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五官科护理第六章耳部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五官科护理第六章耳部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2019/2/27
(2)鼓室积液
16
【临床表现】
1、症状
(1)耳闷与听力下降 :感冒后突现或 起病隐袭,常有“自听增强”现象,即自 觉自己说话的声音比平时响亮,而听别人 说话的声音则感到遥远。 (2)耳痛:急性期可有轻微痛,耳闷 胀感明显。慢性者多无。 (3)耳鸣:多为间歇性,如“劈啪” 声。
2019/2/27 17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眩晕者,卧床休息,注意安全,清淡流 质饮食。 2.禁止洗耳、滴耳 清除外耳道异物或血 迹后,外耳道口置一消毒棉球或酒精棉球, 防止外界污物进入中耳。 对症护理 耳痛明显者,遵医嘱口服止痛药。 病情观察 单纯鼓膜穿孔,2-3周自然愈合。观察体 温、耳痛及有无脓性分泌物。
2019/2/27 13
2019/2/27 5
治疗
1、急性外耳道炎
(1)清洁外耳道,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和引流通畅。 (2)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选择使用敏感抗生素。 (3)疼痛剧烈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和止痛剂。 2、慢性外耳道炎 (1)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2)联合使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类药物。
2019/2/27 6
护理措施
• 健康指导
1.介绍鼓膜外伤的预防知识。戒除不良的挖 耳习惯。 2.鼓膜已经穿孔的病人,应防止污水入耳, 以免继发感染。 3.一月复诊,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2019/2/27
14
三、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概念:是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 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可称 卡他性中耳炎。青少年发病率较高, 但易漏诊。
2019/2/27 10
2019/2/27
11
辅助检查 耳内镜检查明确诊断,X线、CT检查可诊 断是否伴有颞骨骨折;纯音听力计可检查 听力损害程度。 心理-社会因素 因担心耳聋不能恢复,出现焦虑心理。 治疗要点 预防感染,促进鼓膜伤口愈合。 穿孔较大而不能自然愈合者,可行鼓膜修 补术。
2019/2/27 12
【临床表现】
2、体征 (1)鼓膜内陷: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 柄后上移位,锤骨短突明显外突。 (2)鼓室积液:可见液平面。 (3)鼓膜充血:急性期,松弛部、锤骨柄明显。 3、辅助检查 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 声导抗检查:了解咽鼓管功能及中耳腔是否有 积液。
2019/2/27
18
2019/2/27
第六章 耳理 外耳道炎
是指外耳道皮肤弥漫性非特异性炎
症。当炎症局限于外耳道某个毛囊或
耵聍腺时,可形成疖肿。在潮湿的热
带地区发病率较高。
2019/2/27
2
外耳道炎
2019/2/27
3
病因
当外耳道皮肤抵抗力下降或被损伤,微生物侵 入引起感染,即发生急性外耳道炎。炎症未被及 时控制,则迁延为慢性。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有: 1、 环境因素 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等。 2、外耳道局部环境改变,如游泳时水进入外耳 道。 3、挖耳或其他原因损伤外耳道皮肤。 4、中耳炎脓液流入外耳道,皮肤受刺激。 5、全身性疾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 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
19
【治疗原则 】
根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中耳积 液及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可行鼓膜穿 刺抽液或鼓膜切开置管术。
2019/2/27
20
【护理诊断】
1、感知紊乱 听力下降 与中耳 积液有关。 2、舒适改变 耳鸣、耳闷 与咽 鼓管阻塞有关。 3、知识缺乏
2019/2/27
21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休息,戒烟酒 ,少食刺激性食物。 2、病因治疗:①全身:急性期抗生素和类固醇激 素,以减轻炎性渗出和机化。 ②病因:如腺样体切除、息肉摘除。 3、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 ①滴鼻: 1%麻黄碱,通畅咽鼓管。 ②急性过后咽鼓管吹张和鼓膜按摩。 4、清除中耳积液 ①鼓膜穿刺抽液 ②鼓膜切开 ③鼓室置管术:鼓室积液久不吸收者。
2019/2/27
7
二、鼓膜外伤
• • • • • 临床特点、治疗原则 病因(掌握) 临床表现(掌握) 护理诊断(熟悉) 护理措施(掌握)
2019/2/27
8
概念
• 鼓膜外伤史耳外伤的一个类型。 听力下降 可致 继发化脓性中耳炎
2019/2/27
9
病因 直接外力:锐器戳伤,如挖耳勺挖耳时刺伤。 间接外力:掌击耳部、巨大爆炸声波冲击等。 症状 突发耳痛、耳鸣,听力下降较明显。可伴眩晕。 体征 外耳道流血,鼓膜充血,鼓膜穿孔形状视损 伤程度而不同,流血多时可因外耳道皮肤损伤, 甚至颞骨骨折。 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一般护理 嘱病人忌吃刺激性食物,保持耳部清洁,保持大便通畅。 2、对症护理 耳痒明显者,遵医嘱给予抗组胺药口服;外耳道有渗出者,每天 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外耳道1-2次,至无分泌物。 3、心理护理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4、遵医嘱给予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控制感染,或酌情给予少量糖皮 质激素。 5、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如0.3%泰必利妥滴耳液滴耳,每 天3次。 6、观察病情,观察耳痛、耳痒等不适是否减轻,观察药物的不良 反应。 7、指导病人戒除不良的挖耳习惯,耵聍栓塞者,应请专业医护人 员处理,避免外伤引起感染;尽量避免污水入耳,保持外耳道清 洁、干爽。
2019/2/27
15
【病因与发病机理】
1、病因 (1)咽鼓管功能障碍:咽口阻塞;咽鼓管 肌肉无力,中耳腔负压,致中耳粘膜下静脉淤血、 扩张、通透性增加;中耳粘膜继发病理变化,致 腺体分泌增强,形成中耳腔积液等。 (2)感染: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 (3)免疫反应:某些原因引起的变态反应。 (1) 鼓膜内陷 2、发病机理 鼓室粘膜血 咽鼓管功能不良 鼓室负压 管扩张渗出
2019/2/27 22
2019/2/27
23
【健康教育】
2019/2/27 4
临床表现
1、 急性外耳道炎:炎症初期耳内有灼热 感,随着病情发展,耳内胀痛,疼痛剧烈, 进食或说话时加重。检查可有耳屏压痛, 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可见外耳 道皮肤糜烂。 2、慢性外耳道炎:病人常感耳痒不适,有 少量分泌物流出,多无臭味。检查可见外 耳道皮肤增厚,有痂皮附着,除去后外耳 道皮肤呈渗血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