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联特点、要素

对联特点、要素


平 仄 练 习
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 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 促、 急、 收、 藏的 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闽南方言,仍 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闽南方言, 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 其歌曰: 其歌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 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2、对出下联: 、对出下联: 思建设祖国责任, 思建设祖国责任,远离毒品 ,
念报答父母恩情, 珍爱人生。 念报答父母恩情, 珍爱人生。
内 容 相 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 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 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果说的内容互不关联,就 叫“对开”。 春来眼际,喜上眉梢。 对开” 春来眼际,悲上心头。 春来眼际,悲上心头。 故乡千里月同此, 故乡千里月同此,十年劳碌又一天 。 一江春水向东流,两河秋波朝北动 。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否则,就叫合掌。
来看最佳酒 共赏绝妙诗
铁肩担事业 妙手绣江山
在劳力上劳心
碧树红花相掩映 竹轩兰砌共清虚
万壑烟云留槛外 平天风竹拂窗来
如湖北黄鹤楼联
判 断 对 联 结 构
太白无诗, 太白无诗,独留千古恨 长安不见, 长安不见,更上一层楼
墙上/芦苇,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借对: 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
借 对
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借对分借上与借下 两种。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借上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借下
正 对、 反 对、 串 对
根据上下联在意思上联系的不同,对仗 又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正对、反对、 正对: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 正对: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 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反对: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 反对: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 如河南函谷关犹龙阁联: 未许田文轻策马,愿闻老子再骑牛。 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 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分别独立出来 都没有意义 。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
冬去 山明 水秀 ,春来 鸟语 花香 。 (平仄 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仄 平 风似 剪刀 花似 锦 ,雨如 银线 柳如 烟 (平仄 仄平 平仄 仄,仄平 平仄 仄平 平) 仄 峨眉山天门石对联 : 吾门自信云舒卷;(陆游) 吾门自信云舒卷;(陆游) 仄
片心高与月徘徊。(范仲淹) 平 3、句脚平仄安排:上联仄收、下联平收。 句脚平仄安排:上联仄收、下联平收。 4、句式的判断:一副联是平声起头还是仄声起 、句式的判断: 头,并不是去看第一字,而是要看第二个字, 因为汉字多以两字为一个音节,而且音节的重 点一般落在第二字的上面。单位。
词 类 相 当
一二三数之类也,东西南北方之类也,青赤 玄黄色 之类也,风雨霜露气 之类也,鸟兽草木 物之类也。 诗词中数目、颜色、 诗词中数目、颜色、方位各自成一类。 “孤”、“半”等也算数目,这三类词很少跟别 的词类相对;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连 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绵词只能跟连绵词相对, 绵词只能跟连绵词相对,而连绵词中又分名词性 (如鸳鸯、鹦鹉等)、形容词性(如逶迤、磅礴 等)和动词性(如踌躇、叮咛等),不同词性的 连绵词,一般也不能相对;专有名词只能跟专有 专有名词只能跟专有 名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相对 古代还将名词分成若干小类,如天文、时令、 地理、宫室、服饰、器皿、植物、动物、人伦、人 事、形体等。所谓“词类相当”,也包括不同小类 不能混对。 酒香清明后, 茶贵谷雨前。
2、分析峨眉山报国寺联的平仄: 分析峨眉山报国寺联的平仄:
茶鼎夜烹千古雪, 茶鼎夜烹千古雪, 花影晨动九天风。 花影晨动九天风。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平平
1、平仄交替:一联之内,不能只用平声或仄声 平仄交替:一联之内, 字,应当有规律地交替使用;
春来 眼际(平平 仄仄)喜上 眉梢(仄仄 平平)
判断对联的节奏 峨媚山圣积寺联: 半天开佛阁 平地见人家 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工对与宽对
