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光传感技术

激光传感技术

激光传感技术激光传感技术是使用激光进行测量的技术。

它需要激光器、激光检测器和相应的测量电路。

激光传感技术是新型测量技术,它的优点是能实现无接触远距离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电干扰能力强等。

激光传感技术的核心是激光传感器,按工作物质的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4种。

第一种是固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是固体。

常用的有红宝石激光器、掺钕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即YAG激光器)和钕玻璃激光器等。

它们的结构大致相同,特点是小而坚固、功率高,钕玻璃激光器是目前脉冲输出功率最高的器件,已达到数十兆瓦。

第二种是气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为气体。

现已有各种气体原子、离子、金属蒸气、气体分子激光器。

常用的有二氧化碳激光器、氦氖激光器和一氧化碳激光器,其形状如普通放电管,特点是输出稳定,单色性好,寿命长,但功率较小,转换效率较低。

第三种是液体激光器,它又可分为螯合物激光器、无机液体激光器和有机染料激光器,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机染料激光器,它的最大特点是波长连续可调。

第四种是半导体激光器,它是较年轻的一种激光器,其中较成熟的是砷化镓激光器。

特点是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适宜于在飞机、军舰、坦克上以及步兵随身携带。

可制成测距仪和瞄准器。

但输出功率较小、定向性较差、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发射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

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

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

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常见的是激光测距传感器,它通过记录并处理从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测定目标距离。

激光传感器必须极其精确地测定传输时间,因为光速太快。

利用激光的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亮度等特点可实现无接触远距离测量。

激光传感技术常用于长度、距离、振动、速度、方位等物理量的测量,还可用于探伤和大气污染物的监测等。

一、测量长度精密测量长度是精密机械制造工业和光学加工工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现代长度计量多是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进行的,其精度主要取决于光的单色性的好坏。

激光是最理想的光源,它比以往最好的单色光源(氪-86灯)还纯10万倍。

因此激光测长的量程大、精度高。

由光学原理可知单色光的最大可测长度L与波长λ和谱线宽度δ之间的关系是L=λ/δ。

用氪-86灯可测最大长度为38.5厘米,对于较长物体就需分段测量而使精度降低。

若用氦氖气体激光器,则最大可测几十公里。

一般测量数米之内的长度,其精度可达0.1微米。

二、激光测距激光测距的原理与无线电雷达相同,将激光对准目标发射出去后,测量它的往返时间,再乘以光速即得到往返距离。

由雷达传感器测距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功率等优点,这些对于测远距离、判定目标方位、提高接收系统的信噪比、保证测量精度等都是很关键的,因此激光测距仪日益受到重视。

在激光测距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激光雷达不仅能测距,而且还可以测目标方位、运运速度和加速度等,已成功地用于人造卫星的测距和跟踪,例如采用红宝石激光器的激光雷达,测距范围为500~2000公里,误差仅几米。

世界上已经有研发中心研制出的LDM系列测距传感器,可以在数千米测量范围内的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别。

激光测距常采用红宝石激光器、钕玻璃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以及砷化镓激光器作为激光测距仪的光源。

三、激光测振激光测振基于多普勒原理测量物体的振动速度。

多普勒原理是指:若波源或接收波的观察者相对于传播波的媒质而运动,那么观察者所测到的频率不仅取决于波源发出的振动频率而且还取决于波源或观察者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所测频率与波源的频率之差称为多普勒频移。

在振动方向与方向一致时多普频移f d=v/λ,式中v 为振动速度、λ为波长。

在激光多普勒振动速度测量仪中,由于光往返的原因,f d =2v/λ。

这种测振仪在测量时由光学部分将物体的振动转换为相应的多普勒频移,并由光检测器将此频移转换为电信号,再由电路部分作适当处理后送往多普勒信号处理器将多普勒频移信号变换为与振动速度相对应的电信号,最后记录于磁带。

这种测振仪采用波长为6328埃(┱)的氦氖激光器,用声光调制器进行光频调制,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加功率放大电路作为声光调制器的驱动源,用光电倍增管进行光电检测,用频率跟踪器来处理多普勒信号。

它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不需要固定参考系,不影响物体本身的振动,测量频率范围宽、精度高、动态范围大。

缺点是测量过程受其他杂散光的影响较大。

四、激光测速激光测速是一种基于多普勒原理的激光测速方法,使用较多的是激光多普勒流速计。

它可以测量风洞气流速度、火箭燃料流速、飞行器喷射气流流速、大气风速和化学反应中粒子的大小及汇聚速度等。

近年来,激光传感技术一个突出的应用就是用激光测量空气中瓦斯气体的浓度,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瓦斯气体有易燃易爆特性,在进行高瓦斯矿采掘时极易发生瓦斯爆炸,实时监测矿井瓦斯浓度是煤矿安全预警的重要任务。

利用基于波长调制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响应特点和光纤传感技术的抗电磁干扰、防燃防爆、可远程控制的优点实现了多点瓦斯的实时监测。

