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2 .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慎将透镜上沿弄掉了一块,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烛焰通过此凸透镜在屏上成的像是残破的B.烛焰根本不可能在此凸透镜上成像C.烛焰通过此凸透镜在屏上成的像不受任何影响D.烛焰通过此凸透镜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的亮度会有所减弱3 .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线进入眼睛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4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5 . 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B.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一定是由于电路中用电器过多,实际功率过大引起的C.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是为了防止漏电而采取的保护措施D.保险丝一般选用电阻比较小,熔点比较低的合金制作而成6 . 如图是人的眼睛结构示意图,眼睛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这部相机出问题,下列关于眼睛与视力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C.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视力D.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不发生变化7 . 如图所示的“眼睛”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与矫正远视眼相符的是()A.B.C.D.8 . 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9 . 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A.纸的散热性能很好B.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D.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10 . 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C.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远视镜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折射矫正视力的11 . 在如图的四个图中,相关作图正确的是【】A.投出去的篮球B.通过透镜的光线C.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D.杠杆的力和力臂12 . 如图所示的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A.照相机B.望远镜C.自行车尾灯D.放大镜13 . 下列生括中的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使用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时,一般要接三孔插座C.秋天早晨出现的雾,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资源14 . 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15 . 下列关于视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视角越大,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B.视角越小,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C.视角过大或过小,我们都无法看清物体D.视角的大小与我们能否看清物体无关二、填空题16 . 在下图中,________图(填“甲”或“乙”)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远视眼应配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远视眼明视距离________25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 . 次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纸板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至纸板上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测得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2)将该透镜和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这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的像(填“放大”或“缩小”),利用透镜的这一成像特点,人们制成了__________.18 . 李东同学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如图.这两个像是______ 像(填“实”、“虚”),是______ 面镜(填“平”、“凸”、“凹”)所成的像.其中较大的像是镜片上离李东较______ 的玻璃面(填“近”、“远”)所成的.19 . 一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________.这种仪器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透镜.20 . 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下面的问题:(1)如图所示,_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眼睛与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选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

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做的眼镜。

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

22 . 请你从如图所示两幅图中正确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_______;矫正远视眼的是______。

(填“甲”或“乙”)23 .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人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应戴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24 . 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现象;“疑水浅”实际上看到的是光的_____现象而形成的_____像;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是光的_____造成的.25 . 2018年6月6日是第23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爱眼日宣传主题为“科学矫正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

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图中的_____图,应该配戴由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26 . 如图是四川大熊猫基地的幼崽开放日活动,亲临现场的小朋友们可以通过望远镜观看萌萌的大熊猫,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的镜头,熊猫通过物镜成倒立、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电视观众也可以通过电视机可以看到熊猫,电视机屏幕的每一个显像单元都由_______、红、蓝三种颜色构成。

三、实验题27 . 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小兰、小宇等同学研制使用了“水滴显微镜”。

具体探究过程如下:A.如图甲所示,通过小水滴可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白纸上的箭头倒立的像。

B.如图乙所示,再用一个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作为目镜观看水滴下面的箭头,缓慢调节凸透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就会看到箭头放大的像。

C.最后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盐粉、昆虫翅膀等,看到的景象令人惊异。

(1)探究过程中“小水滴”相当于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小宇等同学通过小水滴看到的是箭头(______)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A.正立、放大的虚像(2)缓慢调节凸透镜与小水滴之间的距离,就会看到箭头被放大的像。

这里调整的目的是________。

(3)若用眼镜代替凸透镜,在家里完成上述实验,应该选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该眼镜的度数约为______度。

(眼镜的规格常用“度”表示,其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作单位)倒数的100倍)28 .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__.(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像.(填像的性质)(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4)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___.(填符号)四、简答题29 . 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用硬纸板、一只透镜、半透明纸、剪刀等按照课本的指导做了一个模拟照相机,看到半透明纸上倒立物体的像,小明心里很高兴,可是他要想在半透明纸观察到正立的物体的像,又找来一个小平面镜、利用剩下的硬纸板等材料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请说明他是如何做的.说明做法、结构、使用(提示:参照投影仪成像原理配图说明)做法:______结构: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