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 (3)第2章工程概况 (3)2.1工程总体概况 (3)2.2设计概况 (4)2.3工程质量创优目标 (8)第3章质量管理体系 (8)3.1工程质量创优小组 (8)3.2工程质量创优职责 (8)第4章质量管理制度 (14)4.1施工人员质量教育与培训 (14)4.2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会诊制度、每月质量讲评制度 (15)4.3建立质量计划制度 (15)4.4建立相应的QC小组制度 (15)4.5责权相结合制度 (15)4.6建立测量资料换手复核制度 (16)4.7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验收制度 (16)4.8建立健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管理制度 (16)4.9建立原材料采购制度 (16)4.10建立仪器设备的检定制度 (16)4.11样板、试验段制度 (17)4.12坚持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 (17)4.13三检验验收制度 (17)4.14挂牌制度 (18)4.15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18)4.16建立质量巡视检查和旁站制度 (18)4.17加强成品保护制度 (18)4.18问题追究制度 (19)4.19建立原始资料和质量记录的保存制度 (19)4.20奖惩制度 (19)4.2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第5章质量管理标准 (19)5.1结构工程 (19)5.2建筑装饰装修 (54)5.3建筑屋面 (64)第6章质量保障措施 (67)6.1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7)6.2抗浮锚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8)6.3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9)6.4模板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73)6.5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6)6.6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9)6.7机电预埋管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0)6.8砌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1)6.9抹灰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1)6.10涂料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2)6.11地面砖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2)6.12墙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4)6.13屋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5)6.14门窗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5)第7章资料管理 (86)7.1工程技术资料 (86)7.2创优声像整理与收集 (87)第1章编制依据第2章工程概况2.12.2设计概况2.2.1建筑设计概况223机电概况(1)电气工程(2)弱电工程(3)给排水及消防工程(4)暖通空调2.3工程质量创优目标(1)工程质量一次性交验合格。
(2)确保“成都市优质工程奖”、中建一局集团“精品杯”。
(3)四川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成都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成都市绿色施工工地。
(4)中建一局集团标准化CI “金奖”工程。
第3章质量管理体系3.1工程质量创优小组组长:张自庆副组长:黄潇、周涛、马天宇、杨涛、任龙组员:李开朋孙天人贠海谦、李钊、王才志、谢斗超、姜瑶等3.2工程质量创优职责组长:张自庆副组长:黄潇副组长:任龙副组长:周涛副组长:马天宇副组长:杨涛组员:李开朋组员:李钊组员:王才志组员:谢斗超组员:姜瑶第4章质量管理制度工程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按国家、省和当地有关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验收,建立质量体系和措施。
4.1施工人员质量教育与培训4.1.1项目开工前要针对工程特点,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项目有关部门及人员编写本项目的质量教育计划。
教育计划内容包括集团公司质量方针、项目质量目标、项目创优计划、精品工程实施策划、技术法规、规程、工艺、工法和质量验评标准等。
4.1.2项目经理部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及现场经理负责组织进行教育。
4.1.3参与施工的各分包方各级管理人员由项目质量总监负责组织进行教育培训。
4.1.4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由各分包方组织进行。
责任工程师及专业质量工程师对分包方进行教育的情况予以监督与检查。
4.1.5项目经理部对分包的质量培训实行动态管理。
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及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应有重点的增加对分包单位的质量意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
4.2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会诊制度、每月质量讲评制度4.2.1项目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每周召开一次质量例会(可以在周例会上体现)质量例会主要汇报上周施工的质量情况、质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需要各专业分包单位协助配合事宜;分析上周质量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以及本周施工中所需注意的事项。
4.2.2每周将例会中提出的质量问题进行汇总,及时召集项目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问题进行会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症结和相关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纠正措施方案。
由专人负责落实检查方案、措施的实施,并及时向项目现场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汇报情况,以便做出准确合理的调整。
4.2.3每月底对在施工程进行实体质量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讲评,以《月度质量管理情况简报》的形式发至项目经理部有关领导、各部门、各分包队伍。
简报中对质量好的分承包方要予以表扬,需要整改的部位应明确限期整改日期,并在下周质量例会上逐项检查是否彻底整改。
