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术及其护理 ppt课件
适用于少儿和老年人
8
股骨髁上牵引
适应症:股骨干骨折、股骨 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骨 盆骨折
穿刺部位:在髌骨上缘2cm处 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 内向外进针,防止进针时损 伤股动脉。
牵引重量:体重的1/6~1/8, 老年人1/9,维持量为3kg 9
胫骨结节牵引
适应症: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等 穿刺部位:胫骨结节顶端下、后各2cm,由外
随时观察肢端血液循环:皮温、皮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度, 肢体活动、感觉等。
倾听病人主诉:疼痛、麻木等 及时查明原因:包扎过紧?牵引力过大?
16
保持有效牵引
防止松散或脱落,加强固定 保持牵引锤悬空,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 体位安置符合要求:功能位、床位或床头抬高 牵引重量不可随意调节
挛缩畸形的矫正治疗与预防 炎症肢体的制动与抬高
骨和关节疾病治疗前准备 防止骨骼病变
6
皮牵引
兜带牵引 枕颌带牵引
骨牵引
骨盆水平牵引 骨盆悬吊牵引
7
皮牵引
又称间接牵引,利用紧贴皮肤 的胶布条或海绵带对肢体施加 牵引力。
特点:操作简便、无创性
缺点:不能承受过大拉力
牵引重量不超过5kg
牵引时间不宜过久, 2~4周
向内进针,防止伤及腓总神经。 牵 引 重 量 : 体 重 的 1/7, 约 7~8kg, 维 持 量 为
3~5kg。
10
跟骨牵引
适应症:胫腓骨骨折、髋关节与膝关节轻 度挛缩畸形的初期或辅助性治疗。
穿刺部位:内踝尖与跟骨后下缘连线中点 由内向外进针。
牵引重量:体重的1/12,约4~6kg。
11
牵引术及其护理
邓敏
1
牵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一幅壁画内 容显示古希腊人可能正通过躯干牵引术来缓解 病人的躯干性疼痛
2
概念 目的 分类及重量 术后护理
3
概念
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垂重量为牵引力, 身体重量为反牵引力,以克服肌肉的收 缩力,整复骨折、脱位,矫正畸形的治 疗方法。
4
牵引目的及作用
1. 骨折、脱位的复位和维持复位后的稳定 2. 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3. 肢体制动减少了局部刺激,减轻了局部炎症扩散。 4.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5. 使关节处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6. 便于患肢伤口的观察、冲洗和换药。
5
牵引术
适应症
骨折、脱位的复位和维持复位后的稳定
17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血管和神经损伤 牵引针、弓的脱落 牵引针眼感染 关节僵硬 其他:坠积性肺炎、便秘、DVT等
18
19
骨牵引
又称直接牵引。将不锈钢针穿入骨骼的 坚硬部位,通过牵引钢针直接牵拉骨骼。
特点:骨牵引力量大,持续时间长,可 达到有效调节。
缺点:有创性,需预防感染。
12
兜带牵引
13
兜带牵引
14
牵引术后护理
1. 生活护理 2. 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3. 保持有效牵引 4.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5
维持有效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