煤炭行业是我国工业生产中伤亡事故最严重的行业。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7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为3770人,截止11月底百万吨死亡率为1.516,其中煤矿瓦斯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比上年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世界上其他主要产煤国。

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特性。

过去,矿井瓦斯催化式传感器是检测煤矿瓦斯的主要传感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载体催化元件一直存在抗高浓度冲击性能差、易中毒、工作稳定性差和调校频繁等缺点,严重制约着矿井瓦斯的正常检测。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利用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窄线宽和波长可调谐特性检测痕量气体分子的单根吸收谱线,它与波长调制(WMS)技术,谐波检测技术相结合,已广泛应用于痕量气体检测中。

针对煤矿瓦斯安全监测的需要,将TDLAS技术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时分复用技术相结合实现网络化的多点瓦斯实时监测系统。

TDLAS从信号检测方法上主要包括直接吸收、波长调制、频率调制,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平衡探测技术。

其中波长调制光谱(WMS)技术产生一个与痕量气体浓度直接成比例的谐波信号,而不是像传统吸收的测量方法在大信号上测量小的变化,即减少了不稳定性;此外,可以实现在激光噪声被大大缩减的频率上检测信号。

波长调制系统通过调制波信号改变激光器驱动电流,调制激光器的频率。

调制波通常由一个低频的锯齿波加上高频的正弦波组成,锯齿波实现激光波长扫描,正弦波实现波长调制。

根据HITRAN数据库,系统选择甲烷在1653.72nm附近转动跃迁吸收线作为分析谱线,因为其吸收线线强为10- 21量级,在吸收线两侧各0.5 nm范围内没有其它气体的强吸收线。

系统使用中心波长是1.65μm的分布反馈式(Distributed Feedback)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通过改变注入电流使激光波长扫描甲烷气体的单根吸收线获得吸收光谱信号。

多点瓦斯监测系统原理图分为光学和电子部分:光学部分主要是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发出的近红外激光经过密封有标准气体的定标池和各个待测点放置的光纤气体传感器,吸收后的光信号由对应的探测器接收。

电子学部分主要完成调制信号的产生,激光器的温度和电流控制,经过探测器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通过模拟信号开关切换,分时的选择一路探测信号通过两块锁相放大板获得其一次谐波和二次谐波信号,并通过系统软件完成信号采集和浓度拟合,实现锁相放大板和数据采集卡的时分复用。

系统中电子学器件都封装在机箱中,仅有光纤气体传感器放置在井下。

将TDLAS技术和光纤传感技术结合,研制了光纤分布式多点瓦斯监测系统,设计了系统内置的定标池解决系统浓度定量监测的问题;分析系统产生光强变化的原因,使用I2 f/I1 f的方法进行了多点监测实验,对比了消除光强变化前后浓度值的波动趋势,验证了I2 f/ I1 f方法能够减小光强干扰引起的浓度监测值的较大浮动,并能提高检测信噪比,系统达到的检测限< 0.05%。

激光传感技术另一个应用是车辆宽高的超限检测,采用激光传感器进行快速测量,利用PC工控机和可视化编程软件VB的网络内核与传感器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及处理,同时还设计了界面友好的上位机控制软件。

长期的使用经验告诉我们,该系统实时性好、测量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还有高速公路收费站也使用了激光传感技术,以进行车辆的计数及安全保护。

马来西亚Teras公司就已将上百套BEA激光传感器应用于其手动和自动收费站系统。

激光传感器采用飞行时间(TOF)测量原理,可在检测区域内形成4个平面,以对车辆进行检测,同时,该产品还具有防追尾、车辆安全保护等功能。

激光传感器较之传统光幕具有灵敏度高、精确性高、安装方便、性价比高、稳定性强等优势。

谷歌第二代无人车也配备了大量的激光传感器,除了顶部的激光传感器依然相当明显,其他传感器都设置得非常隐蔽。

谷歌无人车的控制驾驶原理是通过车子四周安装的诸多传感器,持续不断地收集车辆本身以及四周的各种精确数据,通过车内的处理器进行分析和运算,再根据计算结果来控制车子行驶。

无人车会借助GPS设备与传感器,精准定位车辆位置以及前行速度,判断周围的行人、车辆、自行车、信号灯以及诸多其他物体。

在这辆雷克萨斯的车顶带有一个360°旋转的激光全息传感器,可以几乎同时感应到车子前、侧与后方的状况。

这个激光传感器也可以让无人车进行全球精准定位。

车前原本L型的雷克萨斯车标也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雷达传感器;用于测量前方距离以及车辆速度,以便判别前方车况,控制车辆安全加速与减速。

车胎轮毂上也带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探测车轮转动,帮助车辆进行定位。

谷歌无人车的心脏——处理器位于车辆的右后侧,来自各个传感器的数据信息都会通过数据导线传输到这里,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精确传感与判断无人车附近的不同物体。

除了分析和判断无人车周围物体当前的位置,无人车还需要通过软件进行计算,准确预判每个物体可能的下一步位置。

最后无人车会根据所有收集的数据做出安全驾驶的决策,包括控制车速以及周围车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