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著改编的电影

名著改编的电影

1:简.爱:原著(英)夏洛蒂.勃朗特:1996年:导演:弗朗科.泽菲莱利:主演:威兼.赫特、夏洛特.甘斯布:从孤儿院毕业的孤女简.爱,应邀到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

在简.爱眼里,庄园主人罗契斯特是个神秘莫测、阴郁而喜努无尝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彼此产生了好感,但简.爱还是感到罗契斯特对好保守着一些秘密。

罗契斯特向简.爱表达了爱情...正当婚礼进行之际,一个陌生人闯进了殿堂...在导演心目中,简.爱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女英雄,具有现代精神。

她是文学作品中塑造的最先要求平等的女性之一,堪称19世纪女权主义的启蒙者。

2:爱玛:原著(英)简.奥斯汀:1996年:导演:道格拉斯.迈克拉思:主演:格温尼斯.帕特洛、杰里米.诺赞姆:艾玛.伍德豪斯漂亮、聪明、自视甚高,经常为所欲为。

好与一个愚昧无知但又柔顺可爱的孤女哈丽叶特是朋友。

在一次舞会上,哈利叶特受到了公开的冷落,关键时候。

南特利先生颇具骑士风度邀请帮助好摆脱了可悲的窘迫。

艾玛相信南特利先生对哈利叶特有意,令她懊恼的是哈利叶特竟爱上了南波利先生....影片意在表明“婚姻应建立在感情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成功的婚姻必须门当户对”。

在长达两个小时200个场景中,除一场外均有格温妮丝.帕洛特的身影,好极为传奇地表现了主人公爱玛姑娘在爱情上所遇到的烦恼和情感上的丰富而微妙的心理变化。

3:贵富人画像:原著(美)亨利.詹姆斯:1996年:导演:简.坎皮恩:主演:妮可.基德曼、约翰.马尔科维奇:年轻漂亮,自视甚高的伊莎贝来自新大陆,为当时矫饰,繁琐的欧洲上流社会注入一股清流,好的美貌无邪吸引了众多追求者,但好却无动于忠,一心想保有自由之身,不料一笔遗产全她迷失自我,进而落入别人设好的圈套嫁给一名登徒子,在认清事情真相后毅然对抗祈宿命的伊莎贝选择了一无所有但保有尊严的生活...影片由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画面构图、场景与服装均十分考究,是一部优美的细腻描写女性内心情感世界的影片、4:萌芽:原著(法)左拉:1993年:导演:克洛德.贝里:主演:雷诺、杰拉尔.德帕迪约:1884年法国北方的安辛矿区发生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左拉从开始就关注事件的发展,作了详细的笔记,并于1885年发表长篇小说《萌芽》。

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无产者的悲惨生活和阶级觉醒做了如实的描绘。

影片在改编上突出贫富差别、阶级对立、无产阶级斗争意识觉醒这一主线,生动再现了一百多年前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全貌。

影片的全影在数量上大大超过特写,场面之大、群众演员之、耗资之巨,在法国影史上都是空前的。

5:远大前程:原著(英)查尔斯.狄更斯:1947年:导演:大卫.里恩:主演:约翰.米尔斯、瓦莱利.霍博森:十九世纪初,英国农村铁匠匹普,由于年幼无意中帮助过一位含冤被陷的逃犯,而得到一个不知名的恩人的慷慨大方的帮助。

后来,他终于挤身伦敦上流社会,并与美丽的少女斯特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大卫.里恩执导的这部影片,不仅真实的再现了英国十九世纪社会的风貌,而且成功的运用了一些电影技巧,在电影语言上取得骄人的成就,特别是影片开头,小孩子匹普与逃犯在原野相遇的场面,在影史上一直被奉为经典。

