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物流案例分析
C:
产品入库流程图:
C:
产品入库流程图解析:
(1)在该季节产品上市之前4个月,Inbound部门根据预算、产品需求的紧急程度、 提前期,确定是否需要修改工厂采购订单的运输方式。 (2)在产品上市之前2个月,制造工厂完成产品的生产,工厂将产品交给物流服务 提供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在自己的信息系统中,创建电子的运输文档和电子运 输通知单。同时,物流服务提供商系统中的信息,通过电子数据交换,传送到 耐克的系统中。 (3)产品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航空/航海/公路等),运送到耐克的分销中心。 (4)耐克的分销中心根据交换过来的电子运输通知单,做产品入库。
在中国发展历程:
1980年,NIKE进入中国,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NIKE 生产联络代表处。之后,NIKE秉承“Local for Local”(在哪里,为哪里)的观念,不仅将先进技术引 入中国,而且全心致力于本地人才、生产技术、销售 观念的培养,取之本地,用之本地,在中国取得了飞 速进展。 1996年,正式在中国成立了全资子公司NIKE(苏州)体 育用品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设 立分公司(香港也于2002年1月作为分公司并入中国区 )。 2002年5月,NIKE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NIKE蝎斗3 对3足球赛,数百支青少年球队在广州、上海、北京 三地分别角逐14、16、18岁三个级别的奖牌。这是 NIKE公司为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做出的又一盛举。 2002年7月 NIKE特邀被冠以“放客博士”之称的 NBA巨星文斯卡特来京,卡特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支持 中国青少年篮球事业的发展并代表耐克公司向中国篮 协捐赠篮板。 2002年8月,耐克将会赞助一批代表美国自由篮球文 化的“街头炫技篮球少年”来中国,跟中国的同龄人 切磋球技。
日本及韩国 由于日本的地价高,他们计划建造高密度的配送中心,这样更适合采取先进的配送中 心控制系统——ASRS。同时也巩固了韩国的配送中心,以支持其在国内的市场。 中国 在中国销售的NIKE鞋90%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在中国境内生产的NIKE鞋95%返回 美国市场销售。NIKE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模式是以代理经营为主,少部分业务自己开店 经营。NIKE公司中国办事处每年在上海开两次订货会,根据中国市场销售情况以及公 司总体经营方针,制定每个代理公司的配额,每个代理公司再根据自身情况订货。各 个代理公司自备车辆,到NIKE公司当地的办事处仓库提货,运往自己的仓库,再运往 代理公司的各个店铺。这部分运输、仓储是代理公司自行完成的,运输、仓储费用是 代理公司承担的。各个专卖店与代理公司的联系方式以电话传真方式为主;代理公司 有自己的库存管理系统、仓库内人工搬运,自备运输车辆。
存在问题:
1、订单数量巨大,人工难以实现全面处理 2、自建物流成本大,降低企业经济效益
建议:
1、及时更新系统,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计算机为主,人工为辅,减少 人工数量 2、建立集中式大型仓储基地,或者采取租赁仓库的形式,节约成本
六、总结
无论从工作效率和 服务水平上说,耐克的 物流系统都是非常先进 高效的。其战略出发点 就一个消费地域由一个 大型配送中心来服务, 尽量取得规模化效益。 耐克还非常注意物流技 术的进步,积极采用新 的高效的科技,新的科 学的管理方法,来降低 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高效的物流管理, 降低了经营成本和库存 管理费用,最终成就耐 克的“运动王国”。
(2)难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分销中心的库存进行管理。
(3)难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向客户提供高水平的客户服务。
四、NIKE全球矩阵式结构
欧洲、中东和非洲区
美国区
40
40
亚太区 美洲区
80
45
全球总部 区域总部 国家、地区总部
三个阶段 市场复杂 发展当中 物流业务外包 UPS
五、NIKE物流存在的问题
NIKE物流的战略目标
两个最小化
• 最小化成本 • 最小化库存风险
。准确的数量
。 准确的产品 。准确的地点
四个准确。准确ຫໍສະໝຸດ 时间三、NIKE的供应链时间表
Thank You
A
16个月
产品计划
外包与制造 B
C
产品入库、 分销与出库
A:
产品创作:
A:
需求计划:
A:
供应计划:
B:
产品外包:
B:
二、耐克物流业务概述
NIKE全球矩阵式结构
从纵向来看,耐克的全球组织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全球总部,区域总部和国家/地区总部。 按照地理位置和市场特性,耐克将全球划分为四大区域。
US
EMEA
AP
American
因此它的物流系统也分为四大区域,各区域有各自特点:
美国 主要在孟菲斯仓储基地,使用最先进仓储技术,保证美国本土的商品仓储。 2000年前后,耐克公司又投资7700万美元对孟菲斯配送中心进行了升级扩 建,使其吞吐能力提高了150%。
耐克公司物流分析
姓名:闫涛 学号:10090048 班级:10工商2班
目录
1、NIKE公司简介.
