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中植物选择与配置
目录
引言 (3)
1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 (3)
1.1 应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 (3)
1.2 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 (3)
1.3 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4)
1.4 具有发达的根系和较强的输氧能力的植物 (4)
1.5 注意多种植物的组合 (5)
1.6 经济价值和景观效果好 (5)
2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及配置 (6)
2.1 人工湿地植物类型及计量方法 (6)
2.2 人工湿地植物种类 (8)
2.3 人工湿地植物的配置 (9)
人工湿地中植物选择与配置
引言
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吸收、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还能形成景观要素、美化环境。
但不同的湿地植物生活习性、去污能力等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湿地植物的科学选择以及合理配置是人工湿地的功能与作用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对污水处理效果和景观要素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人工湿地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适宜的湿地植物不仅可以提高污水净化效果,方便后期管理,而且能增加景观效果。
1 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
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受地域和自然条件影响最大、最难控制的因素之一。
同时,湿地植物的差异会显著影响湿地的净化效果,因此植物的选择对提高湿地的净化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1 应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环境背景,存在地域的差异和特殊性等,这些均是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植物选择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必须做到因地制宜,最起码要使所选植物能在该地区正常生长,适合当地的立地条件。
一般地,多选用当地适宜种植和移栽的植物。
王庆海等对北京地区常见9种水生生物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生活力进行研究,表明水生鸢尾应为北京地区首选人工湿地植物,菖蒲、香蒲和荻等次之,泽泻和芦竹在人工湿地中不能越冬成活。
四川地区以选择灯芯草作为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是适宜的。
灯芯草是武汉及北纬30地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较理想的水生植物,但在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因不能适应当地生境而遭淘汰。
1.2 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
由于人工湿地中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和接触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的
污染物,抗逆性较差的植物将直接影响污水净化效果。
因此,除了选用耐污能力强的水生植物外,还要选择一些抗逆性强(包括抗病虫害能力、耐盐性、耐高温性以及耐寒性等)的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正常生长,保证污水净化效果和景观稳定性。
此外,人工湿地中由于污染物的存在植物容易滋生病虫害,抗病虫害能力不仅直接关系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
同时,为了兼顾景观效果和稳定性,应选择一些生命周期较长、生长稳定并易于管理的植物。
1.3 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净化处理技术,而湿地植物可以吸收、富集、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能有效地净化水体,是人工湿地系统发挥生态净化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同湿地植物的去污能力以及净化效果均不相同。
因此,在筛选水生植物时,根据湿地特色、水体污染类型及程度,选择去污力强、净化效果好的湿地植物,这样的水生植物在污染较重的水体可以较好的存活,并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通常根系比较发达、生物量较大的水生植物,不仅能够稳固湿地土壤、保持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改善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提高生物降解速度。
高吉喜等选择了7种湿地植物研究后发现,慈菇和茭白的综合净化率最高,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就可以考虑选择这些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1.4 具有发达的根系和较强的输氧能力的植物
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植物从污水中吸收更多的营养来形成自身的物质;同时,发达的根系在水中形成水流通道,在根部能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另外,发达的植物根系可以分泌较多的根分泌物,Anderson等人的研究表明:植物根际的分泌物可以促进微生物转化,加速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不同种类植物根系伸展能力不同,旱伞草和香根草的分孽及根系伸展能力最强,其次是芦苇、芦竹,香蒲、美人蕉和灯心草根系生长较为缓慢,伸展较浅。
人工湿地植物的输氧能力也很重要,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一部分通过植物气腔进入根部,满足根部呼吸的需要;另一部分传到外部环境,使好氧性微生物的活动加强,进而加快有机物的分解速度。
1.5 注意多种植物的组合
园林设计中不同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可以美化视觉,空间的利用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合理搭配人工湿地植物,在视觉上呈现相互衬托,错落有致的景观。
同时,植物的搭配种植,能过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加以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与半完全自我循环。
另外,多种植物能够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保证物种多样性,对病虫害的防治也有很好的效果。
在对植物进行搭配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两种植物对光、水、营养物质及空间等资源的竞争问题,另外也要考虑是否存在植物么间释放的某种化学物质会对另一方或周围环境有所影响。
Hoagland 等对芦韦、香蒲、水葱等的研究结果发现宽叶香蒲、水葱、苔草等植物枯萎腐烂所产生的化感物质对芦韦生长与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因此,在植物的搭配上,需要考虑仔细选择适宜的植物相间种。
1.6 经济价值和景观效果好
人工湿地虽然是作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它的重点是去除污染物,但是被选植物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却不能低估。
近几年来人工湿地植物在完成去污任务的同时也体现出它的经济价值,黄时达等在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四川黔江地区白岩煤矿坑酸性污水和生活污水的研究中指出灯心草是适宜的湿地植物,不但因为灯心草具有较高的污染净化能力,而且也是四川农民经常栽种的经济作物,可以用于编织草席出售,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在人工湿地中广泛应用的芦苇也是一种很好的工业原料,可以作为造纸、建材等原料。
芦苇茎叶含有10种较高的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因此也是喂养牛、羊等家畜的很好饲料。
在进行人工湿地的设计时,除了作功能、生态和美学的考虑外,还应该注重其经济价值。
景观生态价值是人工湿地的重要优势之一,因而可以引入园林设计理念,将人工湿地建设与营造生态园林融为一体,将污染治理与景观功能相结合。
在选择植物时,不应仅仅考虑植物独有的观赏特性,而应根据湿地特色、水体污染类型及程度、植物生长特点以及生态安全性等,选择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可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可以考虑不同色彩植物之间的搭配、不同花期植物的搭配、不同层次之间的搭配等,创造赏心悦目的湿地景观环境,实现污染治理和环境美化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