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和眼镜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
的。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过程
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
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精
神。
2.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去
解释或联想某些生活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情感
态度
1、使学生具有眼保健、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
用眼卫生。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
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
点
眼睛的构造及视力矫正
教学难点1、近视眼及其矫正。
2.远视眼及其矫正。
解决办
法
教师讲解和学生动手相结合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什么) 落实方式
(方法与手段)
设计意图
(为什么这样
教)
一、复习导入(5分)
二、研读目标(2分)
三、自主学习(10分)
四、合作探究(15分)
五、当堂检测(5分)
六、小组评价与课堂小结(5分)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每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用来观
察周围的事物,获得信息,眼睛
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呢?患有近视
和远视的人要佩戴眼镜是怎样矫
正视力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眼
睛和眼镜。
(一)眼睛
1、问题:眼睛就好像一架照相机,
眼睛是如何看物体的呢?眼睛的
构造是怎样的呢?
在学生说出内容基础上通过播放
课件讲述: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
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
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
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
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
通过学生熟悉
的问题引入新
课,激发学生的
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理论
联系实际的能
力
培养观察和理
解能力
通过问题激发
学生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理解
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
探究能力
学生进一步理
解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1、让学生试着分析远视眼观察到
的现象
生回答:只能看清远处物体而看
不清近处物体。
总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
太弱,近处一点的光未汇
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
上(即汇聚在视网膜后)
2、如何使近处的光成在视网膜
上呢?
学生用简单器材做探究实验
3、远视眼的矫正
汇报实验结果:必须加一个光学
元件对光起会聚作用----凸
透镜
练习册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2
分)
板书设计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