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下作业基础知识讲解
井下作业基础知识
一、井下作业项目分类
1、井下作业的概念: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根据油田调整、改造、完善、挖潜的需要, 按照工艺设计要求,利用一套地面和井下设备、工具,对油、水井
采取各种井下技术措施,达到提高注采量,改善油层渗流条件及油、
水井技术状况,提高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的目的。这一系列井下
施工工艺技术统称为井下作业。
5、返工率
返工率=(返工井数之和/施工总井数)×100%.
6、资料全准率:
全准井次施工要求应取资料齐全准确。班(日)报、总结、设计
对口为一个全准井口数。
资料全准率=(实际取全取准资料井口数/施工总口数)×100%。
7、作业建井周期:
是反映井下作业队施工速度的指标,它包括在一口井上开工到
完工的全部时间。
7、压井:压井就是将具有一定性能和数量的液体,泵入井内,并使其 液柱压力相对平衡于地层压力的过程。或者说压井是利用专门的井控设
3、施工质量全优率:
全优井指施工质量道道工序合格,并达到方案设计要求和增产
效果的井;
全优率=(交井全优井口数/交井总口数) ×100%。
4、施工有效率:
有效井指达到增产措施效果的井或指达到修前正常生产水平的井; 施工有效率=(施工有效口数/施工总口数) ×100%; 老井措施有效率=年累计有效井次/年累计总井次×100%。
四、相关井下作业定义
1、基质酸化:是在低于储层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液挤入储层孔隙空间, 使酸液沿径向渗入 地层而溶解地层孔隙空间的颗粒以及其它堵塞物,扩大孔隙空间而恢复或
提高地层渗透率。
2、压裂:通过高压泵组将压裂液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 在井底附近憋起超过井壁附近地应力及岩石抗张强度的压力后,在地层形 成裂缝,随后将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注入裂缝中,裂缝继续向前延伸。 3、计划检泵:根据油井情况预先确定的,不管泵的性能如何,到了预定
录取资料标准;
质量评定标准;
安全、井控标准及规定;
工具、药剂、材料标准。
பைடு நூலகம்
标准和规定应当是井下作业管理、监督、技术人员最 常用,应了解或掌握的资料之一。
★执行标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执行设计时参照标准的相关条款。 2、执行标准过程中如遇相互矛盾时,原则上以行业标准和高标准来执行。 3、有的工序标明多条标准,执行标准过程中如遇某一标准中规定的不全或不 细,应采用同类标准中的其它条款互相弥补。 4、这些标准仍然不全面,监督要以工作需要以及修订情况,随时补充、修订, 并按标准管理程序上报审批。
2、井下作业项目分类
(1)维护性作业项目:包括检泵、投产下泵、投注、注水井管柱检查、 洗井测压起下泵、换光杆、冲砂、一般性打捞、解卡等。 (2)措施作业项目:包括压裂、酸化、转抽、换大泵、热采、下电泵、
下水力泵、堵水、防砂、调剖、排水采气、增压、分注、隔采及采油新
工艺、新技术的增产措施等。 (3)大修作业项目:复杂解卡、打捞、二次固井、取换套、套管整形、 套管补贴加固、弃置井永久报废、井筒除垢、钻塞、开窗侧钻等。
老井跨年计产部分:到年末仍继续有效的井,特别是年末刚 投产的压裂酸化井,其增产效果继续跨年统计,直至失效;如果到 第二年末仍有效,则不再统计第三个年头的增产效果,但作为技术 分析的需要,可一直统计到最终失效。跨年增产的一部分老井产量, 不纳入地质的产量构成。这样做,可以如实反应压裂酸化的增产效 果和效益。
(2)老井措施有效井次:油(水)井:日产油量在10吨以上的井,
施工后增加20%以上油产量(注水量);日产油量大于100吨和10 吨以下的井;施工后增加10%以上油产量(注水量);其有效期在
一个月以上才能算有效井。
2、施工一次合格率:
(1)施工一次合格率=(施工一次合格井/施工总井数)×100%;
(2)施工一次合格井,是指施工完一口井,经督查验收一次达到质 量标准要求的井;施工总井数不包括返工井。
作业中如有自用油,应将其扣除后再计算增产量。 某些新井通过压裂或酸化才能正常出油的,这类井的产量不算 增产量。 有的井施工后产(注)量低于施工前,应该用减少的产量冲减后
再计算增产量,(按三个月计算)。
大修井增产量计算方法:停产井,修前产量按零计;如修前有
产量则按老井措施增产量方法计算。
8、井下作业增产(增注)量:
增产(增注)效果指标有累计增产量和平均每井次日增产两个指标:
累计增产量=同类措施逐月累积增产量之和。
平均每井次增产(吨/日.井次)=措施井日增产量之和/措施井完 成井次。
平均每井次日增产要按不同措施项目分别计算,并按下列原则执行。
油(水)井在作业前已不能生产的、作业后的产量(或注水量)全部作 为增产(注)量。 油(水)井作业前仍有产(注水)量时,应将作业后稳定的日产(注水) 量与作业前一月内的平均日产(注水)量对比,将增加的部分作为增 产(注)量,计算到与措施前平均日产(注水)量相同时为止。
二、井下作业指标
1、作业工作量:
口数:施工一口自然井次算一口井。
标准井次:一次上井进行一项措施,按工序实耗工时定额标准,每 250个工时折算为一个标准井次。返工井、事故井不计标准井次。
(1)老井措施总井次:当年各项措施累计井次之和。一口油井增
产措施作业一次,计为一井次;如一次上井连续酸化、压裂、堵水, 也只算一口井,按主要措施分类。
9、措施有效期
措施有效期:单井有效期为该井从施工后增加油量见效开始至
下降到施工前的日产油或日注水量之间的天数。平均有效期为施工
有效井的平均值。
10、检泵周期 (略)
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井下作业质量。
三、井下作业各类标准
从事井下作业管理、监督、施工时,应更好的掌握、应用标准,
对井下作业常用的各类标准可分为五大类: 工序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日期就进行检泵,这种检泵叫做计划检泵
4、躺井检泵:井下泵突然发生故障或由于油井某种突然变化造成停产
而被迫进行的检泵就叫躺井检泵。
5、卡钻:指油水井在生产后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某种原因造
成的井下管柱或井下工具在井下被卡住,按正常方式不能上提的一种井
下事故。 6、井控:就是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住地层孔隙压力,基本保持井内 压力平衡,保证修井的顺利进行。总而言之,井控就是实施油气井压力 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