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名著中考复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名著中考复习题

初中语文(部编版)名著阅读练习(七年级)一、《朝花夕拾》(七年级上册)1.根据以下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人物的名称。

(6分)(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2)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3)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4)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5)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6)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答案:(1)范爱农(2)藤野先生(3)寿镜吾先生(4)陈莲河(5)阿长(6)衍太太2.读名著,我能行。

请结合下面题目的要求介绍《朝花夕拾》。

(5分)(1)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内容,补充下列句子。

(2分)读名著,我们能学习到人物的高贵品质,如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我们能学到他嫉恶如仇的高贵品格;读名著,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片柔情,如鲁迅《朝花夕拾》里讲述的,。

答案:(1)示例:阿长的故事,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恩和怀念。

(2)①治学严谨和蔼可亲没有民族歧视②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

而严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

③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

3.你作为学长,将要对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

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5分)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我”与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我”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我”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④和⑤,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题目的序号填在①②③对应的横线上。

(3分)A.《狗·猫·鼠》B.《阿长与<山海经>》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2)在第④⑤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短语。

(2分)答案:(1)① A F ② I J ③ D E (2)深沉的情感理性的批判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5分)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本段文字选自《狗猫鼠》,《狗猫鼠》选自鲁迅描写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集,共篇。

(2分)(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此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朝花夕拾》十(2)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5.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5分)(1)《》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其中《》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日本求学的一段生活。

(2分)(2)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这本名著,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3分)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答案:(1)《朝花夕拾》藤野先生(2)C6.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5分)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1)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选段中的“他”是,在作者印象中,他是一个的老师。

(2分)(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答案:(1)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藤野);治学严谨,对“我”友好尊重,关心“我”,不歧视中国学生。

(2)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

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7.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4分)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刀。

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

请阅读下表,完成表格。

(3)热情好客纯朴善良(4)《父亲的病》8.名著阅读。

(5分)(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

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2分)选择和,篇名分别是《》和《》。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3分)答案:(1)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五猖会③无常(2分,每项1分)(2)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理性的批判:【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9. 名著阅读。

(5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2 分)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2)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3分)答案:(l)C(2 分。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给我们讲美女蛇的故事10.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问题。

(5分)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

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百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1)文段选自(书名),作者是。

(2分)(2)文中的“他”指的是,他是一个、的人。

(3分)答案:(1)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书名),作者是鲁迅(周树人)。

(2)文中的“他”指的是范爱农,他是一个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人但穷困潦倒的人。

11.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的题目。

(1)《朝花夕拾》里有不少与读书有关的叙述,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①“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赶紧去接过,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②“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

篇名:①②(2)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答案:(1)篇名:①《阿长与<山海经>》②篇名:《五猖会》(2)示例:①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的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

②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12. 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填空。

(6分)(1)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2)他是梁山好汉,江湖人称“黑旋风”,挥一双板斧,勇猛无比。

找按时,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的诏书,杀了钦差……(3)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生活。

他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

⑴作品:;“他”叫⑵作品:;“他”叫⑶作品:;“他”叫答案:⑴《骆驼祥子》祥子⑵《水浒》或《水浒传》李逵⑶《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二、《西游记》(七年级上册)1.根据相关名著,回答下列问题。

(5分)(1)1957年5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某议会代表团时,曾指出中国有个最革命的孙猴子反对玉皇大帝的专制。

作为终生致力于“打破一个旧世界”的革命者,毛泽东非常欣赏孙悟空“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精神。

你觉得下列《西游记》的情节中哪一项最能体现以上精神?()(2分)A.孙悟空大战红孩儿B.孙悟空大闹天宫C.孙悟空偷吃人参果D.狮驼岭大圣斗三魔(2)著名文学评论家周汝昌先生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中国的四大名著:忠、义、诚、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