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频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与日常维护
中频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与日常维护
炉子在运行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炉衬的状况,
以确保安全生产和提高炉衬寿命。不正确的 操作方法往往会导致炉衬寿命缩短,因此须 避免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操作:(1)炉衬没 有按照规定的工艺进行打结、烘烤和烧结; (2)炉衬材料成分及结晶形态不符合要求, 含有较多的杂质;(3)熔炼后期铁液的过热 温度超出允许范围;(4)在装载固体料或者 因排除炉料搭桥时,采用不正确的操做法和 猛烈机械冲击,使坩埚炉衬受到严重损坏; (5)停炉后,炉衬急冷而产生大裂纹。
炉衬有否裂 目察坩埚有否裂缝 缝
炉 衬
出铁口的修 观察侧避炉衬和出 补 铁口交界处有否裂 缝 炉底和渣线 目察炉底及渣线部 部位炉衬的 位的炉衬有否局部 修补 蚀损
出铁时
若出现裂缝,进行修 补 若有明显的蚀损需进 行修补出铁后 Nhomakorabea 外观检查
1.线圈绝缘部分有否碰伤和碳
化 (2)线圈表面有否附着异合 物 (3)线圈间绝缘垫板有否凸 出 (4)顶紧线圈各装配螺栓有 否松动 线圈压紧螺 杆 橡胶管 线圈防蚀接 头
炉子中断使用,感应器的冷却水量可适当减
少,但不允许关闭泠却水,否则炉衬的余热 能把感应器的绝缘层烧毁。只有当炉衬表面 温度降到100℃以下时,方能关闭感应器的冷 却水。
日常的维护和检修
感应电炉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是十分重要
的。它能及时发现种种隐患,避免重大事故 发生并保证长期安全生产,促进铸件产量和 质量的提高。
熔炼操作过程应注意的 问题 感应电炉体本身是电、水、油三种系统的统
一体,不规范的操作往往酿成严重的事故。 属于严格禁止操作的有以下几点: 1、不合格的炉料、熔剂加入炉膛中,如: 密封容器或潮湿生锈的炉料, 2、用包衬有缺陷或潮湿的浇包接铁水; 3、发现炉衬有严重损害,仍然继续熔炼; 4、对炉衬进行猛烈的机械冲击; 5、炉子在没有冷却水的情况下运行; 6、铁液或炉体结构在不接地的情况下运行;
的人员,或工厂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或在工 厂合格工程技术人员指挥下操作。 现场人员应始终戴好具有防护边框的安全 眼镜,并应在观察高温金属时使用专用滤光 镜。
在炉边或靠近炉边工作的人员应穿好隔热和
耐火工作服,合成化纤(尼龙、聚酯等)类 服装不宜靠近炉边穿戴.
