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爱阅读主题班会 完 美

我爱阅读主题班会 完 美


中外学生读书量差距:
• • • • • 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64 本; 前苏联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5本; 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21本; 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17本; 而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不到3本。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 • • • • •
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可以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 可以培养思维,提高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 可以陶冶性情,提升品位,使人的心境变得平和,高远。 读书的好处还有很多,你能说几个吗?
袁枚“吃书”
• 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 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 吃者生痴瘤。”袁枚自然是 善吃者。“善吃”就是咀嚼 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读书的名言
• • • • • • • • • • •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7.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9.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 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 者就是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 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 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 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 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 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 中国人,真了不起!” 读了这两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和大家交流?
• 在中国,这个世界性的读书节还未被社会 公众所知晓,更谈不上是节日。据搜狐读 书网站2004年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 日”的人仅占6%,27%的人虽听说过但不知 详情,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 • 1997年1月 ,我国实施“倡导全民读书, 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 • 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 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
•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 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各地的书 店都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一 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巧合 的是,4月23日也是英国著名作家 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著 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
• 它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响应 ,1996年开 始,美国将每年4月定为“全国诗月”; 英国政府接受了“世界图书日”的倡 议,在每年3月6日举行读书节活动。 • “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尤 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 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 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具体活动安排可见群文件)
• • • • • • • • •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你还知道那些有关书的名言?说给大家听吧!
• 4.跳读 这是 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 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 • 5.再读 重 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 6.写读 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 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 还可以怎样读书?你还知道那些读书方法?

1.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 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 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 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 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 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 持读书,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后来由于苦读书, 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读书日相关知识
• 读书节来自美丽的传说 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读书节”,最早 可追溯到1926年西班牙国王首次设立的“西 班牙自由节”。 • 4月13日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 “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 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 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 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 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由此相沿成习。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读书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 从而变得强大。
中国名人书趣

王夫之“嫁书”
•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 生著书224卷。有一年,他的大 女儿出嫁,王夫之高兴地捡起一 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 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 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 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 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 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 • 2.精读 读书要细读多思,反 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 •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 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 “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 用色彩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 充实自己。 •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年 少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我们班的共读书目
《草房子》这本书非常 贴近我们的心灵,有许多都 是我们“城市娃”闻所未闻 的。书中大意是围绕一个叫 桑桑的男孩终生难忘的小学 生活。这本书通过对秃鹤、 纸月、细马、杜小康四个同 学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学 习生活的描写,让我们感受 到 了孩子之间毫无瑕疵的纯 情,以及同学间和睦相处的 感人场景。 你在读这本书时你会像 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旅行,它 也会如同赶路般滋润你渴望 知识的心田,使你感受的生 活的别烦滋味。

认识了这么多,那 么由我来给大家介 绍一本书吧!先来 认识一下作者!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头深 去夜 上就 学要 的起 山床 区翻 孩越 子几 个 山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为了凑齐费用,她要砍大约1000筐这样的柴
读书时间要求:
1. 班级师生共读书籍每天保证15—— 30分钟阅读时间;
2.全校共读书籍《十万个为什么》每天 保证15——30分钟阅读时间; 3.其他课外书籍每周保证两个小时阅读 时间;
友情提醒:
11~12月我校将围绕班级师生共读 书籍和全校共读书籍开展读书感悟 交流会、手抄报比赛及知识竞赛等 读书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准备。

世界读书日在4月23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 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 或缺的部分。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源自西班牙加 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另据图书馆杂志,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 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 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 象征。设立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 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 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 护知识产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