆或脚踏开关进行紧急刹车,并切断主机电源,待重新摆正纸板或取出成品后再按正常操作顺序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待飞轮运转稳定后再按下压切按钮,继续生产。
3.6.3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纸板厚度,保持产品的强度受到尽可能小的损伤。
模板弹垫的安装必须保证纸板边缘刀口处瓦楞形状不受损
3.6.4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至少每2小时必须对设备各运转部位进行点检及巡检,通过操作者感官判断设备是否有较大的振动,零部件有无松动,运行有无异常响声和异常气味等,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如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机、电修进行检查或维修处理。
3.6.5在使用过程中,任何形式的停机处理问题,都必须切断主机电源以后方可操作。
4.安全注意事项
4.1在生产过程中,部门经理应每周不定期对模切机抽检两次;值班副经理、车间主任每天必须检查一次;工段长必须每5小时检查一次;电工、机修工每班必须检查一次。
所有检查工作必须填写相应的记录。
4.2未经培训人员严禁上机操作。
4.3各安全设施不齐全严禁开机。
4.4各控制按钮、安全开关失灵严禁开机。
4.5装拆模板必须切断主机电源。
4.6非操作期间,严禁人为将各微动开关、安全开关置于工作位置。
4.7严禁拆卸模切机防护网罩,保持设备清洁、润滑良好。
4.8保持工作场地清洁卫生、无杂物,严禁脱岗、串岗,发现问题立即停机处理。
5.质量记录
5.1 《值班记录》
5.2 《模切、裱纸、压线、钉箱工序(机台)作业分解计划完成记录表》
5.3 《安全检查表》
6相关文件
6.1 Q/FTJT.JZWL001-2020《瓦楞纸板》
6.2 Q/FTJTJZWL002-2020《瓦楞纸箱》
6.3 Q/FTJTJZWL008-2020《工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