炉内衬应按一定时间间隔经常检查以防止
1次/日 1次/日 1次/日 1次/3 个月
用车间压缩空气吹扫 拧紧螺栓
感 应 线 圈
目测检查线圈压紧螺杆是否松 1次/周 弛
1.橡胶管接口处有否漏水
2.检查橡胶管是否割伤
1次/日 1次/周 当此防蚀接头腐蚀1/2 以上时需更换新的。一 般每两年换一次
拆下橡胶软管,检查线圈端头 1次/6 的防蚀接头的腐蚀程度 个月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开炉前准备工作 (1)检查炉衬,炉衬厚度(不包括石棉扳) 经磨损小于65~80毫米时,必须修炉; (2)检查有无裂缝。3毫米以上的裂缝,要 填 入炉衬材料进行修补; (3)确保冷却水畅通。
2.加料须知 放入起炉盖后要检查炉块是否实放到炉底;
不让潮湿的炉料放入。实在不得已时,投入干的
金属运入坩埚时必须使用支架支撑坩埚的侧
面和底部。支架必须在浇制时设法防止坩埚 滑出。
应了解相关的熔炼化学知识,例如,碳的剧
烈沸腾等化学反应会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伤 害。加热溶液温度不能超出需要值:如过高 的铁液液温度使炉衬寿命大大降低,由于在 酸性炉衬中会产生如下反应SiO2+2(C) → ← [Si] +2CO这个反应在铁液达到1500℃以上 进行的很快,同时铁液成份也起变化,碳元 素烧损,含硅量增大。
供以接收的区域应保持无液体积存。高温 金属与液体接触会导致猛烈爆炸造成人员伤 害。其它残渣会妨碍熔化了的金属流入溢出 槽或引燃起火。
溢出槽在感应炉工作时应随时准备接收熔化
的金属。溢出物可能在无预兆时出现。同时, 如果感应炉必须尽快撤空而料桶(铁水包) 并不适用,感应炉可直接向溢出槽倾倒。
凡人工植入器官、关节、平板或类似物
线圈出口处 冷却水温度
除尘 酸洗
在额定铁液量、额定功率状况 1次/日 下,记录线圈各支路冷却水温 度最大与最小值
有车间压缩空气吹去线圈表面 1次/日 的尘屑和铁液飞溅物 感应器水管的酸洗 1次/2
水冷电 缆
(1)是否漏水 (2)检查电缆是否接触炉坑 (3)在额定功率下记录电缆出 水温度 (4)为预防事故发生采取的预 防措施 (5)检查接线端部连接螺栓是 否变色
1 次/ 日 1 次/ 日 1 次/ 日 1次/3年 1 次/ 日
按倾动次数、确 定水冷电缆寿命 为三年,三年后 需要更换,若螺 栓变色,重新紧 固
可 挠 性 导 线
干式电 缆
(1)消除绝缘胶木制的母线夹 板上的尘埃 (2)查悬挂母线夹板的链条有 否折断 (3)母线铜箔有否断开
1 次/ 日 1 次/ 周 1 次/ 周
的人员应远离任感应设备。设备附近的 磁场可以在任何金属类植入物上感应电 流。植入心脏起博器的人尤其危险,应 该远离任何感应设备。
炉料后,将湿的材料放在它的上面,采用炉化前 靠炉内热量烘干方法使水分蒸发;
切屑料应尽量放在出铁后的残留铁液上。一次投
入量为炉量的十分之一以下,而且必须均匀投入; (4)不要加入管状或中空的炉料。这是由于其 中空气急剧膨胀,可能有爆炸的危险;
(5)不管炉料如何,都要在前次投入的炉
料没有熔化完之前,投入下一次熔料。 (6)如果使用铁锈和附砂多的炉料,或者 一次加入冷料过多,则容易发生“搭桥”, 必须经常检查液面避免“搭桥”时,下部的 铁液就会过热,引起下部炉衬的侵蚀,甚至 渗漏铁液。
液。如果低熔点添加料在熔化前沉下,则将 剧烈沸腾并导致溢出甚至爆炸。镀锌管形炉 料加入时,特别要小心。
炉料应干燥而不含易燃物,不过度生锈或潮
湿。炉料中液体或易燃物的剧烈沸腾会导致 金属液溢出甚至爆炸.