杜甫《绝句》
乾坤——容我 容我——静,名利 任人——忙。 乾坤 容我 静 名利——任人 任人 忙 (西湖湖心亭联) 国家——兴旺,唱——稻粟 兴旺, 稻粟——丰登。 丰登。 喜——国家 国家 兴旺 稻粟 丰登
七字句的对联, 七字句的对联,一般是每句四拍 山静——水流——开——画景, 鳶飞——鱼跃——悟——天机 。
(1)古人将词分为四大类: 有迹可指) 无形可见) 实字 (有迹可指) 、虚字 (无形可见)
词 类 相 当
似有似无) 半实半虚 (似有似无)、助字 实字对实字, 虚字对虚字, 助字对助字, 实字对实字 , 虚字对虚字 , 助字对助字 , 半实 半虚对半实半虚。 半虚对半实半虚。 ( 2 ) 古汉语专家王力先生在以上分类的基础 上把汉语词分为9 上把汉语词分为9大类: 实字——普通名词;虚字 形容词〈 实字 普通名词;虚字 形容词〈死(体本乎 普通名词;虚字——形容词 )〉、 动词〈 用发乎动)〉 )〉;半实半 静 )〉 、 动词 〈 活 ( 用发乎动 )〉 ;半实半 抽象名词、 副词、 虚——抽象名词、方位词;助字 副词、代词; 抽象名词 方位词;助字——副词 数词、 数词、颜色词 即实对实、虚对虚,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 即实对实、虚对虚,名词对名词、 形容对形容、数词对数词… 词、形容对形容、数词对数词…
毛泽东《 毛泽东《沁园春 雪》:
字 数 相 等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江上下,顿失滔滔”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江上下,顿失滔滔”
七大使人民站起来, 七大使人民站起来, 十二大使人民富起来
袁世凯千古,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对仗的要求
彼 此 对 仗
1、词类相当 2、结构相应 3、节奏一致
对 联
两姊妹,一般长;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同打扮,各梳妆;
对 联 特 点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字数相等 彼此对仗 平仄 相谐 内容相关
一言句: 一言句:墨,泉。 生?死! 二言句:戌狗,亥猪。 二言句:戌狗,亥猪。 绿叶, 红花。 绿叶, 红花。 三言句: 独生子,特种兵。 龙胆草,马兰花。 三言句: 独生子,特种兵。 龙胆草,马兰花。
5、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不论, 六分明。 练习: 练习: 1、分析高考对联题:“荔枝龙眼木瓜,皆 、分析高考对联题: 荔枝龙眼木瓜, 高考对联题 是岭南佳果”的平仄,并对出下联。 是岭南佳果”的平仄,并对出下联。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 。 月季牡丹金桂,
成都杜甫草堂对联
万里桥西宅; 万里桥西宅; 百花潭北庄。 百花潭北庄。
节奏一致
在联律中, 在联律中,节奏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 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 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 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四字句的对联是两拍 宛在, 中央 —— 宛在, 五字句的对联, 五字句的对联,一般是每句三拍 勾留。 一半 —— 勾留。
对 仗 方 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联工对有三个基本要求: 对联工对有三个基本要求: 工对有三个基本要求
一是词类必须相当, 二是结构必须相应, 三是节奏必须相同。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宽对: 宽对: “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沈葆桢题诗史堂
二00五年高考对联题“科学 能致富”,请写出下联。
教育可兴邦
结构相应
(1)主谓结构 (2)联合结构 (3)偏正结构 (4)动宾结构 4 (5)介词结构 (6)方位结构
就是上下联具有相同的语法结构 墙 上 芦 苇,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山 间 竹 笋,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 └─┘ └─┘ └─┘ └─┘ | │ 方位 联合 主谓 主谓 方位 └────┘ │ │ └──┘ │ │ 偏 正 主谓 └┬┘ └───┴─────┘ │ 联 合 └───────────┘ 主 谓 以教人者教己
对联 平仄 交替 与对 立的 方式
长沙爱晚亭联: 西南云气来衡岳 日夜江声下洞庭
其平仄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再看峨眉山万年寺联: 海到天边云是岸 山登绝顶雪为峰
2、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之间相同位置上的字, 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之间相同位置上的字, 平仄应该是相对的。 既上仄下平, 或上平下仄 。 平仄应该是相对的 。 既上仄下平, 或上平下仄。 除了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变通( 如可平可仄) 除了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变通( 如可平可仄 ) 而 外,不能违反。 不能违反。
(3)现代汉语按词性划分为 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 )现代汉语按词性划分为11类 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