4.3建立质量计划制度每一单项工程开工前,各施工队均要按施工计划和设计要求制订相应的质量计划,明确技术难点、材料计划、检验、标识、工程试验、质检重点及注意事项等问题,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4.4建立相应的QC小组制度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成立主体混凝土工程、墙面粉刷工程等多个QC 小组,QC 小组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质量员、施工员、班组长组成,按“ PDCA勺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开展活动,针对每次QC活动的分部工程,在每次PDCAS环对人、材料、机械设备、工艺方法、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稳定和提高。
4.5责权相结合制度明确项目班子管理骨干、各个有关职能部门、各个工种操作班组和操作人员在保证质量中所承担的任务、职责和权限。
做到职责上墙、权限明晰,使管理人员各尽其职,保证整个管理机构层次分明、有条不紊,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各个工种操作班组实行经济与质量挂钩制度,真正做到奖优罚劣,以经济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
4.6建立测量资料换手复核制度测量资料,须经换手复核,最后交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批准。
现场测量基线、水准点、控制点及有关标志均需进行定期复测检验,并保存好原始记录。
4.7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验收制度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要有质量管理部组织进行验收。
参加验收的人员包括质量、技术、物资及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
验收内容包括:A、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是否符合采购计划;B、供应厂家的产品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齐全;C、产品现场质量检查,并填写检查验收记录;D取样进行试验,并填写试验报告。
按验收程序收货后分类分批堆放管理,做好标记。
质量检查记录和试验报告保存备查。
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马上清除出场,不得在场内堆放。
4.8建立健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管理制度检查合格、同意进场的材料、成品、半成品要分类、分批堆放,并设立标志和帐卡, 坚持按用途归口管理、发放,不得混杂。
对易潮的物品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
4.9建立原材料采购制度原材料采购需制订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应按施工部门提出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计划、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制订。
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文件包括:A、项目名称、工程使用部位、规格、数量、时间及价格要求;B、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规范、标准;C、工程招标技术要求;D运输和交货条件;E、质量鉴定和检查方法。
4.10建立仪器设备的检定制度测量仪器、检测试验设备、各种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按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进行定期检定。
新购置的和在用的计量器具仪器均应进行检定,取得检定合格证书方能使用。
4.11样板、试验段制度4.11.1工程样板、试验段等由技术部、工程部协调其他部门进行管理;开工前应制定样板工序、试验段清单和计划;项目经理部根据合同约定、规范要求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求,确定工程样板及试验段的范围和类别。
一般工程试验段有:钢筋、模板、基层、面层、管线、装修、安装等刚开始的一部分工作;4.11.2建立分项工程(工序)样板制是保证过程精品的关键程序,是检验施工方法、技术交底、施工部署合理性、准确性的依据,更是预防质量通病、明确质量控制要点的依据。
在分项工程(工序)施工前,由责任工程师依据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以及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组织进行分项工程(工序)样板施工;4.11.3材料样板的报送格式:所有申报的样品,均贴有表明产品名称、类别、型号、供应商的名称。
申报时,应编制申报单,列出样板的数据及相关资料。
监理和建设单位批复后,总承包商将原始记录分发给分承包商。
样板应保留一定的时间,以满足施工中予以比对;4.11.4在样板间、试验段实施前,由项目部技术部、工程部或责任人制定计划和方案,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和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组织施工。
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全程监督、指导。
在施工过程中及完成后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测。
施工完成后连同有关报告报建设、监理单位相关责任人批准和验收。
4.11.5样板或试验段未通过验收前不得进行下一步施工。
试验段所取得的数据作为日后施工的依据及参考。
4.12坚持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程开工前,必须有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功能作用及与其他项目的关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每个工序开工前有施工队主管工程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4.13三检验验收制度4.13.1自检:在每一项工序、分项工程施工完后均需由施工班组对所施工内容进行自检,如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求,由班组长填写自检记录表和报告,提请检查。
4.13.2互检:经自检合格的分项工程,在项目经理部专业质量工程师的组织下,由分包方责任工程师及质量员组织上下工序的施工班组进行互检,对互检中发现的问题上下工序班组应认真及时的予以解决。
4.13.3交接检:上下工序班组通过互检认为符合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在双方填写交接检记录,经分包方责任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项目专业质量工程师要亲自参与监督。
4.13.4规范进行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及隐蔽工程的验收。
4.14挂牌制度4.14.1技术交底挂牌在工序开始前针对施工重点和难点以及施工操作的具体要求,如:应用材料、设计要求、规范要求等在专用技术交底牌上明示。
4.14.2施工部位挂牌牌上注明施工日期、部位、内容、施工负责人、质检员、班组长及操作人员姓名。
对已经施工完毕的部位采取项目统一标识牌进行标识。
4.14.3操作管理制度挂牌注明操作流程、作业条件及质量要求、检查的手段及标准、责任人和执行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