可移动石英坩埚在金属和感应炉尺寸均适宜
时可以采用,它们不是为熔化类铁金属的高 温设计的。制造厂商的性能说明应成为坩埚 的使用指南。
有关感应电炉的炉衬、感应线圈、可挠导线、
炉盖、液压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等维 护检修内容,列入下表。表内提供的方法主 要是根据坩埚式感应电炉的工作特点制定的, 很多内容也适用于沟槽式感应电炉。
维护检修项目
维护检修内容
检修时间 及次数 冷炉每次 起炉前
备注
若裂缝宽度在22mm以 下,切屑等物不会嵌 进裂缝时则不必修补, 仍可使用。否则需要 进行修补后才能使用
断开铜箔面积占 总线导电面积 10%时,需更换 新的母线
炉 盖
耐火浇 灌料 目测检查炉盖衬里的耐火浇灌层 1次/日 厚度 耐火浇灌料厚度 剩1/2时,则要 重筑炉盖衬里
冷却水泵
冷 却 水 回 冷却塔 路
1次/周 (1)轴承温度及电机外壳温 度 1次/月 (2)泵轴承有漏水时,加固轴 1次/月 承 1次 (3)电机、泵的噪音震动与 /1.5~2 平常有无不同 年 (4)长时间运转后,或在冬季、 夜间停止运转时,应排除剩 水 (5)压盖密封电的磨损
如果需要长时间停炉,就没有必要对坩埚进
行保温。为了能较好地在完全冷却水的情况下 保管炉衬,在坩埚内铁液出尽后,吊入一块起 熔块并使其温度升至800~1000℃然后闭上炉 盖,停电,让炉温缓慢冷却。经长期停炉的坩 埚炉衬,不可避免的要出现裂纹,在再次熔化 使用时,一定要认真检查和维修。熔化时必须 缓慢升温,使炉衬中形成的细小裂纹自行弥合。
“耗尽”。冷却后应检查炉内衬。炉衬厚度 (不包括石棉板)经磨损小于65mm—80mm 时,必须修炉。
加料应仔细以免出现料的“跨桥”,“桥”
下两边金属的超高温会造成炉衬腐蚀加快。
新感应炉应选材适当,与要熔炼的金属相适
应,并在加料熔炼前完全干燥。材料烧结规 程应严格遵循该条。
铝、锌等低熔点材料应谨慎加入钢铁等高温
铁液的化学成分和温度达到要求后,应及
时断电和出铁。
熔炼作业结束,铁液出尽,为防止迅速冷
却使炉衬形成大裂纹,须采取适当的缓冷措 施,如在坩埚盖上复加石棉板;出铁口用保 温砖和造型用砂堵住;炉盖和炉口间的缝隙 用耐火粘土或造型用砂封住。
对于容量较大的坩埚式感应电炉,熔炼作业
结束后,设法避免炉衬完全冷却,可采用下 列方法;(1)炉内保留部分铁液,并低压通 电,将铁液温度保持在1300℃左右;(2)在 坩埚内装电热器或用煤气燃烧器,使坩埚炉 衬的温度保持在900~1100℃的水平;(3) 停炉后,将炉盖密封好,并适当降低感应器 冷却水流量,使坩埚炉衬缓慢地冷却到 1000℃左右,然后将专门浇注的外型同坩埚 而尺寸稍小一些的铸铁块吊入炉内,并通电 加热,使其温度保持在1000℃左右.当下一炉 开始熔炼作业时,该铸块即作为起熔块使用。
(1)喷嘴的堵塞 (2)过滤器的污浊: 污浊严重时进行清洗或调换 (3)风扇皮带有无松弛 (4)风扇轴承加润滑油 最初为1 个月检 查一次, 以后1次 /3个月 1次/3个 月 运转时从检查窗 检查喷嘴有无堵 塞
冷 冷却水回 却 路 水 回 路
(1)流量计流量是否与平时不 同 (2)清扫过滤器 (3)水压计报警值是否正常发 出压力指示与平常有无不同 (4)温度计 温度计指示是否正常 报警接触点有无异常 (5)配管 配管有无漏水
如必须在通电情况下进行上述某些作业,
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鞋和戴 石棉手套。
炉子工作时,必须仔细监视熔炼过程中金属
温度、事故信号、冷却水温和流量。三相或 六相电流保持基本平衡。感应器等出口水温 不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值。冷却水温度下限 一般是以感应器外壁不结露为条件来确定的, 也即冷却水温度稍高于周围空气温度。倘若 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感应器表面就会产生凝 露,感应器击穿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
1 次/ 日 1次/3个月 1 次/ 周 1 次/ 月 1 次/ 周 1 次/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