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溯源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溯源

1.2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溯源
在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
1.宪法
2.法律、法规、行政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23条
(2)著作权法律规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

(3)专利法律规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

(4)商标法律规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

(5)计算机软件法律规范。

例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

(6)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规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7)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规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等。

(8)发明、发现奖励规范。

例如《发明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等。

(9)科技成果保护法律规范。

例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条例》。

(10)其他基本法中有关知识产权实体和程序方面内容的法律规范。

例如《刑法》中"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规定,《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关于知识产权纠纷审理的有关规定等。

3.司法解释
4.国际公约、条约。

例如《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等。

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23年,英国《垄断法规》(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知识产权法)
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1709年,英国《安娜法》
世界上第一部商标法,1857年,法国《关于工厂、制造厂和作坊的法律》
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1890年,美国《谢尔曼法》
我国第一部专利法,1898年,清朝《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我国第一部商标法,1902年,清朝《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我国第一部版权法,1910年,清朝《大清著作权律》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1983年施行《商标法》,1985年施行《专利法》,1991年施行《著作权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