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测试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测试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计10分。


1.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2.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3.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 )
A .矿泉水
B .结冰的海水
C .自来水
D .结冰的蒸馏水
4.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 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 .夏天打开冰箱时,冒白气
C .寒冷冬季,清晨的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 .放置在空气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在水中加入明矾可将硬水变为软水 C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无益 D .雨水是天然的纯净物
6.小明同学对泥水实行过滤后发现液体仍然混浊,下列解释有误的是( )
A. 仪器不洁净
B .液面超过滤纸的边缘
C .滤纸破损
D .漏斗下端未靠在下面烧杯的内壁上
7.右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相关说法准确的是( ) A .它能够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部分臭味 B .它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
C .它要求水从下进,从上出是为了操作方便
D .它能够杀灭所有的细菌和吸收有毒重金属
8.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 .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B .水分子
C .氧元素和氢元素
D .氢原子和氧原子
9.一瓶气体,经检验得知只含有一种元素,对该气体的叙述错误的( )
A. 可能是一种单质 B .可能是一种化合物 C .可能是一种混合物
D .可能是一种纯净物
10.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 ②I 2 ③HIO ④X ⑤NaIO 4。

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 不可能是 ( )
A .AgI
B .KIO 3
C .I 204
D .I 20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1.(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钾原子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 ③4个铵根离子 ④氧化铁中的铁元素显+3价
③3H 2O

S -2
12.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

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后电极上出现 ,并汇集到试管上端。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

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
(2)水通电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符号是_____________
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 。

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类型)
13.现有下列物质:氢气、二氧化硫、汞、水、氯化亚铁、红磷、二氧化碳、氧化镁、空气(除混合物之外均写化学式)
(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 (4)属于混合物的是 14.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①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②有水生成..
的分解反应 15.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净化水的方法很多。

下左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

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

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能够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 (3) 如用右图装置净化水,活性炭的作用是 。

(4)该农户得到的净化水是混合物 ,原因是 ;
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来检验。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通常采用 的方法。

(5)上右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

试回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__ ,C__________。

该图中存有明显三处的错误是:
① ; ② ;

(6)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_; (要求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

三、计算题:(每小题2分,共6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16.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 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 6H 8O 6。

计算: (1)维生素C 的相对分子质量 (2)维生素C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维生素C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