6:渴望生活:原著(美)欧文.斯通:1956年:导演:文森特.明尼利:主演:柯克.道格拉斯、安东尼.奎恩:欧文.斯通是美国著名传记小说家,《渴望生活》是文学史上人物传记中最为杰出的一部,影片遵循原著的脉络,真实现在了梵高这位印象派绘画大师崎岖坎坷的创作历程,梵高用绘画来表达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烟草和苦艾酒伴随着他,短暂一生,这位天才将生命中全部的激情与渴望,化作画布上朴拙而颤动的笔触,描绘着这个最终使他陷入痛苦和迷乱的世界,这是一部具有丰富想象力和极佳视觉效果的影片。

7:苔丝:原著(英)托马斯.哈代:1980年: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主演:娜塔莎.金斯基、弗得.弗恩: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笔触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纯朴美丽的农村姑娘形象。

贫苦的苔丝受到贵族恶少的侮辱,成为“失身女子”,倍受岐视,而等她找到幸福时,又再次被社会虚伪的伦理道德打入深渊,直至毁灭。

本片是罗曼.波兰斯基从好莱坞回到法国后拍摄的一部最长、最美、最昂贵、最具雄心的作品。

由于影片获得成功,使哈代的作品得以在法国重新出版。

一位评论家写道“波兰斯基和哈代的结合,使得一个被久已遗忘的作家的作品复活了”。

8:小妇人:原著(美)路易莎.梅.奥尔科特:1994年:导演:吉列安.阿姆斯特朗:主演:薇诺娜.赖德、苏珊.萨兰登:原著是19世纪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一部灸人口的自传体小说,它先后数次被搬上银幕。

作者以自己一家为模特儿,细致的描写了南北战争时期一个小镇上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动地刻画了以乔为中心的马奇四姐妹迥然不同的性格,表现了她们的爱情、婚姻和各自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社会风貌和作者心目中的真善美。

影片导演手法清晰、流畅。

版中丝毫看不到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有的只是桑绿果香,是一部优美怀旧的、颂扬亲情的女性电影。

9:了不起的盖茨比:原著(美)司各脱.菲茨杰拉德:1974年:导演:杰克.克莱顿:主演:罗伯特雷德福、米亚.法罗:贫困的青年盖茨比爱上富人家的女儿黛西,由于社会地位悬殊,黛西嫁给了别人。

为了夺回失去的情人,盖茨比参加到了犯罪集团,在发横财。

他在黛西附近购置了一座豪华别墅,用来炫耀自己的地位。

黛西并未被此吸引,反而同丈夫合谋借他人之手杀害了盖茨比。

10: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6年:导演:詹姆斯.艾弗里:主演:朱利安.桑兹、海伦娜.波汉.卡特:本版根据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1908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编导者采用了福斯特作品中被称为“福斯特困境”的故事结构,展示了“浪漫主义精神与强大的传统观念”之间的胜负难卜的搏斗,于伤感中透出温馨的情趣,令观众内心深处感到轻快和甜蜜。

11:愤怒的葡萄:原著(美)约翰.史坦贝克:1940年:导演:约翰.福特:主演:亨利.方达、珍妮.达威尔:一部社会写实的名片,叙述的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发生在农村的故事,原著者史坦倍克是写实小说的个中高手,除了创作小说外,还写有剧本。

史坦贝克196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愤怒的葡萄》是他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本片是美国二战前少有的真实反映社会意识和真实描写普通人的佳作。

12:战争与和平:原著(俄)列夫.托尔斯泰:1968年:导演:邦达尔丘克:主演:吉洪诺夫、萨维尔耶娃:影片充分调动电影特殊的表现手段,以恢宏的气势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再现了十九世纪初叶俄法战争宏大规模和壮观景象,展示了几个俄国贵族青年的坎坷遭遇和命运。

导演更注重寻找原著小说中文学形象的“银幕等价物”,通过镜头的组接和运动传达主人公微妙的情绪体验和内心感受。

影片视角宽阔,气势磅礴,其中俄法两国大会战,火烧莫斯科等场面宏大壮观,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潜力,准确体现了原著小说的精神。

