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_与的用法
四、作连词,读 yǔ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
彼与彼年相似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翻译:他和你年纪差不多,道德学 问 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 就感到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与人刃我,宁自刃。 • 翻译:与其让别人杀我,宁愿自杀。
一、“与”做语气词 ,通“欤 ” 读作“yú ”
表疑问,可译为“吗”“呢”
• 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 与?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 就是三闾大夫吗?
二、介词,读 yǔ
1、介绍出主动者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 对方。这种用法的“与”可译为 “跟”“和”“同”等
• 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 武退秦师》)
五、作动词
• 1、给予,授予 • 则与一生彘肩 • 翻译(左右的人)就给了他
一只半生的猪腿。
2、结交,亲附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 知。
• 翻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
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
是不明智的。
• 3.赞同
• 例句:吾与点也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
• 翻译:我赞同一个叫(曾)点的人 的人生理想
.
• 翻译:秦伯很高兴,和郑国结盟了 .
2、介绍主动者发出动作以后收益 的对象,即发生动作为的是“谁” 或“什么”。可译为“给”“为”
• 例句: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 翻译:陈涉小的时候,曾经为别人 耕地。
三、名词
朋党,盟国
例句: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
要称王天下的君主争夺别国的民众,要 称霸诸侯的诸侯争夺别国的同盟国, 只图逞强的国家争夺别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