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专题训练(分类题型)

凸透镜成像专题训练(分类题型)

凸透镜成像导学案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的特点:例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光通过凸透镜后都会变得会聚D.光通过凹透镜后都会变得发散例2: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 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乙都为凸透镜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例3: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他们的焦距不同,则平行光经两个透镜折射后()A.焦距长的偏折多B.焦距短的偏折多C.偏折程度相同D.无法判断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透镜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沿直线传播B.平行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一定过焦点C.透镜只有一个焦点和焦距D.同样大小的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长例5: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A.仍然平行B.变得会聚C.变得发散D.无法确定例6: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正对着太阳,则在凸透镜的异侧焦点F和凹透镜的同侧焦点F’上,温度更高的是()A.F B.F’C.一样高D.无法判断例7:如图所示,拿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改变透镜到纸的距离,使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的距离是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若在实验室未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测出的焦距大小10cm。

A、大于10cmB、小于10cmC、等于10cmD、大于或小于10cm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例8:在表格内填写凸透镜成像规律:例9:用照相机拍照一个“上”字,在底片得到的像应是图中的()例10: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例1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成为航空摄影。

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mm 以外B.50mm 以内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例12:发光物P从距凸透镜50cm的地方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向透镜方向以v=5c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凸透镜焦距f=12cm,关于发光物P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t=2s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B.当t=4s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C.当t=6s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当t=8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例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出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根据如图所示的图像,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2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当u<10cm时,该凸透镜可以当做投影仪的镜头使用D.在物距从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也逐渐变大例14:物体AB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将透镜遮住一半后,AB在光屏上的像()A.只有上半部,亮度不变B.只有下半部,亮度不变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例15:张老师在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这时有一个小虫正好落在凸透镜的镜片上,此时对画面影响为()A.几乎无影响B.画面上有一只小虫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D.画面变得很模糊例16:某人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的照片,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着穿衣镜照相。

当他距离镜面2m时正准备按下快门,此时,他应该把相机镜头的焦距调至()A.2m B.小于2m C.4m D.大于4m例17: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中,发现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会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选填上、下、左、右),为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小明应该:将蜡烛向(选填上、下、左、右)方向移动,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或者将凸透镜向(选填上、下、左、右)方向移动,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或者将光屏向(选填上、下、左、右)方向移动,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

例18.阳阳用凸透镜自制了一台照相机,给小红(如图5甲所示)拍照时,在光屏上出现的如图乙所示的像,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阳阳可以进行的操作是()A、将照相机往右下方平移B、将照相机在右上方平移C、将照相机往左下方平移D、将照相机往左上方平移凸透镜成像的分类讨论问题:例19: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主轴上,物体分别离透镜18cm、12cm和4cm 时,可分别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18cm>f>12cm B.12cm>f>8cm C.9cm>f>6cm D.6cm>f>4cm 例20: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距为20cm,像距为16cm,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得到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B.得到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像C.该透镜的焦距为8cm<f<10cmD.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f<16cm例2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有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物体与光屏的距离L和凸透镜的焦距f的说法正确的是()A.L=18cm B.L=14cm C.4cm<f<5cm D.5cm<f<8cm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分析:例22: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成实像,若减小物距,像将变小像距变大B.如果成虚像,则像距一定大于焦距C.如果成等大的实像,若物距发生变化,则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一定变大D.如果成虚像,若物距减小,像距也变小,像也比原来的小一些例23:摄影师给某站立不动的人拍摄了一张正规的半身像后,又用同一相机给该人再拍一张正规的全身像,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A.摄影师向前移,并将镜头向外推B.摄影师向前移,并将镜头向内缩C.摄影师向后退,并将镜头向外推D.摄影师向后退,并将镜头向内缩例24:为使放映幻灯时,屏幕上的像变得小些且保持清晰,则应()A.幻灯片向镜头移动,同时增大屏幕与镜头的距离B.幻灯片向镜头移动,同时减小屏幕与镜头的距离C.幻灯片远离镜头,同时减小屏幕与镜头的距离D.幻灯片远离镜头,同时增大屏幕与镜头的距离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例25: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上(2)为了找到像的准确位置,必须做好光屏的微调,即在一定范围内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找到最____________的像的位置;(3)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没有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整后,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清晰的像,距离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5)保持烛焰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把凸透镜从距烛焰一倍焦距处向靠近烛焰移动2 cm,可以从_____________(选填“光屏一侧”或“烛焰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正立、_________的虚像,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6)张老师用带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5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如果在凸透镜这一侧看向光屏,则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7)张老师采用发光二极管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6: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用如图所示的甲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但使光屏_________(靠近或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有_________作用。

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

眼睛和眼镜:例1:关于晶状体的调焦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B.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C.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大例2:下图是常见的视力缺陷成像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的是近视镜,乙图表示是远视眼B.甲图表示的是远视眼,乙图表示的是近视眼C.甲、乙两图都表示的是近视眼D.甲、乙两图都表示的是远视眼例3:关于近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根本看不清物体B.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使物体射入人眼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C.近视眼应戴凸透镜,使光的会聚点靠前,成像在视网膜上D.近视眼应戴凹透镜,使光的会聚点后移,成像在视网膜上例4:关于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根本不能看近处的物体B.远视眼不管是看近处的还是远处的物体,成像都在视网膜的后方C.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D.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相关主题