一举夺得当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3:呼啸山庄:原著(英)艾米利.勃朗特:1939年:导演:威兼.惠勒:主演:劳伦斯.奥利弗、梅尔.奥勃朗: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位贫苦的弃儿,而女主人公则是庄园小姐,这段地位悬殊的恋情由于庸俗和虚荣心而半途夭折,后来男主人公成为富翁,返回山庄,在爱恨交织中试图重拾昔日的爱情。

在勃朗特三姐妹中爱米莉是二姐,著作颇丰,但最脍灸人口的正是《呼啸山庄》。

原著出版于1847年,以风云变幻的大自然为背景,叙述了一个阴暗的爱情故事。

导演威廉.惠勒将这部黑白片处理得气势磅礴,扣人心弦。

在拍摄过程中,两位主角奥立弗和奥弗朗互相攻击,公开奚落对方,有趣的是,两人之间恶劣的合作关系竟产生了出乎意料的效果-恰如其分的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恨交织、毫无柔情蜜意的复杂情感关系。

14:铁皮鼓:原著(德)甘特.格拉斯:1979年:导演:福尔克.施隆多夫:主演:大卫.贝南特、安格拉.温克尔:奥斯卡3岁时,决定停止成长,借此抗议这个邪恶的成人世界。

他故意从地下室的楼梯上摔了下去,从此就再也不长个了。

奥斯卡整天背着他的铁皮鼓四处游荡,他愤怒是会发出尖利的叫声,叫声能把周围所有的玻璃震碎...本片通过一个侏儒的眼睛来观察1924-1945年德国社会的畸形现象。

通过奥斯卡第一人称的自述,无情的揭示在纳粹淫威下各种人物的政治倾向和表现,鞭笞了德国小市民的卑琐、庸俗、自私、虚伪的性格。

是一部具有史诗规模的“新德国电影”的出色代表作。

正如原著作者格拉斯所说,《铁皮鼓》表现的德国是一个“发育不全的阶段,这一点已经在奥斯卡这个人物身上人格化了,他拒绝承担这个社会中的任何角色和作用”。

影片正是以这种奇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法西斯制度的强烈抗议。

〔铁皮鼓〕曾荣获1979年第3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8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5:霍华德庄园:原著(英)E.M.福斯特:1991年:导演:詹姆斯.艾弗里: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艾玛.汤普森、海伦娜.波汉.卡特:故事围绕霍华德庄园的继承权和两个姐妹的爱情遭遇展开,真情和私欲的斗争贯穿始终。

小说没有跳出英国“城堡式小说”的格局,但人物刻画较为丰满,对白精炼生动。

在改编成电影之前,已是成名的舞台剧,这为电影剧本打下扎实的基础。

和原著一样,影片充满智慧和雅致的情趣,滑稽而富有浪漫色彩,即使描写利害关系,也依然质朴宜人,使人犹如生活在充满田园诗意的英国乡村,本片演员阵容颇具实力,帝后级大明星安东尼.霍普金斯和艾玛.汤普森在片中表演得挥洒自如,令人叹服。

1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原著(捷}米兰.昆德拉:1988年:导演:菲力普.考夫曼: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朱利叶特.比诺什:影片循着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工程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轨迹,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散文化地展现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

浪漫而忧郁的感伤情调动人心弦,而更重要的是它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

影片改编自捷克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同名小说,美国《新闻周刊》称赞该书为:昆德拉把哲理小说提高到了梦幻和感情浓烈的一个新水平。

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昆德拉借此坚定地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影片在1988看被评为当年十佳影片之一。

17:阳光照耀之地:原著(美)西奥多.德莱塞:1951年:导演:乔治.史蒂文斯:主演:蒙哥马利.克利夫特、伊丽莎白.泰勒:穷困的青年工人乔治,同时爱上了两个社会截然不同的女人-普通女工爱丽丝和上层社会美女安吉拉,当他发现爱丽丝怀了他的孩子后,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程,动了杀人之念。

向上爬的野心终于战胜了他的良心。

他趁划船之机将爱丽丝淹死,自己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本片根据西奥多.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改编,之所以更名,是编导有意将焦点集中到出身寒微(照不到阳光)的乔治身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