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一)
课程名称_ 软件工程 __ 共页系别__ 计算机________________ 实验 1 日期年月日专业班级____ 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__ 实验报告日期年月日
姓名_ 辛杰彪 _________学号 200841402238 ___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借助参考资料及INTERNET的搜索功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接触多种软件开发模型实例,学会根据系统的不同功能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模型。
二.实验任务
选择列举两个或两个以上且不同的软件开发模型实例并加以分析。
三.实验要求
1、所选实例不可与教材的内容相同
2、各实例所选择的软件开发模型应不相同
3、对实例进行说明,即每个实例的阐述应包括:第一,系统概况(包括系统主
要功能及系统流程图);第二,选用的开发模型(必须要分析选用原因)
4、书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
案例一:基于模型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开发
1.功能分析:
功能需求:(1)对电池的电流电压、温度及模块电压进行测量; (2)对各种异常状况分级报警; (3)对电池组进行热管理; (4)与整车通过CAN进行总线通信;……
性能需求:(1)精确的计算电池的荷电状态,误差不超过10%(SOC, State of Charge); (2)总电压的检测范围是250-440V,测量精度不低于±2V;……
非功能需求:(1)电压电流单体电压采样周期为10ms,温度采样周期1ms; (2)电池状态信息每隔100ms发送一次; (3)电池状态信息发送满足DFEV_CAN_02标准(企标);……
领域需求:(1)要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系统要有一定的自检、自诊断、自修复功能; (2)要在很宽的电压范围内(24—14伏)工作; (3)能在-20℃—85℃下正常工作;(4)具有防尘、防潮等功能;……
2选择快速原型的原因:
由于电池管理对于系统的要求比较高,如果用瀑布模型,什么都做好了,但是精确度例如电压的范围,如果不达到标准,不符合要求,要重做,这样的成本比较大。
如果用快速原型的话,
如果发现系统不达标也可以马上改,这时候成本就比较低了。
所以保险起见,还是选择快速原型的比较好。
案例二:构造银行业务模型
1.功能
用例增量
增量1:支票和储蓄账户的存款和取款
增量2:查询和转账
增量3:透支
每个增量内进行迭代:乐观的,正常的,悲观的
2.选择增量模型的原因
答:因为这个银行的业务是可以很明确分开的,
软件的每个功能之间是没什么太大联系,可以分开来做,增加了
灵活性,还有开发的难度,几个功能还可以同时开始,加快完成
的时间,风险降低,一个功能出错并不会影响到别的部分。
所以
说,这增量模型是比较好的选择。
五.实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