2、NIKE物流业务概述 3、NIKE的供应链时间表
4、NIKE全球矩阵式结构 5、NIKE物流存在的问题
6、总结.
一、耐克公司简介
1908年,马萨诸塞州的利恩建了一个制鞋厂,使当地的制 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那里工人不再是独立的做 nike鞋,鞋的每个制作环节都由一个受过训练的专人负责。 生产线开始形成。起初的nike板鞋仍然是订做的,但为了 使工人在淡季有事可干,鞋坊老板开始做没有预订的鞋。 这些鞋被称作待售鞋,摆在当地商店的橱窗里。2009年初 陈冠希的Clot品牌与耐克 (Nike) 的联名新款红色中国鞋 Clot×Nike AIR FORCE 1 在上海一上市,即成为疯抢对 象。在美国,有高达七成的青少年的梦想是有一双耐克 (Nike) 鞋。 1958年,当时的创办人费尔.奈特奥勒岗(Oregon)州立大 学田径队选手,毕业后返乡任教于波特兰。 1964年,耐特与他的教练鲍尔曼各出资500美元,成立了 运动鞋公司,取名为Nike。 1972年,NIKE公司正式成立。其前身是由现任NIKE总裁 菲尔· 耐特以及比尔· 鲍尔曼教练投资的蓝带体育公司。
C:
产品分销与出库:产品分销与出库,是录入客户的订单,制 造出来的产品进入分销中心后,系统给订单分配库存,分 销中心按照分配的库存,进行拣货和产品运送包装,最终 将产品递送给客户,并收取客户费用的过程。 挑战:从产品分销与出库过程来看,耐克面对的挑战主要三 个方面。 (1)难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客户的订单进行有效的管理 。
欧洲 NIKE在欧洲也加强了物流系统建设。NIKE在欧洲原有20多个仓库,分别位 于20多个国家。这些仓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这使得NIKE的客户服务无法 做到非常细致。另外,各国家的仓库只为本国的销售备货,也使得其供货灵 活大打折扣。经过成本分析,NIKE决定关闭其所有的仓库,只在比利时 Meerhout建造一个配送中心,负责在整个欧洲和中东的配送供给。该中心 于1994年开始运营。后来随着NIKE在欧洲市场的迅速扩大,流量很快就超 出了配送中心的供应能力,NIKE决定扩建其配送中心。耐克与Deloitte公司 共同制定了欧洲配送中心建造、设计和实施的运营计划。这个配送中心有着 一流的物流设施、物流软件及RF数据通讯,从而使其能将产品迅速地运往欧 洲各地。
产品创造:
C:
产品入库: 产品入库,是将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运送到 耐克各个国家/地区的分销中心的过程。
挑战:从产品入库过程来看,耐克面对的挑战主要有两个 方面。
(1)耐克无法及时知道运输状况,比如离港时间、预计到 港时间、通关状态等。 (2)耐克的系统不能与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 从而导致信息不能在耐克与物流服务商之间进行数据共 享。
Thank You
谢谢!
耐克物流系统特点——仓储自建,运输外包 对于NIKE公司来讲,自己不做运输,运输环节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的, 运输费用只承担从产地到地区性办事处仓库这个环节,仓储是办事处自行 管理。仓库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总公司直属店的仓库,并不是每一家代理 公司的仓库;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中转仓库,产品从产地运到区域仓库后, 代理公司马上会来提货运往自己的仓库,所以是做中转库使用。各个代理 公司自备车辆,到NIKE公司当地的办事处仓库提货,运往自己的仓库,再 运往代理公司的各个店铺。这部分运输、仓储是代理公司自行完成的,运 输、仓储费用是代理公司承担的。 对于原来就比较注重物流,且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的企业——NIKE来说,主 要是对其原有的物流系统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而对于ADIDAS, 则主要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采取何种战略,主要取决于 改造和外包二者的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对公司的长期影响。但对于新型商 业模式,如B2C,由于其物流作业复杂、琐碎等原因,他们都选择了外包 的形式,以降低服务成本并获得良好的顾客服务。 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 服务水平,NIKE的物流系统都是非常先进高效的。其战略出发点就是一个 消费地域由一个大型配送中心来服务,尽量取得规模化效益。NIKE还非常 注意物流技术的进步,积极采用新的高效的科技,新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来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