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名称: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年级:二年级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内容由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31页例4及练习七习题。
它是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
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的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我给学生创设了购物的场景,让学生“进入”商店看一看,接着,让学生关注售货员与孩子的对话,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已不成问题。
但在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算哪一步有一些困难。
教学时,可先提出中间问题进行过渡。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借助购物的生活经验及动手实践活动学习探讨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会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和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3.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四、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商店吗?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儿童商店看一看。
出示例4主题图:(题目中设计到的商品都不标出价钱)
售货员阿姨介绍:
20元可以买5只熊猫玩具;买4个钟表要用24元钱。
师:请同学们根据售货员阿姨给我们提供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说出以下答案。
)
如:(1)买一只熊猫玩具多少钱?算式:20÷5=4(元)
(2) 买一个钟表要用多少钱?算式:24÷4=6(元)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呈现例4主题图,把学生带入生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创造了条件,并为后面新知识的学习巧妙地做出铺垫。
二、独立思考,探究新知
1、继续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在和售货员阿姨交流呢,我们也去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你从他们的谈话中了解到了什么呢?
2、小组交流,自主探究
师: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
怎样才能求出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呢?
读了上面这些已知信息和问题,你有什么想法?请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3、汇报交流。
师:要想求出买5两小汽车应付多少钱,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
必须要先知道1辆小汽车多少钱。
引导学生得出:
先求:一辆车多少钱?12÷3=4(元)
再求:5辆车多少钱?4×5=20(元)
师:谁能告诉大家“应付多少钱?”这个问题是分几步来解答的?(两步)师:那么,先解决的什么问题?又解决的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先算出买一辆小汽车几元钱,才能算出买5辆小汽车多少钱。
)
在此,多让几位学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设计意图】: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时间,让他们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独立解答问题,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解题思路。
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引发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5.挖掘资源,归纳算法
师:同学们,刚才阿姨看到你们这么爱动脑筋思考问题,
所以她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请大家注意看大屏幕。
屏幕显示:①27元可以买3个篮球;
②买6个铅笔盒需要18元;
③花28元能买4个羽毛球拍;
④5个地球仪的价钱是40元。
师:谁愿意帮助小明和小红算一算分别一共需要多少钱呢?
出示四种题板:(多套)
买3个篮球,应付多少元钱?
买4个铅笔盒,应付多少元钱?
买5个羽毛球拍,应付多少元钱?
买3个地球仪,应付多少元钱?
师: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然后派一名代表上来选择题板。
小组活动:
(1)继续讨论,列式计算应付的钱数。
(完成后把题板贴在黑板上)
(2)各小组汇报: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答的?
师:同学们,你们所解决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像今天这样根据已知信息求几个物品的价钱,都要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引导学生归纳算法:一般都是先解决买一个物品的价钱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再解决买几个物品的总价钱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不仅能把教材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选择商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归纳解答方法的一系列学习过程。
此活动的创设,不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课堂实践,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这么多实际问题,真是太棒了。
现在老师想把我们学校在美化校园中遇到的问题交给你们来解决,你们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
(1)师:为了美化校园,学校买来许多盆鲜花放在学校门口的两边。
这两边的花摆放有什么特点?
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照这样(教师示意每6盆摆一个图案)摆成一个个漂亮的图案的话,用这些花可以摆几个这样的图案呢?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自己手中的图片先摆一摆,再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
(3)集体订正。
指名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学生摆图片的过程及解答方法。
让学生说说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又解决了什么问题?
(4)师:如果让你们自己来设计,你喜欢用这些花摆什么图案?你打算每几盆摆一个图案,想一想能摆几个图案呢?
(5)同桌交流:边说边摆,并说说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一个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
地探究身边生活中的问题,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学生自己设计图案的环节,注重了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练习七第1题。
(1)指导学生看书
师:仔细观察,男孩和女孩在讨论什么问题?
(2)独立解答。
(3)全班交流,让学生表述解题思路。
2.练习七第2题。
(1)让学生自己看书。
师:谁愿意把题意说一说?
(2)独立解答。
(3)同桌订正,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全体学生讨论。
3.练习七第3题。
(1)投影显示:3把气球,每把8个,一位老师和4个同学,(盖住另外两位同学)。
师: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带来许多气球分给同学装扮校园。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想好后在本上列式解答。
(2)交流订正
(3)投影显示:(露出盖住的同学)又跑来2个同学。
师:谁能再提出一个新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点拨”,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处理好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问题。
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把第三题改编成有趣的故事情节,开拓题目的广度,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
4.练习七第4题。
师:你会自己独立完成吗?
5.想一想,你会解决吗?(发展性练习)
(1)出示问题1:买5个球要多少元?
师:这个问题解决吗?缺少了什么?
再出示信息:3个球要12元。
师:现在能解决问题吗?学生列式解答。
(2)出示问题2:如果每行站5人,可以排几行?
师:这个问题能解决吗?缺少了什么?
再出示信息:每行站4人,可以排5行。
师:现在能解决吗?学生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并掌握利用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问题。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要解决题目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关键是找出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数学信息,如果有一个信息还不知道,就必须先算出这个未知信息。
板书设计
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
一辆车多少钱?12÷3=4(元)
5辆车多少钱?4×5=20(元)
五、教学效果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是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逛超市的事情,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景,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的情景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已不成问题。
但在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算哪一步(即找中间问题)会有一些困难。
知道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是一个大难点,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