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问答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问答

版面1内容:(版面规格:长2m,宽1.2m)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问答1.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

答:2001年1月1日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答:规范汉字4.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答:权利5.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答:条件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7.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的组织和个人。

答:突出贡献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答:使用和发展9.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答: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10. 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11.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答:汉语文课程12.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答:规范和标准13.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答: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14.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服务用字。

答:规范汉字15.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答:普通话16.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答:规范汉字17.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答: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1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答:繁体字、异体字1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答:《汉语拼音方案》20.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答:姓氏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答: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答: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但可以使用方言。

答: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24.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答: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25.国务院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答:语言文字工作26. 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监督和管理。

答: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27.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答:有关行政管理部门2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

答:十九29.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2005年9月11日至9月17日是第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八30.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31.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答: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32.学校应继续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加大行政力度,争取在新世纪最初3-5年内,使普通话基本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学语言和的校园语言。

答:城镇学校及幼儿园33.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

答: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34.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

答:错别字35.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答:特定范围内36.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

答:大写形式37.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答:由繁趋简38.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

答:日本、韩国3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40.国家于1988年颁布,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答:《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41.初等教育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答:应当42. 1973年12月18日,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汉语为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文字之一,其他五种语言为语。

答: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43.提倡书法家写规范的简化字,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文字的愿望,是适应社会主义时代生活节奏变快的形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答:易写、易认、易懂44.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

解放后,以汉语拼音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使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增加到种。

答: 4045.目前世界上共142部宪法中有部宪法规定了国语或官方语言。

答: 7946.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正确的是。

答: Heilonɡjiɑnɡ Shenɡ47.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拼写正确的是。

答: JINRI XINWEN48.“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词人。

”拼写正确为。

答:Lǐ Qīnɡzhào shì Sònɡdài zhùmínɡ de círén.49.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时期。

答:秦始皇50.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

答:国语51.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

答:语言文字52.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答:有关部门53.全国性文字改革组织———“文字改革协会”在毛泽东主席的关心、指导下于1949年10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当选为常务理事会主席兼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主任。

答:吴玉章54.新中国第一个主管文字改革工作的国家研究机构—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于1952年2月5日在北京成立。

任主任委员。

答:马叙伦55.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文字改革工作的指导,于1953年10月1日在党中央成立了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主任为。

答:胡乔木56.为了加强文字改革工作的领导,1954年10月8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二次会议批准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即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前身),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1月20日国务院任命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答:吴玉章57.《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答: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58.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答:三级甲等59.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答:二级甲等60.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

答:一级甲等61.对教师和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是有年龄界限的,对以前出生的教师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不作硬性规定,但也要鼓励他们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答: 1954年1月1日62.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说话中说官话(当时的通用语言),这位皇帝是。

答:雍正皇帝63.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6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答: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65.普通话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是。

答:词汇6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答:北京话的语音系统67.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个,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

答: 223568. 起,全国报刊实行了横排横写。

答:1956年1月1日69.除《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基本集和第二、第四辅助集外,现行规范汉字主要的依据还有。

答:《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70.《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答: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72.国际标准化组织于通过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有关中国的词语的国际标准。

答:1982年8月73.汉字标准化是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行汉字“四定”,即。

答:定量、定形、定音和定序74. 1986年国家语委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了2235个简化字,平均每字画,比被简化的繁体字平均每字减少5.3画,给人们的认读、书写和中文信息处理带来了不少方便。

答:10.375.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使用者要。

答: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76.对来源于印度数码的“Ο”有多种意见,正确的答案是。

答:它具有汉字的功能,却又不同于一般的汉字,是个准汉字。

77.第一个用罗马字母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方案,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汉语拼音方案,是拟订的。

答: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78.国家于1997年发布了《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对20个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用字进行了规范。

下列3组计量单位名称中,完全规范的一组是。

(C)A. 海里、英两、升B. 盎司、公升、哩C. 加仑、英寸、千瓦79. 是汉字最早的形态。

答:甲骨文80. 是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通用时间最长的汉字标准字体。

答:楷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